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晋国后期,公室衰落,晋政自六卿出.六卿之间的斗争成为晋国后期政治生活的主线,大都耦国的局势因而得以充分体现.赵氏的根据地晋阳,赵午所据之邯郸,范氏盘踞之朝歌,皆为晋国后期的大都,更是世卿大族所仰仗的政治、经济后盾.太原晋国赵卿墓和侯马盟书的发现,对进一步研究晋国后期的大都耦国局势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
外国学校制度,反映各个国家的国情和传统。根据1984年《教科文组织文化统计年鉴》的资料,世界上198个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的学校制度达45种。现将其主要几种列举如下: 1、六·三·三制 42国 (21.2%) 2、六·四·三制 22国 (11.1%) 3、八·四·制 14国 (7.1%) 4、六·三·二制 12国 (6.1%) 5、五·四·三制 10国 (5.1%)  相似文献   

3.
陈新光 《文教资料》2007,(12):104-107
1910年5月,美国与英、法、德三国一起组织四国银行团,共同参与湖广铁路借款。此后,四国银行团又与中国签订币制实业借款合同,引起日、俄两国不安,凭借与英法的特殊关系,日俄也加入银行团。六国银行团内,日俄同美国之间的矛盾日趋暴露。当银行团同中国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时,威尔逊总统以借款条件有损中国行政主权为由撤消美国对善后大借款的支持,美国退出六国银行团。这篇文章所探索的,是威尔逊退出六国银行团的原因及影响。  相似文献   

4.
战国时期赵国参与了山东六国的合纵抗秦战争,到了战国后期,赵国成为唯一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国家,多次组织六国抗秦活动并发挥重大作用,赵国的积极反抗延缓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影响甚至决定着战国后期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尉缭,战国时期的魏国人。在魏国日益衰败的情况下,他在魏国却得不到重用,因此他来到秦国。他以“离间计”献策秦王嬴政,从而破坏了六国合纵,使秦免遭亡国之危;同时“离间计”作为军事手段的补充,使秦兼并六国得以顺利进行;而且尉缭入秦后,他的军事思想贯穿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过程中,为秦始皇统一六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六国论》的写作目的,在于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提醒北宋统治者要从中汲取教训,不能对契丹、西夏一味以贿赂来求得苟安,否则必将自食恶果。所以,清代朱晴川认为《六国论》是“借六国赂秦而灭,以暗刺宋事,其言痛切悲愤,可谓深谋先见之智”,是很有道理的。对于这篇文章的结构,不少人都是以所谓论点、论证、结论的模式去分析,实际上是错误的。一般分析文章及参考资料都认为:先提出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接着阐发论点(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赂秦力亏,破灭之道),最后得出结论(无使为积威所劫),并引出告诫(从六国故事,在六国之下)。看起来似乎不无道理,细细推敲  相似文献   

7.
秦王朝的政治建制 秦兼并六国,结束了战乱纷争的战国时代,统一了中国。在文化上落后于六国的秦,通过军事行动实现了它的霸业,  相似文献   

8.
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弱肉强食,强秦灭六国,本来就是理所当然之事。但秦封侯建国不如四国早。当时楚大齐富晋最强,匈奴时犯。但穆公发愤图强,广纳天下人才,终于成为春秋时期的第四位霸主。随后再蚕食六国,如此过了百年,直到赵政鲸吞燕赵,一统中原,再北逐匈奴七百里,才定疆称皇。倘若秦不强盛,六国又何必因赂秦而亡?所以六国被灭的根本原因是缺少人才。  相似文献   

9.
中国书法,起先是汉字符号,在秦统一六国文字后,才正式形成书法这一艺术。中国书法至今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二十一世纪中国书法的动态,为世人所关注。  相似文献   

10.
早就听说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中学艺术教育很有特色,这次随我市教育代表团访问澳、新两国总算找到了领略的机会。那么,不远万里考察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学艺术教育后,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 第一,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在澳、新两国,我们初步了解了六所学校艺术教育的  相似文献   

11.
2011年上半年,笔者有幸参加了为期2个月的深圳市第15期赴美国圣文森山学院学习,在纽约市参观了近十所中小学,旁听了十多节小学数学课,收集了美国纽约州2套小学数学教材,对3所不同类型学校六年级100位学生及十多位成人进行了计算能力的问卷调查,对中美两国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进行了比较。文中的中美两国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指中国广东与美国纽约州的小学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2.
文摘     
各国的情况和传统不尽一样,学校制度也各有异。根据《教科文文化系统年鉴》(1983年)统计,世界198个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的学校制度达四十五种之多。其中主要的几种是:①六·三·三制(42国);②六·四·三制(22国);③八·四制  相似文献   

13.
《东周列国志》是我国历史上仅次于《三国演义》的历史演义小说,叙写了从周宣王起至秦始皇统—六国的这段历史,试图通过文中所体现的天命意识的分析,从另外的角度阐释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14.
战国时期,秦国认识到六国统治者的短见和相互之间的不信任,充分利用当时的间谍战思想和人才,积极开展间谍战,瓦解六国之间的合作,破坏各国的君臣关系,使其自毁长城,终于实现称王的目标。秦国的间谍战加快了秦统一六国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在简要介绍法国、联邦德国、英国、美国、日本、苏联等六个发达国家培养小学师资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当前状况的基础上,对六国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教育作一历史的“纵向”比较,并对当前这六国小学师资的培养方式和其课程设置情况作一“横向”比较,以期从比较中找到可资借鉴和值得注意的问题,从而对加强和改革我国的中等师范教育有所启发。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一、六国培养小学师资师范教育的发展概况及其比较;二、六国小学师资培养方式的比较;三、六国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教育课程的比较;四、几点启示。 一、六国培养小学师资的概况及其比较  相似文献   

16.
目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在全国有多个版本,其中对于秦灭六国的顺序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很不统一。其中,岳麓版的灭国标准不是很清楚,不太可取。人教版是以六国国君被俘或者投降秦国作为灭国的标准,人民版是以六国的国都被攻陷作为灭国的标准,而杨宽《战国史》则是以六国的残余势力被全部剿灭作为灭国的标准。这三种观点虽然都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但笔者认为还是以六国的残余势力全部被秦国剿灭,也就是杨宽先生的说法最为合理,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近50年海湾六国教育发展的回顾,从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教育和劳动力及教育和性别差异三个方面考察了海湾六国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秦二世元年秋七月,陈涉、吴广领导戍卒七百人在大泽乡起义,点燃了反抗秦政权残暴统治的烽火,掀起了推翻秦王朝的武装斗争,反映了中国农民不畏强暴、反剥削反压迫的革命精神,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的伟大斗争。这是史学界众所公认的事实。在两千年前司马迁充分肯定他的功绩说:“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①。然而秦朝政权的复亡,不单是陈涉所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力量推翻的,其中还有六国复国势力这个历史因素的作用,也不应当忽视。因为陈涉所领导的农民起义仅存在半年的时间就被秦朝政府军镇压下去了,在此后的两年当中,是六国复国势力对秦王朝的反抗斗争,经过  相似文献   

19.
秦国客卿议     
一春秋战国时期,泰国出一个杂居于戎狄之间的落后国家,一变为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强大帝国,原因何在? 司马迁因《秦记》而作《六国年表》。他肯定了秦“法后王”的传统,但认为秦国之所以“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埶利也,盖若天所助焉”(《史记·六国年表序》)。这说明他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成因的分析仍然摆脱不了天命观的束缚。  相似文献   

20.
王胜祥 《历史学习》2006,(11):39-39
人民版《历史》必修Ⅰ第8页对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是这样叙述的“公元前230年,秦军攻破韩国,俘虏了韩王安。此后十年间,秦国连年用兵,先后攻灭赵、燕、魏、楚、齐等国,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完成了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而人教版《历史》必修第一册第8页和地质百万版社出版《历史地图册》必修第一册第3页《秦灭六国》地图对秦灭六国先后顺序介绍是一致的,即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