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都说:“天下父母爱孩子是一样的。”经过接触外国家长和幼儿,我发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外国人,他们爱孩子和对爱孩子的理解,还真和我们有点不同。也许有的家长会说:“我比谁都更爱我的孩子啊!”但是你每天给他一个拥抱了吗?你每天都亲吻他了吗?你每天都让他知道你的爱了吗?  相似文献   

2.
橡皮泥活动“我帮妈妈做事情”中,斌斌做了个小孩代表自己,又做了一把扫帚,表示自己在帮妈妈扫地。我看到他做的小孩没有头发,就跟他说:“这个孩子可不太像你。”斌斌认真地说:“这就是我,哪里不像呀?”我启发他:“你看,你有头发,这个孩子怎么没有头发?”斌斌说:“可是,我不会做短头发,我只会做妈妈的长头发。”我说:“没关系,我来教你,好不好?”  相似文献   

3.
有问有答     
我该怎样管教蛮横的儿子? 我儿子上小学六年级,有一件事情让我很气愤:孩子现在很不尊重父母,甚至已经到了打骂父母的地步。比如,有一次我给他打了洗脚水,按理说他应该说句“谢谢”吧,但是他什么表示也没有。我问他:“你为啥不谢我?”他说:“我就不谢你,怎么着吧!”我说:“你咋不尊重父母?!”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故事,我曾经多次拿它来教育孩子: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小孩子独自站在山谷里大声嘁道:“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回他的回声:“喂!”他又喊:“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尖声大叫:“你是蠢材!”立刻又传来“你是蠢材”的回答。孩子十分愤怒,对着小山骂起来,小山也毫不客气地回敬他。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因为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它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  相似文献   

5.
毛启宪 《班主任》2008,(1):35-36
“老师,您还是把我放到第一排去坐吧。” “你想清楚了?” “我想清楚了。”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会成功的,老师相信你。”他点了点头,走了。望着他远去的身影,我欣慰地想:这孩子有希望了。  相似文献   

6.
宋新华 《教育》2013,(5):11-11
中国有句话:“哪壶不开提哪壶”。说的是专门说别人的短处,说不该说的话。说到和孩子交流,很多家长其实就习惯“哪壶不开提哪壶”,眼睛专门盯住孩子的问题,挑刺。比如,孩子回到家兴冲冲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英语得了100分。”妈妈会说:“不错,可你数学才得了80分,数学你还要努力啊!”一壶冷水泼向孩子。孩子兴奋地跟你谈起他想当歌唱家,你嘴一撇,斜着眼睛看了孩子一眼:“就你?五音都不全,算了吧!”朋友表扬你的孩子听话、懂事,你“谦虚”地说:“哪里!你可不知道他在家的那个淘气呢!”不开的那壶不说不行吗?你的孩子有心事,很想跟你说一说,可是说着说着,就来一句:不跟你说了。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不跟你说了吗?你是不是又提哪个不开的壶了?  相似文献   

7.
“你不爱我!”有多少次你的孩子把这句话强加于你?作为母亲,你又有多少次按捺着内心的冲动不向他解释你爱他有多深?终有一天,当我的孩子长大,能够理解驱使母亲做各种事情的良苦用心时,我会告诉他  相似文献   

8.
新接班,一个同事语重心长地和我说:“我看你怎么“收拾”小张这孩子.前面三年他可是“风云人物”呀!” 迎头一棒.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呀?上课捣乱?作业不做?欺负同学?与老师作对?天啊!我该好好地想想“制服”这孩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父亲和孩子来到一堵墙跟前.父亲对孩子说:“给你10米的助跑,你敢不敢跳过去?”孩子用眼睛瞟了瞟那堵墙.回答说:“这么矮的一堵墙.没有一点问题。”于是孩子一跃而过。可他没有想到.墙那边是一条沟,他重重地摔在了沟里。孩子从沟里爬起来,愤愤地说“爸爸,你为什么要骗我?”父亲没有立即给予回答。过来一会儿.他们又顺着墙往前走了一段,父亲忽然停住,又对孩子说:“孩子.给你10米助跑.你敢不敢再跳过去?”孩子连忙说:“不行啊.我已经受伤了.脚还疼呢.再摔一下我哪里受得了。”  相似文献   

10.
老马 《家长》2003,(Z1)
我在作心理咨询的时候,一位家长朋友向我诉苦道:“我那上初二的儿子这阵子可让人头疼了,你说往东,他非要往西,越来越不听话了。这不,暑假里你越说该起床了,他越赖在床上不动;你越说电视看多了不好,他越盯住电视不动弹;你越想给他讲讲道理,他越说不用你管……您说,多气人!孩子小时候可不是这样,挺听话的。现在,他怎么这样了?我该怎么办?”在我的家教心理咨询中,常常有家长朋友向我倾诉这样的困惑。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孩子的“不听话”?对策之一:理解先行从心理学角度看,少年期孩子“不听话”是心理断乳的表现。孩子少年期…  相似文献   

11.
曹建英 《学子》2011,(9):63-63
在同事和朋友的眼中我是一个非常非常不负责任的妈,每次聊起孩子他们经常像连珠炮一样攻击我:“你管过孩子学习吗?你关心过孩子饮食起居吗?你亲手给孩子削过水果吗?你送过孩子上学吗?别跟我们说有,说有,有也是千分之一!”  相似文献   

12.
爸爸还是爸爸,妈妈还是妈妈,生活形式的改变并不影响爸爸妈妈对他的爱这是一对父女之间真实的对话:“孩子,我和你妈总是争吵不休,我知道你也很不好受,以后,爸爸和你妈分开住。星期六,我接你到爸爸那儿住,好吗?”“分开?分开住要有多久?”“这个爸爸还说不准。...  相似文献   

13.
儿子两岁多的时候,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一天,他指着鱼缸中的鱼问我:“妈妈,鱼的嘴怎么一张一张的啊?”我说“它在呼吸空气呢。”孩子又问:“什么是空气呀?”我忽然发现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失职,孩子竟然不知道什么是空气。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也难知道,于是我决定马上告诉他。 我对他说:‘妈妈先捏住鼻子,你学妈妈的样子好吗?”孩子点点头。我用一只手捏住了鼻子,孩子的小手也和我一样。我说“咱们一起闭上嘴巴好吗?”孩子学我闭上嘴巴。没多会几孩子就张开嘴笑了。我也放下手,对他说“你每天从鼻子吸进去的就是空…  相似文献   

14.
我家孩子是男孩,而今读初二了。我把孩子“穷”着养,是我的养儿经。 在他上小学时,有一天,我就拉住他的手,语气郑重地问:“儿子,你出生在我们这个家庭后悔吗?”儿子眨眨眼,表情惊讶:“爸爸,你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呀,问题是,我能有后悔的机会吗?”儿子聪明,他知道,任何一个孩子,都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只有一次,我听见他说,他想出生在丹麦,那是他看了丹麦的童话故事,知道丹麦是一个童话王国。  相似文献   

15.
刘捷 《母婴世界》2014,(8):126-127
在你让孩子拼命奔跑时,请你认真地想一想,·孩子是否愿意奔跑?孩子奔跑的方式是不是对的?赢在起跑线上,是不是真的很重要?真实案例 曾经有个从小“品学兼优”的研究生来找我,最近他爱上了一个女生,女生开始也很喜欢他,但一相处下来,很快他就被甩了,他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6.
表彰的魅力     
班里有个叫程程的孩子,平时不穿内裤睡觉,身体有35公斤重,老爱光着身体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孩子们大多不愿和他玩。为了能让孩子们和他友好交往,我组织孩子们都坐下来,先请程程上台,我抱着他说:“程程,你来了这么久,喜欢老师和小朋友吗?”程程高兴地点点头,爽快地说:“我喜欢。”我又问:“你能请出经常和你一起玩的小朋友吗?”程程大方地请出了几个小朋友。  相似文献   

17.
有问有答     
为什么我的建议常被孩子拒绝? 我的儿子上小学六年级了,他似乎对我们的各种指导和建议都产生了抵触情绪。爸爸对他说:“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好,你也应该看一下!”儿子说:“你看就行了,我觉得我没有必要看。”有一天早晨我说:“今天外面很冷,你要穿厚一点儿。”儿子却说:“一点儿都不冷。”而且穿着很薄的衣服就出了门。我们都是出于好意给孩子提出建议,却遭到孩子的拒绝。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脚印     
炊烟缭绕,流水潺潺,余日西斜。 他和父亲走在回家的小路上。 “孩子,在校还好吧?要听老师的话,知道吗?”他笑着回答:“嗯,一切都好,老师也挺好的。”“平时在学校要注意身体,凡事不能放松,要学会自理。对了,你啥时回学校?”“要等到后天。”“到时候我送你去车站吧!”“啊?爸,不用吧?我自己知道回学校。”“这山路太滑了,来,孩子,  相似文献   

19.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费曼在回忆父亲对他的培养时,曾经说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一个孩子问我:“看见那个鸟了吗?你知道它是什么鸟吗?”“我一点都不知道。”我回答。“那是一只褐色的、会发喉音的画眉,你父亲什么也没教你吗?”  相似文献   

20.
令人深思的一幕 一天,我听到邻居在责问刚放学回家的孩子:“你怎么这么差?考了这么低的分,难道你天天上学就是为了拿个不及格吗?”孩子委屈地说:“这次我努力了,可是……”“可是什么?”孩子还没有说完,就听见母亲的喉咙一下子响了起来,“小军上次和你考得一样,这回人家升到了前十名。而你不但没进步,还落后了。你不感觉丢人。我还替你丢人呢!看来你真是没出息了!”“我跳绳优秀……”“你还犟嘴,跳绳优秀有什么用?”一阵阵的责骂声和孩子委屈的哭声陆续传来……此情此景,令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