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江科技》2013,(9):147-147
<正>受威远县农业局委托,内江市农业科学院承担了该县2012年阳光培训工程任务,在商定培训计划中,共同确定了服务产业、服务本地特色的基本目标。威远"周萝卜"是内江农业特色,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萝卜原料生产是"周萝卜"加工型产业的第一"车间",其种植规模是否稳定、生产质量好坏、农户效益高低等直接影响萝卜加工生产需要。为搞好萝卜原料生产,助推小萝卜成为当地特色大产业,项目组打破人们"种萝卜最不讲究技术"的传统,于2013年7月18日深  相似文献   

2.
“古田会议是我党我军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是继1989年12月江泽民同志亲临古田视察并题词“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加强党和军队的建设”的第二次题词,古田小城镇建设要以此为动力,广泛宣传,规划先行,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强化服务,做大做强古田品牌,把古田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红色旅游基地、特色工业基地、绿色产业基地和龙岩中心城市的副中心。一、基本情况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位于上杭县东北部梅花山南麓,是新罗、上杭、连城三县(区结合部,上杭火车站、龙长高速公路上杭出口所在地,龙长高速公路建成后距龙岩市区2公里、连城机场78公…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纤维汉麻的生长、规模化种植和推广,其汉麻纤维产量及品质居全国领先地位,纤维汉麻年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60%以上,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纤维汉麻种植区,纤维汉麻产业已成为黑龙江省种植结构调整和脱贫致富的好途径。纤维型汉麻需科学种植和精心管理才能获得稳产、高产,笔者近几年在黑龙江省各麻区调研,各地区"干茎"产量参差不齐,纤维产量和质量无法满足原料加工企业的需求,经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是乌盟主要的农业作物之一 ,在乌盟具有其他作物不可比拟的优势和地位 ,如何开发和利用丰富的马铃薯资源 ,加速乌盟马铃薯生产加工产业化的进程 ,对于加快乌盟农村产业化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乌盟马铃薯生产加工现状1 .1 生产现状马铃薯耐贫瘠、适应性强、生产投入少 ,产出高 ,是世界上第四大农业作物。乌盟凉爽干旱的气候、松软的沙质土壤非常适宜马铃薯的种植 ,历史上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 1 50万亩左右。近年来 ,乌盟实施了马铃薯立盟战略 ,从政策上引导种植 ,加大发展力度 ,马铃薯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5.
在西藏,倒伏是限制青稞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单产的主要因子,品质问题是推动青稞产业化加工增值的关键因素.文章针对自治区提出十二五末,实现粮食生产百万吨的目标,但面临青稞种植面积缩小、加工原料需求猛增、单产水平较低等问题,在分析青稞单产潜力、政策优势、加工产业发展前景等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粮食主产县选用高产品种并切实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应用冬青稞高产品种、挖掘高寒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青稞单产潜力以及培养青稞种植能手等方面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橡胶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其种植受到土地资源、地理环境、橡胶机械化的影响,产量波动很大。本文对农垦橡胶产业种植、生产加工引入数据挖掘技术的必要性进行了初步探究,指出通过提取土壤图像的特征,用支持向量机的算法可以发现橡胶种植、生产加工的规律,进而制定精准的橡胶产业相关策略,以提高橡胶产量、节约成本、提高利润。  相似文献   

7.
青海格尔木特色农业 有机枸杞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格尔木市围绕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枸杞种植、加工产业,采取扶持引导、银行贷款、招商引资、统防统治等多种措施,推动枸杞产业向标准化生产、基地化建设和订单式农业方向发展,实现了枸杞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枸杞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农牧业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2014年枸杞种植面积达到4.6万亩(耕地种植3.17万亩),建设出口枸杞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万亩,出口备案企业3家,建成洁净晾晒基地5个,完成有机枸杞产地认证(德国BCS)1.2万亩,绿色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粮食种植面积缩小,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率,稳定当地粮食生产;作者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成功摸索出玉米//大豆—萝卜—油菜一年四熟立体种植模式,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市黄精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己初步形成特色产业。但在品种资源、规范栽培、精深加工、市场营销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经对各县区现有种植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根据国内对黄精种植加工技术研究的相关文献,结合我市实际深入研究提出对策,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以促进我市黄精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云南科技管理》2006,19(3):7-7
历来被誉为“牧草之王”的苜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的豆科牧草。近年来,苜蓿产业在国外发展速度迅猛,被誉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尤其是苜蓿发达的根系、高蛋白质含量和特高的生物学效价、良好的适口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决定了其在养殖业中的重要作用。云南桑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5年在宣威市建成一个种植面积达60余hm2的苜蓿草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成1000m2加工厂房,同时引进日加工能力30t的牧草烘干设备。并采用“公司 农户”的运作方式,发动广大农户栽种,预计每年将为市场提供2000t优质苜蓿草捆饲料。优质牧草——苜蓿草产品加…  相似文献   

11.
利用现代化技术开展中草药种植是我国目前的产业现状,随着中医的不断普及,对于中草药种植产业的发展也有了质的飞跃。规范种植中草药是我国对于中草药种植产业的最基本要求。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更新,对于种植、加工、运输等环节的质量安全也有了更高水平的保障措施。本文主要探究我国中草药种植产业的现状以及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使读者深入了解我国的中草药种植产业的详细情况。  相似文献   

12.
西藏蔬菜业发展状况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蔬菜在西藏的栽培历史比较悠久.和平解放前,由于政治黑暗、经济落后、生产力极端低下,蔬菜业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零星种植状态,生产规模非常有限,种类极为稀少,品种十分单调,仅在拉萨有一处约70亩的菜园,种植的蔬菜为萝卜、土豆等,其它地区仅有一些零星菜地生产萝卜、葱、莲花白、白菜等,广大农村则只有少量的萝卜和粮菜兼用的马铃薯.  相似文献   

13.
《云南科技管理》2008,21(4):22-22
新平金泰果品有限公司位于玉溪市新平县水塘镇辖区,种植面积160公顷,投资总额2600万元,是集体种植、加工、销售、新品研发于一体的综合型中外合资企业。  相似文献   

14.
<正>甘蔗产业是我省滇西、滇南边疆民族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全省年植蔗面积26.6万公顷。据统计,云南25个边境县中,有16个甘蔗产业县,甘蔗种植面积13.4万公顷,占全省甘蔗面积的50%,蔗糖产量85万  相似文献   

15.
新平金泰果品有限公司位于市平县水塘镇辖区种植面积160公顷,投资总额2600万元,是集林种植、加工、销售、新品研发于一体的综合型中外合资企业.  相似文献   

16.
《青海科技》2014,(5):12-13
<正>青海省依托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结合国家利好政策,大力发展青海绿色产业经济,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绿色产业经济之路。其中,有机食品产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发展迅猛,有机食品品牌逐渐在国内外市场叫响。青海省深耕有机食品种植产业青海省绿色产业经济带中的有机产品,种植面积逐年递增,产业链不断延长,集合  相似文献   

17.
一、魔芋产业发展现状 富源县具有悠久的魔芋种植历史,魔芋资源丰富,有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等种植条件,精粉含量高.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先后投资176.64万元,建成富村魔芋加工厂,在富村、老厂等乡镇建成魔芋种植样板76公顷(合1 140亩),不断引进先进适用生产技术和良种,实行产业化发展,到2001年,全县魔芋种植面积已发展到733.3公顷,以富村为中心不断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扩大种植规模,涌现出红砂石、大扯耻等10余个"魔芋专业村",魔芋种植大户不断增多,全县魔芋产量达3.3万吨,去年加工鲜芋1 000多吨,生产魔芋精粉80吨,干片150余吨,实现产值2 970多万元,部分农户种植魔芋走上了致富路.富源县魔芋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韩鉴波 《科技风》2014,(13):90-90
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制造加工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制造加工工艺有了很大进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发展。装配加工法在夹具制造上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夹具的工作效率,使夹具的制造精度得到有效提升,推动了我国制造加工产业的长远发展。本文就装配加工法在夹具制造精度中的应用进行概述,对夹具导向结构和定位结构的精度进行详细的分析,指出夹具制造中装配加工法的实际应用,大大促进我国夹具制造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特色产业是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利川市凉雾乡七里沟村莼菜基地的调研,从莼菜种植的技术、投入规模、加工技术、市场等全面了解当地居民对种植莼菜的各种需求以及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和实际困难,从而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为村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促进当地莼菜产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花生是云南省除油菜以外的第二大大田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3.33万公顷,净作栽培和套作栽培面积各占一半,具有"鲜食为主、早熟早上市、全营养高产值"等特点,多季节种植、间套种是不同生态区域的种植特点。花生已成为产区农户增加现金收入和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是云南高原特色油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油料研究中心成立于2014年,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