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未成年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特点是可塑性强,由于教师的教育方式不同而给学生身心发展造成不同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提出,我们必须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提高。高尔基说:“有孩子,这是连母鸡都能做到的事情。”爱应该有爱的方法,更应该有爱的技巧。  相似文献   

2.
一用均衡教育思想立校平等地对待在校的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负责,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不仅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是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境界。近年来,宁波市第十九中学以全市实施均衡教育战略为背景,积极建构三个办学理念,努力使全校教师树立均衡教育思想。这三个理念是: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学校教育发展的主题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转到丰富内在精神世界的“人本位”上来,促进学生身心、智力、情感、精神等方面的发展,要求教师眼睛能看到人,心中能装着人,教学能善待人。2树立面向全…  相似文献   

3.
对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必须走向每一位学生。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出发,始终把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心理、能力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4.
成功是每个人根深蒂固的心理需要,成功教育在今天仍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素质教育核心精神的“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已成为每一位教师共同面对的问题。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就必须实施让学生感受到自身成功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一批批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以“一切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全新素质教育理念正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推进。然而却有这么一个群体,占有农村学生45%以上的“留守”孩子,他们的受教育状况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了大量的“留守”孩子的教育状况,其现状十分令人担忧。一、不正常的家庭教育“留守”孩子大部分生活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身边,一小部分还生活在亲戚、朋友家。这些孩子有的是自生下来不久就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的;有的是在父母身边长…  相似文献   

6.
推行素质教育应强化的几个教育观念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体系,也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因此,推行素质教育就必须强化几个教育思想观念,主要包括:教育人本论观念,学生主体论观念,个性教育论观念和人的全面发展论观念等。一、树立教育人本论观念我国教育人本论的思想是在80年代逐步形成的。其核心思想是在教育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其基本表现就是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人。把这一思想落实到教育工作中去,就是学校的工作“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也就是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  相似文献   

7.
当前,由于生源素质的下降,中专教育面临极大挑战,作为中专学校的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认真研究学生实际,分析学生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现状,遵循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学生特点,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学习。“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首先应当是关注每一位学生,而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心中装着每一个学生,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可…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即学校教育,教育目标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都获得成功,对学困生,我们更要倾注爱心,以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以宾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刘瑞玲 《新疆教育》2012,(18):34-34
学困生的成长教育是关系到素质教育是否落到实处的问题,也是教育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它的产生既有其客观因素又有其主观因素。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寻找一套有效的方法对之进行教育,使之能园满完成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近年来,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已成为教育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素教质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它要求每一位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关注学困生的发展,为他们创设一定条件,让他们也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何为学困生?  相似文献   

10.
一、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江泽民同志说过:“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禀性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现在人们对应试教育的看法已有些转变。正用新的理念来看待教育。那就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全面关注每一个孩子。这就意味着要求教师既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又要“用心”施教,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力求做到“心中有人”。那么,何“为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是一种以关怀人为主体、以关怀人为对象的思想和行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让课堂充满人文灿烂的阳光,以此影响学生,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一、让个体感受关怀在教师课堂教学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美国…  相似文献   

12.
1999年,蔡明老师怀着做一个优秀教师的梦,跨入了职业教育的大门,从此专心于“教师——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潜心于教育教学的研究。在教育教学中,他树立“服务学生”的观点,处处以学生为本,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六字诀。他喜欢看到学生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喜欢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每到此时,他的心中总是涌动着幸福。对于一些特殊的孩子,他总是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多少个中午和傍晚,有时候自己也很困了,但仍不厌其烦地与他们交流、对话,多少个双休日,与这些学生一起度过。刚进入高港职教中心之际,…  相似文献   

13.
“老师,第几节上语文课?”这是我的一年级学生看到我就要问的一句话。低年级孩子不记课程表,只认老师。孩子刚上小学,一切都觉得很新鲜,对学习有着强烈的欲望,一颗小小的心中装着许许多多的问号。这是一群“嗷嗷待哺的小鸽子”,我要让他们如饥  相似文献   

14.
“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他们便是温馨的。温暖的。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是爱孩子。对于小学生来说.我想应该用一种“慈母”般的眼光欣喜地关注他们的成长.欣赏他们的可爱之外。还应保护他们珍贵的童心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我是如何努力来营造一个温馨的班级的呢?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四个关键”□兰州三中王学焘一、素质教育的要义关键是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就是要将学校工作的着眼点放在“为了一切学生”上。其特点是学校工作要时刻想着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后进学生更应倾注更多的关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均等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造就一批批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全新素质教育理念正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推进.然而却有这么一个群体,占有农村学生45%以上的"留守"孩子,他们的受教育状况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了大量的"留守"孩子的教育状况,其现状十分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7.
9月14日晴最近,我在几所校园看到同一则标语: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一切为了孩子。细细品味,感受颇深,这是教育观念的转变,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为了一切孩子",这是个介词短语,"一切"是全部、所有的意思,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偏废一方,学校的教育教学要充分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单用成绩衡量一个学生的优劣,决不能做眠灭学生天性、埋没学生创造才能的事情。"为了孩子的一切"也是个介词短语。"一切"指的是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教育导刊》2009,(2):I0002-I0002
越秀区东山实验小学坚持“面向现代化,体现实验性,突显个性化”的办学方向,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乐园;一切为了每一位教师充分发展,让学校成为教师工作与提高的家园”的办学理念,积极创设优质的社会化教育环境,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素质教育的实施促使班主任必须构建新的工作理念,实现角色的转换。一、正确认识培养对象其一,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和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不是泥土或石膏,可以由班主任任意捏塑。其二,作为学生的人,千姿百态,存在着个性差异。班主任要敢说自己的学生人人能行,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其三,学生与成人存在着差异,应当把学生看成孩子,孩子如果一切言听计从,反显异常。其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接受教育是法律赋予学生的权利,任何人无法包办代替,无法剥夺。只有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20.
张步云 《甘肃教育》2004,(10):29-29
大卫·史密斯曾说:“所谓教育,我认为乃是一种关怀,对一个民族或隐含或明确的价值是怎样通过与其青年之间的关系得以调和的关怀。”而现代素质教育的要义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即以人为本的教育。它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关注人的情感,人的价值,重视人性的完善。但究竟怎样才能在四十五分钟之内照顾到每一个同学呢?这无甘肃教育语文教学疑得给学生一个充分参与的舞台,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即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动地位,使他们成为有思想的能动主体、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从而有效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