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黎世法同志在他的《最优中学教学方式实验法》一书中设计了“六课型单元教学法”。所谓六课型是指:自学课型→启发课型→复习课型→作业课型→改错课型→小结课型。所谓单元教学是指:将现行教材根据具体学情,分成若干教学单元,学习每一单元的教材内容,都通过上述六种课型进行教学。实行六课型单元教学,总课时不变,每种课型的上课时间不受四十五分钟的限制,而且这六个课型的先后顺序是不能随意颠倒的,因为它体现了学生认识书本知识的一般规律,也可以说它是系统的教学工程。  相似文献   

2.
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就是将现行教材分成若干教学单元,每单元按照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作业课→改错课→小结课等六种前后紧密联系的课型进行教学。六课型的基本结构和教学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教育文摘     
武汉师院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优秀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体系,即: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课外学习.这八个前后衔接的学习环节,体现了当前中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科学认识过程,反映了他们学习的心理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求最优中学教学法,在几所中学进行了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的实验,效果明显.所谓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就是将现行教材,根据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分成若干教学单元,每单元按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国一些有志于教学改革创新的同志,积极探索,努力研究,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实验,创立了不少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新的教学法体系,使一些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在提高。武汉师院黎世法同志以最优中学教学方式的研究所创立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六课型单元教学法》是将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认识过程,归纳为前后紧密联系的八个学习环节,即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课外学习,再把其中的六个主体环节改为相应的六种课型,即把课前自学改为自学课,专心上课改为启发课,及时复习改为复习课,独立作业改为作业课,解决疑难改为改错课,系统小结改为小结课。然后把现行教材根据不同特点和内在联系以及所教学生实际的水平,分成若干教学单元。教每一单元的教材内容,都必须依次通过上述六种课型。教师在进行六课型的教学中,必须按照中学生最优学习法所体现  相似文献   

5.
[设计说明] <诗三首>是人教版高中课标必修教材第一个古典诗歌单元的略读课(在必修2第二单元).该教材五个模块的阅读鉴赏部分共安排了20课略读篇目,这些略读篇目除必修1的<沁园春·长沙>放在单元第一课,其他都居于每单元讲读课文后.略读课是连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桥梁,是教师指导阅读过渡到学生独立阅读的桥梁;教学操作上应重学生体验,重运用所学,重扩展阅读;教学程序大致为:学生回视单元精读所学→自己或在师生帮助下体验作品→总结单元学习收获(收束单元学习).  相似文献   

6.
<正>一、尊重教材,发挥好教材的作用科学教材是根据科学课程标准、针对各年龄层次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编写的。教材每个章节中每一课都有相应的教学目标,每课中的每一幅图,每一个内容都蕴涵着特定的意图。因此,其科学性是毋庸置疑的。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本单元教学旨在对六年级的学生进行青春期生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中高学段语文教材单元整合性比较强,每一单元的导读、课文、单元练习和习作都围绕着一个单元主题来教学。单元解读课、单元整合课、单元提升课是单元整合教学的关键,而高效课堂的最大利器"导学案"操作性强,如何在导学案中对这三种课型进行导学呢?第一步,上好单元解读课。单元解读在单元整合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首  相似文献   

8.
自1989年以来,我在总结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四课型单元程序教学法”,经过一学年的实践,效果较好.现就一年来所采取的教法、措施及感受整理如下:一、四课型单元程序教学法的原理四课型单元程序教学法是把每一章的教学内容划分为相对独立的若干单元(每一单元1-4节内容),再将每一单元的教学分为“诱导自学,讲解实验,课堂练习,单元测试”四个程序.在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时,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掌握整个教材的编排体系,了解各个章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发挥人教版教材以"主题组织单元"的编写优势,指导教师用好教材,杭州市上城区在2008年上半年开始倡导"单元整组教学",并根据"单元整组教学"的基本流程,重点研究了三种课型的操作策略:单元导读课、部分感悟课、单元总结课。在11月举行的省级六(下)册学科培训活动中,以杭州市上城区天长小学为窗口,进行了"单元整组教学"三种课型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0.
郑幼娜 《学苑教育》2023,(22):19-21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教材安排的重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每一单元的阅读由教读课和自读课组成,且两种课型的区分度明显,其用意一方面强调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一方面体现由教师引导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便于学生自主建构阅读方案,形成阅读能力。语文教师该怎样处理这两种课型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以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为例,从“着眼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目标相一致”“运用教读课的阅读策略,自主阅读有方向”和“梳理归纳单元要点,阅读能力得提升”三方面来探究自读课有效对接教读课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教学预设应当关注教材、学生、教师三要素,重视教材分析与资源整合两个维度;教学预设实践是指单元教材分析与单元课时设计,前者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材处理,后者包括六种不同的课型。  相似文献   

12.
冯余 《语文学习》2024,(1):27-31
<正>单元整理课是单元整体教学中的特殊课型,许多一线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常忽略这一课型,甚至把它等同于单元复习课。但单元整理课其实是一种对教材单元所选文章和所涉语文知识进行总结和整理的课程形态,并非对知识作简单的回顾、再现或巩固。教师若能合理设计单元整理课,把教材中孤立零碎的知识点统摄起来,将有助于引导学生通过梳理整合具体知识来抽象建构方法策略,再迁移运用到具体情境,实现素养立意的学习目标。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执教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理课的实践经验,分析单元整理课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如何上好作文课,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拟定了几种作文指导课的课型,供语文教师教学时参考。一、单元写作指导课模式初中语文课本的每个写作单元,都有写作的指导与要求,并附有“作文参考题目”。写作单元的教学程序应是:教师先指导学生学习单元写作指导与要求内容,然后按单元写作的意图,并参照“作文参考题目”练习写作文。当然,也可以按教材要求另拟同类型题目,指导学生写作文。单元写作的一般教学模式应为:提出单元写作训练要求→点拨审题要点→提出选材建议→进行写作指导→学生写作文。二、单项作文训练课模式作文…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如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我觉得,异步教学理论——“六课型单元教学法”,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新路子。那么,异步教学的“六课型”,即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在作文中如何体现呢?下面结合实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学习了《皇帝的新装》一文后,我布置了一道续写练习题,题为“大典完毕之后”。首先要求学生审题。审题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学的过程,按照我布置的自学提纲进行自学。审题时,我结合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学都是单篇教学,即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一课一课地往下进行。近年来随着统编修订后教材的使用,人们对单元教学问题引起了普遍重视。从教材编排上有明显特点的教学单元到教学改革后的单元教学,可以说这是语文教学发展中的一大进步。在语文教学中,本人通过具体实践也逐步认识到:单元教学是一种以单元为教学单位的教学结构形式、它采用多种教学法,选用多种课型,合理安排教学步骤,讲与练、教与学、学习语文知识与培养语文能力紧密结合,通过一个单元的综合学习和训练,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现行教材的教学单元的特点是有…  相似文献   

16.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凭借之一,能否用好它,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过程的展开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下面笔者以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为例,谈谈如何巧用教材,创新历史课堂。一、勤于加工整合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依据通史顺序的前提下,努力以主题的方式呈现。每一单元都有一个学习主题,即单元标题;每一课都有一个学习主题,即课题;每一课下辖2  相似文献   

17.
单元整理课是利用语言教材专题设置单元的特点,运用整体观念,在教学每单元之后,以单元主题为生长点或发散点所上的一节综合整理课,是能为课堂教学增加厚度的一种课型。  相似文献   

18.
陈璋 《广西教育》2010,(20):22-23
“六课型单元教学”模式是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所创用的,他根据中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六个主要环节,即“课前自学-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分别提出了相对应的六种课型: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练习课-改错课-小结课。“六课型单元教学”为学生创设了轻松的学习氛围,在教师的尊重、理解、关心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忱,在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的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9.
每一单元,在教材编排上都有其重点。我们在教学中,在传授知识方面,每讲一篇文章,每一节课,每一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必须围绕这个重点来进行。是否突出了本单元的重点,这是衡量我们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检查学生通过学习,是否把握了本单元的读写知识,也是检验我们教学工作的一种手段。我从八册开始,就指导学生写“单元总结”,并且把它作为一种课型来安排。通过实践,我觉得有如下好处: ①可以检验教师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总结教师的教学工作,改进教学方法。②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有完整的印象,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相似文献   

20.
在“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教改实践中,江苏南通李庚南老师摸索、总结出“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她根据学生自学能力发展的不同水平、不同阶段,将教材划分成教学单元分层次组织教学,每一单元的教学,一般分自学课、交流讨论课、习题课和复习课四种课型。本刊将陆续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