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奭琛 《云南档案》2012,(12):23-28
<正>信在闽南语中读"批",侨批是海外华侨将家书连同汇款寄回祖国的信函,是一种"银信合一"的结合体。经过不断演绎、发展,到清末时期在福建、广东、海南三地形成一个特殊的行业——侨批业。侨批业是经营华侨批信的汇兑业,兼具邮政、金融、交通、汇兑、文化等功能,不仅影响着侨乡大地的社会经济生活,而且对全国、甚至全世界都产生过很大  相似文献   

2.
侨批档案     
<正>侨批,简称"批"(福建方言或潮汕话都称"信"为"批"),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暨家书,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福建、广东与海南三省市我国的著名侨乡,早年华侨先辈为生活所逼或为逃避战乱谋求生存,冒险泛海南渡,前往东南亚及其他国家。由于三地侨胞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各国,我国迄至清末,金融邮政机构尚未建立或极不完  相似文献   

3.
《兰台世界》2017,(14):8-8
“侨批”,“侨”指海外华侨,“批”是闽粤方言对书信的称呼,是一种“信款合一”的家书。侨批档案实际就是海外华人通过民间渠道及相关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的家书及汇款的历史凭证。  相似文献   

4.
潮汕侨批记载着有关潮汕大地与海外世界各地的许多宝贵历史资料,是研究近现代华侨史、金融史、邮政史、海外交通史、国际关系史等的珍贵档案文献。侨批文献著录应遵循客观著录原则、完整著录原则、关联著录原则、批封结合内信著录原则,著录项目包括列字编号、收批地址、收批人、批款、寄批人信息、写批日期、内信、邮路。目前潮汕侨批文献著录工作正在起步中,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福建省泉州市档案馆征购到一批1935年至1973年间新加坡华侨与福建家乡亲人间珍贵的"侨批档案"共155封。至此,该馆馆藏"侨批档案"达到3125封。据悉,泉州市档案馆此次征购的"侨批档案"独具特色:首先是时间跨度长,批信时间从1935年至1973年,涉及内容广泛,更能体现新中国成立前后国家政局及社会变化景象;其次是内容独特,其中10  相似文献   

6.
洪霆 《东南传播》2018,(3):17-20
侨批,是华侨书信及侨汇的统称——侨批业则兼有金融和邮政的双重职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国华侨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本文论述了侨批业的形成、发展,侨批的丰富文化内涵,以及侨批邮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批一封,银二元,叫妻刻苦勿愁烦,仔儿着支持,教伊勿财钱,田园着缴种,猪仔哩着词,待到赚有猛猛归家来团圆。”这首具有浓浓的潮汕韵味的民谣,曾在广东地区广为流传,歌谣既是当年下南洋华侨心态的流露,也是国内侨属生活状态的描述。其中,“批一封,银二元”则道出了潮汕地区旅外华侨向国内亲眷寄信的一种特殊形式——侨批。  相似文献   

8.
从银信看“开平碉楼与村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信”亦称“信银”,是江门五邑等地粤语方言区民众对海外华侨寄给家人的汇款(“银”)和家信(“信”)的浴称,也是“外洋书信银两”的简称。在广东潮汕、梅州和福建侨乡,华侨汇款与家书多被称为“侨批”,银信和侨批在本质上并无差别。  相似文献   

9.
侨批又称银信,是指从清代至20世纪70年代末,华人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家乡眷属的书信和汇款凭证的合称.侨批档案,是指侨批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信件、账册、票据、证书、谱牒、照片、广告、匾额、印鉴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侨批档案来自民间,本质上是民间档案.民间档案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及相关法规规定,非国家所有,民间保存的档案.其相较于"官方"档案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普遍性.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例如侨批档案中的书信、照片、证书、票据等,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有.二是档案所有权属于民间.尽管国家有一些规定要求,如新修订《档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省级以上档案主管部门可对个人形成的档案经协商代为保管、必要时依法收购或征购等,但这部分档案的实际处置权往往仍在民间.三是保存具有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侨批又称银信,是指从清代至20世纪70年代末,华人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家乡眷属的书信和汇款凭证的合称.侨批档案,是指侨批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信件、账册、票据、证书、谱牒、照片、广告、匾额、印鉴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侨批档案来自民间,本质上是民间档案.民间档案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及相关法规规定,非国家所有,民间保存的档案.其相较于"官方"档案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普遍性.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例如侨批档案中的书信、照片、证书、票据等,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有.二是档案所有权属于民间.尽管国家有一些规定要求,如新修订《档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省级以上档案主管部门可对个人形成的档案经协商代为保管、必要时依法收购或征购等,但这部分档案的实际处置权往往仍在民间.三是保存具有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路晓霞  陈胜生 《档案》2013,(6):19-24
"有信必有款"的侨批使潮汕地区与外港各地在商业制度领域紧密结合。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潮汕侨批档案为资料,厘清当前侨批研究中的一些模糊问题、发掘侨批业繁荣背后的制度动因,无疑具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发现,以侨批业为代表的潮汕传统商业不仅有健全的行业制度,还进行了制度创新,从而带动了潮汕商业的繁荣和商业伦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12日,泉州市档案馆从民间征集到一批珍贵的侨批档案。这批侨批档案共有270件,侨批内容丰富,品种多样,品相完好,特色明显,是不可多得的珍品。此批侨批最早时间为1893年—1951年,把本馆馆藏侨批档案最早时间提前到十九世纪。侨批档案中有一套两件侨民在侨居国的证件及中国领事馆的证明,为本馆藏侨批档案种类填  相似文献   

13.
侨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献,其元数据规范及著录规则目前在我国的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中尚属空白.文章通过对侨批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对其当前的分布现状和集中保存的特点、个性元素信息特征的分析研究,并历经一年多的试著录,最终形成了侨批元数据规范及著录规则,为接下来侨批数据库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颜涵 《北京档案》2023,(4):30-32
侨批档案是构建华侨华人集体记忆的重要媒介,借助叙事表达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利用侨批档案构建集体记忆的效能。论文以纪录片《你从海上来》为例,从叙事内容、叙事视角、叙事方式、叙事结构四个层面总结出侨批档案叙事策略,并诠释集体记忆构建过程中侨批档案叙事在增加身份认同、弘扬侨批文化、扩大记忆影响三个方面的现实价值,为侨批档案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华侨华人集体记忆的深度构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档案文献遗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档案,由于其珍贵性和特殊性,一直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和其他档案相比较,档案文献遗产不仅仅强调其记录的属性,更加强调附属的价值。侨批作为一种特殊的档案文献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入遗"后,侨批保护、研究和利用的新方向就是要努力挖掘、转化其档案文献遗产价值。一、中国侨批与"世界记忆工程"为了更好地保存人类集体记忆和传承人类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2年启动"世界记忆工程",其目的是运用先进技术抢救、保护濒危的档案文献遗产并推动全球共享计划。该项目每两年评选一次,加入《世界记忆名录》后,联  相似文献   

16.
2013年6月19日,广东、福建两省联袂申报的"侨批档案"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本研究以此为契机就我国在"侨批档案文化遗产"工作方面各项工作的现状展开研究,并根据具体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侨批是一种特殊的文献类型,其元数据规范的制定是侨批数据库建设的基础。制定侨批元数据规范的总体思路是基于DC核心元数据,并考虑到侨批自身的特点和读者检索习惯。本规范的制定是在专门元数据规范制定的原则基础上,经过侨批文献分析、属性特征提炼、规范控制、著录实践等一系列过程,除根据侨批自身特点扩展个性元素外,还对复用的部分DC元数据进行一些特殊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纲,在我国两千多年来的历史进程中,锤炼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侨批档案集中体现了华侨身上闪耀着的人性光芒和传统道德——仁义礼智信,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9.
2020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广东省汕头侨批文物馆时强调:"'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要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一年后,2021年10月13...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对侨批档案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分析了侨批档案的利用现状,指出其在利用方面的不足,最后从六个方面提出侨批档案在开发利用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