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甲骨卜辞中的假借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假借以其记录语言的语音这一本质属性 ,贯穿了汉字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 ,尤其在汉字发展的早期阶段——甲骨卜辞中 ,假借字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文字记录语音的本质属性、文字符号自身的特点、语言对文字的要求以及“据义构形”的表意汉字的特性都决定了假借字在甲骨卜辞中大量运用的必然性。假借在甲骨卜辞中虽然没有构造出新字形 ,但记录了新词 ,是一种借形表词法。假借字的大规模运用解决了甲骨文字少词多的矛盾 ,弥补了象形表意汉字的不足 ,促使了新字的创造 ,并对汉字字义的变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早期文字中,甲骨文字形具有异乎寻常的规整化特点.既有研究虽然揭示了这一现象,但却仅限于文字的外部形态和相关外部生成条件的讨论.本文深入到字形结构的内部,通过定量的纵向比较重新审视这一问题.研究表明:甲骨文平面结构、构件方位属性的超常发展,印证了严苛的甲骨契刻书写条件对字形规整化所起的作用;字形规整化并不意味着甲骨文构形具有全面的较高发展程度;而层次结构的较低发展水平,作为甲骨文字形规整化营造因素,亦同甲骨契刻的书写条件相联系.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甲骨文研究史上,有两位重要人物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就是刘鹗和叶玉森.他们先后为保存甲骨、研究甲骨,以保护国宝为己任,表现出了铮铮铁骨.  相似文献   

4.
《商代史料:中国出版的两部主要甲骨集》是美国著名甲骨学研究者吉德炜对三部甲骨集的评论,主要阐述了这些甲骨集的价值,如何使用这些甲骨集,以及使用它们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本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商代史料》主要内容的综述,包括《甲骨文合集》、《商周甲骨文总集》、《小屯南地甲骨》综述三个小部分,第二部分分析了该评论的特点,并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指出该评论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甲骨文合集补编》、《小屯南地甲骨》、《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均是研究甲骨文的重要著录书,其收录的甲骨片数量众多,为我们研究甲骨文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对于研究殷商时期的文字、历史、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甲骨片数量众多,早期的甲骨拓片不甚清晰,因此各家的释文难免会有阙误之处。本文主要根据这几本着录书的各家释文,指出各处释文的疏误,对阙误之处进行补正。  相似文献   

6.
殷商甲骨文史料记载丰富,其涉及军事用语也较多.历来各学者就殷商甲骨文军事字词的考释及其语义考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文章从甲骨军事语言的个案考证、词语分类与综合研究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随着殷墟卜辞新材料的不断问世,甲骨军事用语的考释、字词语义的考究更明晰化.  相似文献   

7.
阐明语法是训诂的重要内容之一,阐明语法对于正确训释词语、疏通文意有重要的意义。但在甲骨文研究中,人们对甲骨文字词的考释比较重视,而对甲骨文语法的研究则有些忽略。本文以笔者曾研究过的几个语法问题为例,说明甲骨文语法研究在字词训释中的重要作用,希望有助于甲骨文语法研究和字词考释的进一步结合。本文所引甲骨文辞例,引自《甲骨文合集》者径出片号,引自《小屯南地甲骨》的简称“屯”,引自《怀特氏等所藏甲骨文集》的简称“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甲骨文器物字为研究材料,对比卜辞用例及考古器物发现,补释《甲骨文字典》器物字词义,增补卜辞用例,以期对甲骨文字学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是一部以甲骨文字的形体为线索、将散见的有关辞条以类相从、一一系联归并的大型甲骨工具书,对于认识和掌握甲骨文的形体以及对有关卜辞内容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有不足,主要表现在字形的摹写和辞例释读方面,我们仅就字形部分加以校订。  相似文献   

10.
《商代史料:中国出版的两部主要甲骨集〉是美国著名甲骨学研究者吉德炜对三部甲骨集的评论,主要阐述了这些甲骨集的价值,如何使用这些甲骨集,以及使用它们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本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商代史料》主要内容的综述,包括《甲骨文合集》、《商周甲骨文总集》、《小屯南地甲骨》综述三个小部分,第二部分分析了该评论的特点,并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指出该评论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目前出版的几种有关介绍甲骨文知识的小册子,对于普及甲骨文知识是有好处的。但是,谈到甲骨发现一事时,有的不甚确切或不太全面。现将先严王襄同志遗作《簋室殷契》一文加以注释,刊登在这里。王襄同志是甲骨文最早发现者之一。是篇作于1955年,曾述及甲骨发现问题,也简单地谈到卜辞的内容、写法以及研究的情况和成就,给学习甲骨文的同志提供了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12.
从五万多年前的北京猿人开始,人类就用嘴发出声音召唤同类进行生产活动,从而表明人的大脑有了声音的思维活动。五千年前创造出甲骨文以后,人类之间传递的信息有了保存的载体(文字和甲骨),开始进行视觉思维活动。此后,  相似文献   

13.
兼类词在甲骨文中已存在,而且种类众多。本文主要通过对甲骨刻辞中的兼类词“在”的分析,来说明甲骨刻辞中兼类情况之丰富。  相似文献   

14.
甲骨文作为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记载了我国人民的早期生活面貌.羌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在早期甲骨卜辞中就有了大量的商羌关系的记载.通过对甲骨卜辞中出现的羌字字形的分析,来探视它的意义,结合甲骨卜辞的记载,来窥探当时的商羌关系,了解古羌先人族群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还原殷商时期商羌的生活面貌.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甲骨文字编辑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不依赖特定字库的可视化甲骨文字编辑的新方法,给出了这一编辑器的功能结构,详细介绍了编辑器中甲骨文字采集技术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笔者曾经发表的论文《郭沫若考释甲骨文字形的两种失误》的续篇.前后两文作为一个整体,对郭沫若考释甲骨文字形的失误作了比较全面的评析.本文集中考察了郭沫若在甲骨文字形考释中的另外两类失误:一、误增构件或误减构件,二、误认合体字的部分偏旁.全文一共涉及到十九个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7.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由语转而注音即为转注。转注造字法是以一个部首字为义符,用一个标音构件而造出新字,新字与源字(义符)同义。转注字是由于远古字音变化而产生的,转注字是义符相同而读音不同的同源字,转注是一种特殊的造字法。  相似文献   

18.
幼儿处于吸收性心智阶段,在文化启蒙的伊始,文化自信的培养尤为重要.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自信的教育价值,其生动形象的特点可以培养幼儿对文字符号的兴趣,滋养幼儿形成中华文化特色的人格特质,为此将甲骨文融入幼儿教育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幼儿教育规律,在选取甲骨文内容时,要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且简单易懂,要直观形象富有童趣,要能够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积极意义,含义解释要确切,无疑义、无争议.幼儿园可通过游戏玩转甲骨文、多样操作感知甲骨文、环境渗透甲骨文、立体活动全面落实甲骨文化等教学策略,为幼儿的文化自信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字上力。上两笔,写出许多新字。 例:口(占)(叶)(古)(可)(右(号)(只)(叭)(史)(叽)(兄)(句)(叼(另)(召)(台)人2.一八加笔画 成新字》参考答案_-,上从。允天、丸介。仓、今、大。2 三。千。干、上、下、才、丈、与卫欠、队、认、仑、以、厌上、士、不于\大/工、厂、了。寸。厂。女加笔画成新字@王永跃$江苏省新沂市高塘中心小学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符号学、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自源文字之一的象形文字甲骨文进行分类研究,阐释甲骨文字中与身体动作相关的文字符号的承载意义,揭示甲骨文文字中体育文化的特质,为甲骨文中有关身体动作符号的文字与中国体育文化的关联性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