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课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式,需推行课程改革.改革要从"教师之改"、"教学内容之改"、"教学方法之改"、"教学评价体系之改"、"教学硬件之改"等五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作为独立学科存在的教学论,其学理性和深刻性应基于形而上之"思"。以"存在"是物质运动的最基本形式这一哲学命题为基点,以缘何追问教学之"存在",教学是怎样的"存在",如何认识教学之"存在",怎样建构新形势下的教学论为线索,对当前教学论研究面临的问题、困难和发展方向作了较肤浅的论述,以为教学论者之理性思考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生成课堂致力于"生成",那么这"生成"之物,自然就体现着教学的效益。而"生成"之物,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资源"的精彩纷"成",还体现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增值。而这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最终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一、"生成"之物任何种类的课堂都会追求教学效益,生成课堂同样如此。既然生成课堂致力于"生成",那么这"生成"之物,自然就体现着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是爱国之梦、责任之梦、公平之梦、理想之梦、感恩之梦、诚信之梦。"中国梦"视域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要求教师围绕"责任意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感恩回馈教育"、"诚信道德教育"、"公平正义教育"五大主题,融入"中国梦"因素,以专题教学彰显"中国梦",以体验教学凝聚"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教学心理及文化审美角度,提出好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一咏三叹",教师的教学创新就体现在跌宕起伏的教学节奏安排中.在三个方面提出做到数学教学起伏有致的教学处理技巧:在新课教学中"咏概念之创新,叹概念之内涵和外延";习题教学中"咏基本方法,叹方法之变通与共性";单元练习评讲中"咏命题之立意,叹问题之联系".  相似文献   

6.
<正>一、"匡正"——"正语文"课堂教学之缘起"不正"是现今语文课堂教学低效、无效、负效的总根子。现今语文课堂教学严重存在着诸多"不正"现象:教学思想的不正,教学环境的不正,为师素质的不正,备课策略的不正,文本解读的不正,文本处理的不正,教学目标的不正,教学指导的不正,教学方式的不正,作业布置的不正,教学考核的不正……故必须对以上语文教学之"不正"现象进行"匡正"。"匡正"者,修正今之语文教学之"不正",  相似文献   

7.
"和合思想"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运用"和合思想"指导数学教学,教师可以从数学知识之"和合"、数学教学之"和合"、学生生命之"和合"三个层面展开,通过过程性、生成性和具身性教学,"和合"知识的过程与结果,"和合"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和合"学生的感知与思维。  相似文献   

8.
高中物理实验之"变"是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材之"变"、课程标准之"变"、教学策略之"变"和教学目标之"变".为了积极应对这些变化,需要厘清和细化学科核心素养下的物理教材变动、仪器设备更新、实验课程实施修订和教学目标研制.  相似文献   

9.
三维教学目标的三位一体不是教师的教或学生的学层面的三位一体,而是课程或知识层面的三位一体。据此标准就不难发现,当下三维教学目标的表述既有知识与技能阐述得空泛、模糊之缺陷,也有把"过程与方法"当作教或学的"过程与方法"之错位,还有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想得孤立、抽象之虚无。究其原因,既有用教学思维置换课程思维之习惯,也有对知识本身的静态理解之流俗,还有教学目标制定的惯性之使然。因此,矫正三维教学目标表述的偏差,就需要培育课程思维,廓清教学要教给学生什么;确立新的知识观,洞悉知识的"四层面"和"四水平";掌握三维教学目标研制的要义,清晰、正确地表述三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阐述了高中政治教学中突破教学难点应关注的三个层面,提出要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法突破知识衔接之"难"、知识理解之"难"和情感体验之"难",从而让学生在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中茁壮成长,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1.
对教学文化"呵壁问天",不难发现传话式课堂是一种"没有人的教育"。教学的真正意义应在于"促进学生学习",而学习的基础则在于倾听。黑柳彻子笔下《窗边的小豆豆》中巴学园校长小林宗作直观、弥散而又渗透的教学,作为"倾听教学"最具体、最形象的描述,揭示了"教学要从倾听开始",而问题之肯綮在于,教学何以从倾听开始?——应"氤之以爱、氲之以心","屈己之先、尊人之见","洞以机敏、察以智变"。  相似文献   

12.
写作教学是当今初中语文教学领域的"重灾区",而通过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可以大大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生写日记之"得"与教师对学生写日记之"导"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当今的初中作文教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德性实践作为教学生活的价值之维,不仅仅赋予教学生活文化再生力,更在推动教学生活"内在利益"转向的同时,促进了教学生活的"制度化"规范。然而,在将德性实践作为教学生活价值之维的行动路向时,遇到了诸如过度追求自我利益造成教师发展取向"锁定化"、工具理性支配下的教师发展能力"空心化"、外在压力影响下教师发展"去主体化"等困境。真正的教学是人之成人的教学,德性实践作为教学生活价值之维的内在品质,需要宏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观的课程政策本土化条件、微观的"教学研"一体化制度保障三个层面整合而成的可能生活。  相似文献   

14.
自有教学之日起,就有了教学设计。但那时的教学设计是原始的、经验式的,体现的是教师个体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艺术。格拉泽(Robert Glaser,1962)明确地提出"教学系统"概念以及对教学系统进行设计①,"教学设计"(Instuctional Design)开始从朴素经验之"术"上升为理性之"学"与技艺之"能"的整合,  相似文献   

15.
王晨 《教育文汇》2021,(1):42-44
良好的生态是课堂教学毋庸置辩的增效之基、提质之根、发展之径。实践中,在正确理解"体育教学生态化"涵义的基础上,我们要力重"整体"转"五观",树立生态化教学理念;力求"和谐"强"五度",营立生态化教学情境;力显"人本"精"五法",创立生态化教学策略;力推"互动"强"五环",兴立生态化教学范式。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转识成智"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自身知识进行转化生成教学智慧的过程。教师的"转识成智"有其内在、理论和现实上的必要性。"转识成智"理论为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即理论之识转为选择之智,实践之识转为化雨之智,借鉴之识转为创造之智。  相似文献   

17.
邹娟 《儿童音乐》2013,(10):52-55,65
<正>"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歌唱是"嗟叹不足"的延续,朗读是歌唱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朗读训练是声乐教学中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生物活动教学是指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活动教学"具有源远流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国内从两千多年前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到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都十分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动起来,让教与学达到最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展示课堂生活应用之"美";设置趣味性教学案例,展示课堂生动趣味之"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展示课堂时代发展之"美";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展示课堂探究实践之"美"。总之,要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趣味无穷,充满活力与生机,从而创建数学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是多姿多彩的,强调"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神韵之美,"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的意境之美,"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的文气之美。体育教学中讲求标准的示范美、协调的动作美、惊鸿的肢体美,而往往忽视了语言之美。鬼谷子曾说:"口者,心之门户,智谋皆从之出。"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纽带,是情感交融的桥梁,如果说语文教学中的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