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戴秋飚 《班主任》2012,(5):55-55
正"从小我就有个夙敌叫,‘别人家孩子',这个‘别人家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从来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长得好看,又听话,回回年级第一,有个有钱的男友,研究生和公务员都考上了,一个月七千工资,会做饭,会家务,会八门外语,上学在外地一个月只要四百生活费还嫌多。"这则广泛流传于网络和微博  相似文献   

2.
leyuntian@126.com问:我的孩子4岁2个月大,很机灵也很调皮。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他经常和我们唱反调。比如,刚看了电影,明明他看得很开心,但是当我们问他"电影好看吗"时,他会说"不好看";给他吃好吃的东西,如果我们问"这个好吃吗",他就会马上说"不好吃"。我们观察了许多与他同龄的孩子,都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请问,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性格问题呢?如何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3.
正"孩子聪明活泼,就是做事不能坚持,老是虎头蛇尾。"对于孩子的三分钟热度,很多父母都感到头疼。如何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品质?这需要我们从读懂孩子开始。琪琪妈:"琪琪学钢琴只弹了2个月,就不再弹了,钢琴成了摆设;画画也是开始特喜欢,慢慢又不想画了,有一次只画一半就扔了。孩子为什么不愿坚持啊?"  相似文献   

4.
女儿到13个月时才会叫"爸爸""妈妈",用传统的智力观评价,我感觉女儿的言语智能发展一般。女儿到16个月学会独立行走,她是"先会走,后学爬",如果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角度评价,孩子的运动智能也表现一般。而且女儿见到生人就哭,要人家离开,我又为孩子的"交往智能"表现缺失而遗憾!  相似文献   

5.
善待孩子     
"善待我们的孩子,就是善待我们的明天。"有一次,一个宝宝用手指去摸电插座,妈妈发现后又担心又害怕,拿起宝宝的手狠狠打了几下说:"以后不许摸,那是电老虎,会打死人的。"可是当她一离开,宝宝又去摸了。于是这位妈妈拿起尺子狠狠打了孩子。我明白这位妈妈是担心宝宝有危险,可这么做的结果是:宝宝仍会去摸。这就好比一个孩子说了一句骂人的话,原本他不知道此话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的成与败往往会与一些极其小的细节有关系,正所谓细节决定家庭教育的成败。现在,就把这些年来认为关于家庭教育成败,但又经常不被家长重视的几个细节分享给诸位家长朋友:细节一:提前学习下个学期的知识真的利大于弊吗?在一个新的学期开始以前,如果家长过分地让孩子接受新的学期的知识,往往孩子在新学期就会形成上课走神的坏毛病,因为孩子感觉到有"老本"可以吃,而当学习到一些"老本"辐射不到的知识的时候,孩子的学习就开始吃力了。  相似文献   

7.
小小妈最近面对着10个月大的 儿子,总是担心他是不是又生什么毛 病了,会不会因为自己的疏忽贻误了 治疗。小小妈这是"一朝被蛇咬,十 年怕井绳"呀。 半个月前,小小妈发现小小感冒 了,鼻塞、流涕,老是哭闹不止。小 小妈以为孩子只是着了点凉,就没当 回事,自作主张地喂孩子吃了上次剩 下的感冒糖浆。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秋季开学起,上海的小学开始全面推进"零起点"教学。就在这个十一长假前夕,教育部针对小学生的"减负十条"也在广泛征求意见。有人说,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确实,今年开学的一个月以来,我观察到不少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家长颇为焦虑。学校下午2点半以后就放学,又不留作业,孩子大段时间不是白白浪费了?幼儿园说不需要提前学,上了小学才发现自己"上当"了,孩子会不会一上学就跟不上?……  相似文献   

9.
作为水果之乡的孩子,吃苹果就像是家常便饭一样,我班里就有一半以上的孩子自己家里种苹果,每次碰上点心是苹果,他们就会摇着头说:"不想吃。"让我每次都大费口舌,进行一番教育,才勉强把苹果吃下去。瞧,今天的午点是苹果,又有七八个孩子来到我跟前说,不喜欢吃苹果。"不喜欢吃苹果?"我故意装作神秘:"好,把你的苹果送进我的吃苹果  相似文献   

10.
女儿的烦恼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个又一个诸如被同学喊"胖子"这样的小问题,如果这些小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越积越多,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女儿辛迪从小就胖乎乎的,小时候她不太在意,长大后就觉得自己不漂亮了,常常考虑减肥,因此,经常节食、跑步或是喝减肥茶,但都没什么效果。看到  相似文献   

11.
李璞 《母婴世界》2011,(3):50-51
小敏的苦恼:月子里,宝宝一天也没让我们省过心。主要是睡觉问题,每晚宝宝都哭闹。要抱着睡.即使抱着也睡得不踏实.过一会又要醒来闹一闹。本以为熬过了月子就会好.谁知第二个月、第三个月还是差不多.我每天就睡四个钟头左右,都快崩溃了!有时真想把孩子扔床上不管了!现在宝宝五个月,睡得还是不好.  相似文献   

12.
易引玉 《广西教育》2014,(28):65-65
正这学期我任教的是一年级4班,这个班的孩子都是从幼儿园直接上小学,没有学前班的衔接过渡,因此刚开始时大部分孩子的行为习惯不太好。经过任课老师们的团结协作,一个月之后,大部分孩子能适应新环境了,但还是有几个特殊的小家伙总是不那么让人省心,小胡同学就是其中一个"特殊分子"。开学一个月来,我算是见识了小胡同学的"与众不同":上课时坐不住,不认真听课;对教师的教导充耳不闻;攻击行为特别严重,关于他的"诉状"不绝于耳。我苦口婆心地和他讲道理,每一次他都能认错,可一转身又忘得一干二净了;我冷处理吧,他就调皮得  相似文献   

13.
母亲的回忆     
母亲生了七个孩子,只养活了我一个。一年,农村闹瘟疫,一个月里,她死了三个孩子。爷爷对母亲说:"心里想不开,人就会疯了。你出去和人们斗斗纸牌吧!"后来,母亲就养成了春冬两闲和妇女们斗牌的习惯;并且常对家  相似文献   

14.
<正>关于家长"陪读"这件事,恐怕每一位家长都"心有余悸"。从孩子上小学有了家庭作业开始,大人孩子就像被绑上了一架看不见的"战车"——"不写作业,母慈子孝、又搂又抱;一写作业,大呼小叫,又哭又闹。"几乎成了小学生家庭的"日播剧"。甚至,由于家长的"陪读",还会引发学校与家庭的矛盾。家长往往认为,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和老师就应该负责孩子的学习,为什么总要家长督促?学校和老师常常很委屈:一个孩子的  相似文献   

15.
女儿两岁     
一晃,女儿已两岁了. 女儿19个月大的时候,我就把她送进了幼儿园,她奶奶还很不放心,说:"这么小的孩子,不会自己吃饭,又容易被别的孩子欺负,还是我带她,大一点再说吧!"但我还是坚持着把她送进了幼儿园,因为,我想从小就培养女儿的独立意识.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记忆     
母亲生了七个孩子,只养活了我一个。一年,农村闹瘟疫,一个月里,她死了三个孩子。爷爷对母亲说:"心里想不开,人就会疯了。你出去和人们斗斗纸牌吧!"后来,母亲就养成了春冬两闲和妇女们斗牌的习惯;并且常对家里人说:"这是你爷爷吩咐  相似文献   

17.
教育文摘     
低龄儿不宜整日玩具不离手玩具对儿童的智力开发有较大帮助。然而,心理学家指出,低龄儿童不宜过早过多地接触玩具。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把2~4个月的孩子放在一起,不给他们任何玩具,等上二三分钟,这些孩子就会做出相互观察对方的举动,而7~8个月的孩子就会一起玩耍起来。如果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有玩具的话,那情形就大不一样了,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包括坐在对  相似文献   

18.
一缕飘香 《家长》2015,(3):38-40
最近,因为朋友熟人的缘故,我陆续到别人家里见了几个孩子,都是七八岁的年龄。当我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亲子互动的时候,我发现大部分时间根本不需要用头脑去分析,只要把自己"代入"孩子的角色,答案就会自然浮现出来。在这几次的观察中,我在家长的苦恼之事外,发现了一个非常有共性又非常简单的事实:父母和子女的沟通根本不在同一"波段",彼此频率对不上。比如,孩子在跑着玩,还又蹦又跳做鬼脸,这时  相似文献   

19.
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贝儿能变聪明,不希望孩子变"笨",如果希望孩子聪明,首先要知道孩子是如何变"笨"的,这样才能趋利避害,让孩子向聪明的方向前进. 孩子变笨三大原因 永远也赢不了的游戏 如果我们让孩子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难度超出孩子现有的理解能力,但我们又不向他做任何讲解,结果孩子总是不知道该怎么玩,每次尝试都失败,那么孩子的感觉会越来越糟糕,不用别人说,他也会觉得自己很笨. 若是在孩子的生活里,他很少得到"赢"的感觉,最终,他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看起来笨头笨脑又畏手畏脚的孩子.  相似文献   

20.
爱耍小聪明     
郭子 《父母必读》2014,(1):108-108
正5~7岁孩子的各种小伎俩又好气又好笑。当面揭穿?担心伤了自尊心;不管吧,又怕助长了他的侥幸心理。究竟该如何对待呢?孩子越来越有花招了:为了不去幼儿园,就假装肚子疼;为了多看一会儿电视,洗漱时故意磨磨蹭蹭;为了"骗"爸爸给他多吃一个冰激凌,说妈妈在家的时候都让吃两个……瞧,单纯的天使也会耍小聪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