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76~78页。【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扇形统计图表达数据的特点,感知扇形统计图的作用。2.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初步学会扇形统计图的读图方法,并能看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拓展对扇形统计图特点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例1、例2。【教学目标】1.知识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2.能力生成: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判断、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感受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3.智慧感悟:在数形结合中,体会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110~111页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并能根据数据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3.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  相似文献   

4.
黄斌 《江西教育》2023,(22):39-42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04~105页。【教学目标】1.认识折线统计图,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合理解释,并能根据数据信息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2.经历探究折线统计图的过程,感受从具体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3.感受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课前分析】“扇形统计图”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数据处理”第一课时的内容。以往在教学扇形统计图时,我们往往会把重点放在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上,放在对表面数据的分析上,忽略了在调查研究中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忽略了扇形统计图的预测和判断功能,特别是忽略了对绘制扇形统计图背后隐藏的“算法”的感悟,没有充分发展学生的数据意识。依据2022年版课标的要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时,要让学生体会其学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74~76页。【教学目标】1.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按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2.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分析、比较、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3.学生在知识的迁移中学会主动建构,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中感受统计方法对分析问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92-93页。 【教学目标】1.通过摸球、抛正方体等活动,初步体会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2.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76~78页。【课前思考】扇形统计图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报刊上、网络中都能找到,这些都构成了本课数学学习经验的起点。但是,仅有这样的经验是不够的。如何将上述模糊的、直觉的、粗糙的经验,通过必要的数学化处理,使学  相似文献   

9.
拼不等于画     
《福建教育》2009,(8):58-58
【第095题】某地考试有这样一道题:“六年级(1)班有43名同学,期末考试成绩有10人优秀、26人良好、7人合格。请用扇形统计图表示该班学生的成绩。”结果多数学生的扇形图中出现“优秀23.3%”、“良好60.5%”、“合格16.3%”等信息。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的百分比之和能超过100%吗?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本刊编辑部钟建林整理)  相似文献   

10.
【病例】对全校同学们最喜欢的文艺节目情况进行调查,绘制扇形统计图,并提出问题写出答案。 [病症]绘制扇形统计图如右图所示,提出问题如下: (1)喜欢哪种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多? (2)如果有150名学生喜欢小品,那么喜欢相声的有多少人?  相似文献   

11.
吴金根 《江苏教育》2012,(Z3):68-72
【设计理念】1.教材理解。《折线统计图》是苏教国标版第八册"统计"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以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这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且认识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折线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特别在当今社会人们需要适时进行各种信息分析,其价值更加凸显。学习折线统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74-76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6~99页。教学目标: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能直观地反映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特点和作用,会读扇形统计图。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4105页,例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与对比,认识折线统计图区别于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从中获得价值体验。2.结合实例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地分析,能初步进行判断和预测。3.能根据提供的资料,在网格图中有条理地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4.经历数据的整理、分析与表示的过程,培养统计素养和认  相似文献   

15.
第一单元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1.统计表A 认识统计表,明了它的作用。掌握统计表的制作方法。B 会看、会填、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2.统计图A 认识条形、折线和扇形三种统计图,知道它们各自的作用。掌握条形、折线和扇形三种统计图的制作方法。B 会看会制作简单的条形、折线和扇形统计图.  相似文献   

16.
【题目】下面是李村果园今年种植果树情况的统计图。其中,苹果树是174棵。请你根据这幅扇形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前思考】苏教版实验教材《折线统计图》是四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在设计教学过程前,我作了以下思考:(1)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仔细研读课标、教材,本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有以下几点:①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运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  相似文献   

18.
陈莹 《湖北教育》2023,(1):72-73
<正>《扇形统计图》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统计、分析能力,能解决与百分数有关的简单问题,所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相对容易,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发展学生的数据意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此,笔者把教学重点放在扇形统计图的“产生”上,即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合适的统计图,通过多种数据表达方式的对比,领悟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教前思考】 苏教版实验教材《折线统计图》是四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在设计教学过程前。我作了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76~77页。教材简析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统计功能,与扇形统计图一起构成了统计图表知识的整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在于利用扇形面积的大小来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圆)的百分比,因而学习时需要涉及圆、按比例分配和百分数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