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贯彻“科教兴国”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 ,在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中弘扬创新精神 ,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发明协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决定在2 0 0 1年 8月在北京举办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1、参赛人员 :凡开设劳动课、劳动技术课 (简称劳技课 )的中小学在校学生 ,在劳动技术创新作品者 ,均可参加。2、参展作品要求 :(1)劳技教育范围内的发明创新作品 (包括教具、学具 )。(2 )报送作品要填写推荐表 ,附作品介绍材料及资格证明。3、参加展评活动作…  相似文献   

2.
正2012年12月9日,2012全国创新教育峰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与会代表及嘉宾就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开幕式由《发明与创新》杂志社社长肖雪葵主持,总编辑匡建斌致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劳技教育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劳技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坚,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巡视员胡宏伟,湖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姜郁文,平阴县委副书记、县长朱云生,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春光等出席大会并讲话。教育部特聘专家、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劳动技术课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越来越多的省市将劳动技术课列为中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面对新课程、新课标、新理念,多方面共同打造充满活力的小学劳技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教育发展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4.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创造教育研讨会在京召开本刊讯由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主办、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研讨会于10月25日至28日在京召开、来自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教委、北京市教育...  相似文献   

5.
第八次全国中小学 (幼 )创造教育学术研讨会定于今年 9月2 0日左右在厦门市举行 ,由厦门市教育委员会承办。会议主题为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会议期间将进行专题学术研讨 ,评选奖励创造教育先进集体和创造教育先进个人以及创造教育优秀成果和论文。第八次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研讨会将在厦门举行  相似文献   

6.
当今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时代特征明确指出:教育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同时,国家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中学劳技教育的几点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对一些劳技教育开展比较好的学校,尤其是一些重点中学的劳技教育,在进行一般劳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和培养。  相似文献   

7.
2007年7月24日,为期5天的"新新杯"首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暨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活动圆满结束。这次活动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国教育协会联合主办,由上海交通大学等18所大学和相关单位协办,来自全国各地127个代表队的1300余名学生参加。这次活动的举办是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进一步在青少年中普及知识产权,推动我国中小学创新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本次大赛共产生了创新型学生奖、创意方案优胜奖、知识竞赛优胜奖、创新型校长奖等18个奖项。7月24日,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张怀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大赛组委会主任委员姜颖,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林炳辉,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等领导和各界代表共1600多人参加了颁奖大会。会上,10位创新型学生奖获得者代表亿万青少年发表《中国青少年保护知识产权宣言》,决心携起手来,争当创新型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8.
1997年11月24日至27日,由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和山东省创造教育研究会联合主办,山东省泰安市教委教科所承办的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等六届学术研讨会暨讲习班在泰安市召开。参加学术研讨的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专家、学者、教师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共达190多人,参加有关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讲习班的教师则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共计160多人。大会由中国发明协会创造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王群主持;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第一副主任委员、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王宗敏致开幕词;国家教委办公厅…  相似文献   

9.
短讯     
《科协论坛》2010,(11):30-30
中国科协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办公室于11月12日在中国(芜湖)科普展品博览会期间举办"2010年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论坛"。主题是:"公益科普事业与科普产业并举"。论坛由1个主题论坛和3个专题论坛组成。其中,科普展品创新专题论坛由中国科技馆承办,科普音像(影视、动漫)作品创作专题论坛由中国科普研究所承办,网络科普建设专题论坛由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承办。  相似文献   

10.
《学会》2014,(12)
<正>11月20日,以"更好发挥学会在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工作中的作用"为主题的第五期中国科协学会改革发展沦坛在安徽合肥召开。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及其所属学会共18家单位36位代表参加。本期论坛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主办,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承办。论坛分为主题发言和自由研讨两个环节,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办公室主任王晓婷主持。  相似文献   

11.
本刊  许道静摄影 《学会》2013,(12):F0003-F0003
2013年12月2—4日,海峡两岸水土保持技术与循环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农学会立体农业分会2013年会在宁化县召开,此次学术研讨会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宁化县水土保持办公室、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福建省立体农业分会等单位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12.
自2000年开始,由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承办的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已经进入第十七个年头了。十七年来,这个活动坚持创新与实践这个主题,通过电脑作品创作和竞赛活动,为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搭建了学习、创作、展示、交流的平台。十七年来,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悉心指导和广大中小学生的努力下,我国中小学生电脑作品的创作,无论从选题的创意、作品的构思、信息技术的运用,还是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电脑作品创作,也成为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中小学师生信息技能和素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月11日,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办、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承办的“第六届(2007)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暨经验交流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教科所和通辽市教育局承办的第七届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学术研讨会,于8月20日至24日在内蒙古通辽市举行。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他们当中有从事创造教育的实践工作者、理论工作者,还有一贯支持创造教育事业的领导。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研究分会第一副主任委员、天津教科院王宗敏院长致开幕词,他强调我们的教育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解放学生的头脑,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上。而创造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被称为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学劳技教育是素质教学的优秀产物,中学劳技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参与、实践、创新的能力,加大中学时期的劳技教学水平能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铺垫。劳技教学是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劳技教学主要为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劳技课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每一位学生融入愉悦的劳技课堂之中。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但巩固理论知识,更开拓创新思维,在劳技课堂中有很多和实际生活相关联的内容,知识和生活相结合,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图片新闻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8,(4):F0003-F0003
2008年3月28日,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委等单位主办,北京创新研究院、北京创新研究基地、北京市社科联科研工作部承办的“2008·北京区县创新发展论坛——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区县创新和发展”在“亦庄联东研创企业园”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月11日,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承办的“第五届(2006)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暨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8.
岳化一中是湖南省1994年挂牌的首批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劳技教育发明创造学校、航空航天模型竞赛全国先进单位、全国“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基地、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岳阳市青少年羽毛球训练基地。  相似文献   

19.
吕红玲 《科教文汇》2013,(29):185-186
中小学教师办公室文化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的行为,进而影响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为营造更好的教师办公室文化,充分发挥教师办公室文化功能,本文进行必要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正指导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发明协会湖南省科普领导小组湖南省科技厅香港发明协会主办单位全国创新教育活动组委会《发明与创新》杂志社协办单位昂利德(北京)教育科技中心北京达文西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智慧天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