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的象似性是隐喻化的自然结果。语言的象似性可以把语篇的形与意结合起来,使语篇更具衔接性与连贯性。而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原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象似顺序、象似邻近、象似量以及对称象似的角度论述象似性对语篇连贯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玉生 《海外英语》2012,(18):222-223,225
对语言的象似性研究已成为近年语言研究的热点话题,但其主要局限于词汇和句法层面,对语篇层面涉及较少。该文试图拓宽语篇象似性研究的领域,尝试对英语学习与教学中的语篇进行分析,以验证语篇象似性的适用性。这一研究的意义在于发现英语教学语篇中的象似性,提高学生对篇章的理解与掌握。  相似文献   

3.
象似性是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语言学家对语言象似性的研究主要局限于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用典型的象似性原则来探讨、分析语篇的象似性及其认知基础,能使读者更直观、更有效地解读语篇。  相似文献   

4.
象似性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将象似性理论应用于语篇分析、句法层面的研究较多,而将象似性应用于词汇教学的研究尚不多且不深入。文章将词汇象似性划分为语音象似性、词形象似性、结构相似性和家族象似性以及隐喻象似性,并从这五个方面探讨象似性应用于词汇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象似性普遍存在于文学语言之中,对于诗歌语言而言,象似性被强调为制约诗歌篇章结构的原则之一。象似性既是语言的自然属性,也是重要的认知原则,除了作为诗歌的修辞手段以外,它在语言使用中还具有连句成篇的衔接作用,是语篇的隐形衔接手段之一。从语篇层面可以揭示象似性在视觉诗语篇衔接与连贯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热点,其应用体现在语言的词汇、句法及语篇等层面。本文以语言的象似性为基点,着重探讨词汇象似性在英语词汇习得中的使用,目的在于使师生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李振  王雷红 《海外英语》2014,(4):205-206
语篇连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文章用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论述语篇连贯的构建,分析了语篇的对称、心理、数量、距离和顺序象似性原则在语篇连贯构建中的作用,指出象似性是语篇连贯构建的重要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标记象似原则的角度,分析合成词、句法、语篇的象似性及其修辞功能。本文认为标记象似这一新的分析角度能使人们从新的视角去探讨修辞,从而为一些典型的修辞手段找到理据,为教学和研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语言象似性是近年来较受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象似性的应用可以体现在语言的词汇、句法及语篇等层面。目前,将象似性理论应用于句法、语篇分析的研究较多,而将象似性运用于词汇教学的研究尚不深入。从语言本身来看,象似性的表现手段大致可以归纳为语音层、句法层和语篇层。从语言使用过程来看,这三大层面往往相互交织,互为补充,并非相互独立,泾渭分明。因此,象似性可以应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象似性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主要体现在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接近象似性和数量象似性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象似性作为语言的一种特征,不仅广泛存在于语音、词汇和句法层面,而且也存在于语篇层面。从语篇层面来研究象似性,有助于人们更加系统、全面地认知语言象似性理论;从象似性角度来解读语篇,则有助于人们更加形象、深刻地理解语篇的内涵。因此,本文试图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依据,以隐喻为基础,分析隐喻性语篇中的映像象似性、拟象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以及各自在语篇中的文体功能,其目的在于更好地运用象似性理论来分析语言现象,解决语言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汤丹 《考试周刊》2014,(72):31-33
象似性是语言的自然属性,普遍存在于文学语言之中,在诗歌语言中尤为突出。在篇章层面上,象似性具有重要的表意功能,对语篇有衔接连贯作用。文章从顺序象似性、视觉象似性、对称象似性和心理象似性分析象似性和诗歌语篇连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任意性是语言的根本属性,但这种任意性原则不是绝对的。语言意义和形式关系的象似性在语音、词汇、句法及语篇层次都存在。基于语篇的特点和人们的认知心理,连贯的叙事语篇通常遵循时间象似性、空间象似性和焦点象似性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3.
象似性与文学翻译关系密切,当象似性处于活跃状态时,它就成了译者捕捉和把握的对象。与雅各布森的分类不同.Noth.W.将象似性分为语外象似性和语内象似性,拓展了象似性研究的范围,为我们探讨被关注甚少的语音象似性与文学翻译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卢华国  张雅 《培训与研究》2009,26(5):124-126,129
象似性与文学翻译关系密切,当象似性处于活跃状态时,它就成了译者捕捉和把握的对象。与雅各布森的分类不同.Noth.W.将象似性分为语外象似性和语内象似性,拓展了象似性研究的范围,为我们探讨被关注甚少的语音象似性与文学翻译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李瑾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5):134-137
象似性(iconicity)是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典型的象似性原则出发,揭示象似性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层面的普遍存在.从象似性的视角看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有助于形式和内容的相互彰显,有助于形式附加义和示意效果的传递与强化.同时揭示以典型的象似性原则为基础的篇章层面的语篇与连贯的象似性能为有效地解读文本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语言任意性原则长期占据着结构主义和形式语言学的统治地位.但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语言的象似性研究成为研究的热点.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法结构跟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有着相当程度的对应或象似性关系,对象似性问题的研究成为语言任意说的有力补充.从语篇展发的角度,通过语料分析,可以看出语篇的象似性是语篇视角在语篇构建时的具体表现,它对于语篇的逻辑理解和组织连贯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尹雅丽  林莹 《文教资料》2006,(23):111-112
迄今为止,语言学界对语言象似性的研究主要局限在语音﹑词汇和语篇层面,对诗歌涉及甚少。本文试图用象似性的理论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诗歌的象似性,即诗歌象似性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段及其文体功能,旨在揭示它们的象似理据性。  相似文献   

18.
蔡思思 《海外英语》2011,(8):134-135
象似性是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已经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语言学家们从词汇、句法、语篇、语用等方面分析了语言象似性特征。其中,英语词汇本身具有很高的象似性特征。该文主要从词汇的语音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重叠象似性,标记象似性,以及对称象似性的特点方面分析,探析其对少儿英语教学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说明文的象似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使得对语言象似性的研究成为语言研究的热点。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的结构跟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有着相当程度的对应或象似性关系,这一点成为对语言任意说的有力补充。这篇论文主要通过对说明文展发过程的分析,阐释语篇的象似性是语篇视角在语篇构建时的具体表现,它对于说明文的逻辑理解和组织连贯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婧 《考试周刊》2010,(10):31-32
象似性是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象似性不仅存在于语音、词汇和句子层面,还存在于语篇层面。而语篇层面的象似性主要表现在语音、形状、数量、序列、标记等方面。本文应用象似性理论来重点分析语篇层面的顺序象似及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