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常分娩     
081637不同分娩镇痛方法对母儿的影响/王红霞…∥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9).—697~698目的:探讨笑气(氧化亚氮)吸入与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2003年5月~10月在深圳市南山妇幼保健院住院的单胎、头位、足月临产的初产妇,行笑气吸入镇痛120例,行低浓度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150例,并与同期未使用镇痛药物单胎、头位、足月临产分娩的初产妇100例进行对比。分别观察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笑气吸入和硬膜外阻滞镇痛的镇痛有效率分别是83.3%和97.3%;笑气组活跃期为(2.45&;#177;1.39)h,与硬膜外组(2.89&;#177;1.48)及对照组(2.96&;#177;1.49)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笑气组第二产程为(0.69&;#177;0.42)h,与硬膜外组(0.84&;#177;0.48)h及对照组(0.87&;#177;0.46)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3组阴道助产率分别为4.2%、3.0%、4.7%,剖宫产率分别为28.3%、32.0%、2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3组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0.6%、...  相似文献   

2.
081658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联合氯米芬或来曲唑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疗效比较/刘红…∥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8,9(5).—339~342目的:探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氯米芬(CC)、HMG和来曲唑(LE)+HMG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7年12月至2008年5月期间在我中心就诊的114例PCOS妇女的114个宫腔内人工授精(AID)周期分为3组:CC+HMG周期组38个周期,HMG周期组38个周期,LE+HMG周期组38个周期。分析比较3组的年龄、血清T水平、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肉注射日(HCG日)平均卵泡直径(MFD)≥14mm的卵泡(成熟卵泡)个数、平均卵泡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HCG日单优势卵泡发育成熟百分率、HMG用量和周期妊娠率。结果:CC+HMG组、HMG组和LE+HMG组患者年龄和血清T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gt;0.05),CC+HMG组HCG日成熟卵泡个数为(2.9&;#177;1.6)个,明显多于其他两组[HMG组为(1.6&;#177;1.0)个,LE+HMG组为(1.9&;#177;1.2)个],差异有显著性(P&;lt;0.05),而内膜厚度较其他两组薄...  相似文献   

3.
妇科肿瘤     
081666介入治疗前后宫颈癌组织局部肿瘤细胞Th1/Th2类因子表达动态变化的研究/陈莉婷…∥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17(7).—522~524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1例宫颈癌介入治疗前后标本IL-2、IFN-γ和IL-4的表达率及表达强度。结果:介入前,介入治疗后第7天及介入治疗后第14天,IL-2表达率为19.05%、85.71%、19.05%;IFN-γ表达率为28.57%、90.48%、38.10%;IL-4表达率为57.14%、76.19%、28.57%。各项指标3个时间点两两比较,介入前与介入后14天差异无统计学(P&;gt;0.05),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1)。结论:介入治疗能有效地逆转癌组织局部肿瘤细胞Th1/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强肿瘤局部免疫。表2参5(周继铭)081667维吾尔族宫颈癌基因组差异表达基因的层次聚类分析/刘开江…∥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17(7).—513~516收集行宫颈手术切除的标本,分为南疆维族妇女宫颈鳞状细胞癌标本7例(A组),非宫颈病变宫颈手术标本4例(B组),用21522个基因的Oligo芯片,经洗片、扫描、软件处理后,分析宫颈癌和正常宫颈标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的原因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孕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281例羊水过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抽取281例同期羊水量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羊水过少高发于37~39+6孕周,占73.3%(206/281)。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FGR)、初产妇是羊水过少相关因素(P&;lt;0.05)。羊水过少组出现胎儿宫内窘迫、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转科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5),羊水过少组新生儿出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1)。B超对羊水量的估计准确率达90.4%(254/281),是发现羊水过少简单实用的方法。结论:羊水过少对母婴有不良影响,确诊后应及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5.
081641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对再次剖宫产的意义/李学和…∥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9).—568~569目的:探讨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对再次剖宫产术的意义。方法:对2007年1~12月该院再次剖宫产病例在术前均行B超检查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其中瘢痕厚度&;gt;3mm组60例,瘢痕厚度≤3mm组26例,对病例的术前宫缩情况、术中出血量、缩宫素总用量与产后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再次剖宫产孕妇B超检查子宫下段瘢痕厚度≤3mm组在术前宫缩、产后出血发生率、缩宫素总用量上与&;gt;3mm组孕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术前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对再次剖宫产术中的处理有指导意义。表1参3(原文摘要)081642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罗青…∥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8,16(8).—486~488对收治的197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经腹部超声(TAS)和经阴道超声(TVS)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确诊率。结果:197例中75例经TAS检查诊断62例,阳性确诊率82.3%;72例经TVS检查诊断65例,阳性确诊率90.3%;50例经TA...  相似文献   

6.
不孕不育     
081614FSH/LH值与控制性超排卵中卵巢反应性关系的临床研究/冯玉蓉…∥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8,16(9).—562~564将接受治疗的不孕症患者309例共336个周期,分为超排卵治疗不反应组(34个周期)、低反应组(59个周期)、正常反应组(243个周期),比较3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以及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后FSH、LH水平,促性腺激素(Gn)的用量等。激素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结果:不良反应组的FSH基础值为(9.9&;#177;4.9)U/L,分别与低反应组的(8.1&;#177;5.1)U/L及正常反应组的(6.6&;#177;2.5)U/L比较,差异均显著(P&;lt;0.05)。不良反应组的FSH/LH基础值为2.8,分别与低反应组(2.1)及正常反应组(1.5)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lt;0.05)。使用GnRHa启动日不反应组FSH/LH比值为5.1,低于反应组的4.1,两者与基础水平比较均有明显增高,而正常反应组增高不明显。结论:GnRHa降调节后,FSH/LH值可用于预测卵巢对Gn的反应性而作为判断控制性超排卵结果的预测指标。表2参11(周继铭)081615同周期同胞卵研究...  相似文献   

7.
异常分娩     
081638血清肌酸激酶及同工酶在胎盘植入中的诊断价值/陈宏霞…∥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9).—686~687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测定在胎盘植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测定33例正常产妇及85例临床疑诊胎盘植入产妇血清CK及同工酶。结果:胎盘植入产妇31例血清CK水平为(143.1&;#177;28.5)U/L,其中MB13%,MM87%,BB未测出,胎盘粘连产妇26例血清CK水平为(76.3&;#177;25.4)U/L,其中MB4%,MM96%,BB未测出;其他产妇38例血清CK水平为(69.3&;#177;24.4)U/L,其中MB5%,MM95%,BB未测出。正常产妇33例血清CK水平为(68.4&;#177;24.4)U/L,其中MB4.5%,MM94.5%,BB未测出。胎盘植入组产妇血清CK水平明显高于胎盘粘连组、其他产妇组和正常产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且其中MB型所占比例明显升高,各组BB型均未测出,以CK活性为96U/L作为诊断胎盘植入的界值,敏感性为91.3%,特异性为89.0%,阳性预测值83.8%,阴性预测值96.9%。结论:测定血清肌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抑制素B(INHB)、窦卵泡数检测值在预测高龄不育妇女卵巢储备功能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50例年轻健康人群中月经正常的育龄妇女及50例高龄不育妇女血清抑制素值,采用(经阴道和腹部联合)超声检查方式对所有研究对象卵巢的体积、窦卵泡数、卵巢皮质血流情况进行测量,对卵巢储备功能进行监测。结果:血清中抑制素水平检测值正常妇女组为(71.12&;#177;29.23)pg/ml,高龄不育组为(13.67&;#177;9.23)pg/ml,统计学分析示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正常组窦卵泡数&;gt;15,高龄不育组&;lt;10,两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NHB水平是反映卵巢储备功能的直接指标,较促卵泡成熟激素(FSH)、E2和FSH/LH(促黄体激素)比值更早期、更敏感;对预测卵巢储备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窦卵泡计数也是反映卵巢储备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终止早早孕的临床新法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早早孕诊断且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48例,在超声引导下采用胚胎移植外套管(软管)外置20ml注射器抽吸妊娠物,终止早早孕。另选100例药流终止早早孕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完全流产率、疼痛、出血量、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等。结果:两组疼痛、出血量、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吸胚组较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lt;0.001),完全流产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gt;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软管抽吸妊娠物终止早早孕的操作简便、器械简单、安全有效、无痛苦、轻损伤、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终止早早孕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妇科手术     
08167185例子宫切除术后排尿、排便和性功能的研究/王利晓…∥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7).—412目的:评价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排尿、排便和性功能问题。方法:对85例因妇科良性疾病而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术式不同分为经腹子宫切除术(TAH)45例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VH)40例两组,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进行调查问卷,观察泌尿道、肠道功能和性功能的变化。结果:子宫切除术后3月,患者便秘、性交中阴道干涩、阴道短或狭窄、性交痛以及对性生活不满意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随访至术后12月,尿急、尿失禁、近期无性生活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术后TAH组与TVH组的近期无性生活、少或无性交、性交无高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从长远来看,子宫切除术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泌尿道、肠道功能和性功能无负面影响。表3参8(原文摘要)081672不同术式大子宫全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王海波…∥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7).—532~534目的:评价大子宫经腹全子宫切除(TAH),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TVH),腹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门诊前来人工流产的早孕未产妇女并确诊为单一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予中药阴道冲洗,克林霉素栓塞阴道,一日一次,7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单用克林霉素栓。结果:中西结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效果显著优于单用西药治疗(χ2=7.22,P&;lt;0.01),复发率也明显降低(χ2=5.26,P&;lt;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士兵对艾滋病(AIDS)的认知及相关态度。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采用现况调查方法。结果:针对不同学历新兵的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一道题答对率,三道题答对率,全答对率都有统计学差异(P&;lt;0.05),且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四道题答对率有统计学差异(P&;lt;0.05);在对AIDS感染者和患者的态度上,认为远离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不与他们接触所占比例为24.08%;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途径前三位的分别是:电视、报刊、书籍,获取途径最少的是咨询服务。结论:有必要在部队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士兵对AIDS的认知及相关态度,同时分析其相应的多种相关因素,为军队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及AIDS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采用现况调查方法。结果:Logistic回归显示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得分和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径数有差异(P&;lt;0.05)随着获取途径增多,得分在逐渐提高;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得分和学历有差异(P&;lt;0.05),高中学历者的得分要高于大专和初中学历者;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存在歧视态度的人,艾滋病传播途径得分相对较低;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径半数在4种及以下,获取途径比较单一。结论:有必要在部队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同时有针对性和普遍性地搞好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面向不同人群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培训内容和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混合痔术后应用除湿止痒洗液薰洗坐浴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用除湿止痒洗液薰洗坐浴,对照组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观察术后肿胀、疼痛、出血、瘙痒、伤口愈合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lt;0.05)。结论:应用除湿止痒洗液薰洗坐浴能显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抑菌、消炎、止痛、止血、利湿、止痒、消肿、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异常妊娠     
081631PPARγ不同配体对LPS诱导人滋养细胞炎症细胞因子的调节/李淑娟…∥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17(7).—510~512为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的天然激动配体15-脱氧-Δ12,14前列腺素J2(15-d-PGJ2)和合成配体Troglitazone对人滋养细胞白介素(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分泌的调节及其可能的机制。以细菌脂多糖(LPS)刺激体外培养的滋养细胞作为炎症细胞模型,细胞经10mg/L的LPS与30μmol/L的15-d-PGJ2和Trogli-tazone单独或联合处理,培养6h后收集上清,通过ELISA定量检测IL-6、IL-8和TNFα的分泌,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处理后细胞核因子(NF)-B蛋白活化的变化。结果:滋养细胞经15-d-PGJ2和Troglita-zone处理后,LPS诱导的IL-6、IL-8和TNF-α分泌,分别下降97.53%,93.10%,90.62%和92.68%,73.85%,91.80%,差异均有显著性(P&;lt;0.05),且15-d-PGJ2可抑制NF-B蛋白活性,而Troglitazone...  相似文献   

16.
081623封闭式拉细麦管法玻璃化冷冻保存人类早期胚胎的临床结果观察/童先宏…∥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17(8).—613~615,619该文作者在早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用自制的封闭式拉细麦管冷冻保存的人类早期胚胎,一共复苏了151个周期,464枚胚胎,丢失胚胎27枚,胚胎存活率88.79%(388/437),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21.77%(32/147),种植率9.52%(36/378),流产率12.5%(4/32),诞生18例健康婴儿。IVF组、ICSI组、IVM组三种助孕方式获得的胚胎解冻后的胚胎存活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均无差异(P&;gt;0.05)。冷冻前胚胎质量对解冻后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有明显的影响。当移植至少一枚Ⅰ级或Ⅱ级胚胎时,其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分别是28.72%和12.02%和0%,流产率低于常规的新鲜胚胎移植流产率。作者认为,与采用Cryoloop和Cryotip为装载容器的玻璃化冷冻方法相比,该法的临床妊娠相近,但避免了液氮潜在的污染,是冷冻早期胚胎理想的方法。表3参12(周继铭)081624两种短效曲普瑞林降调节方案诱发排卵效果比较/裴莉…∥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17...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了解诸暨边远山区已婚妇女的健康状况,尤其是生殖健康方面的现状,我们专门组织进行了以山区已婚妇女为对象的生殖健康调查,设计了相关内容的调查问卷,赴赵家、东和、马剑、岭北等山区镇乡实地调查了2997名已婚妇女。同时,对已婚妇女进行了生殖健康宣传以及包括常规妇检、宫颈刮片、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红外线乳腺检查和重度宫颈炎者做液基细胞学薄片检测(TCT)等。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供有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需求服务作参考。1概况这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年龄在30~49岁之间的已婚妇女(占总数的72.7%),一部分是初中文化(占50.6%),另一部分基本上是小学毕业(占49.4%);诸暨籍为主(占93.7%),主要是在山村务农(占97.7%),家庭经济收入并不高(家庭年人均收入1万元以上只占28.9%),现有一个小孩子的较多(占55.0%);平常较少去医院等机构看病,更少去健康检查,对自己身体健康情况知之甚少,去医院看病最担心经济上承受不了,非常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多组织健康普查。在这次调查的同时,我们还组织了生殖健康体检,结果发现患有不同生殖系统方面疾病的共1290人,占43.0%;发现生殖系统方面疾病的阳性体征多达1...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推广宫内节育器(IUD)避孕以来至今已30多年。目前已有成千上万的妇女进入绝经期,而绝经妇女取器困难成为临床上的棘手问题,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降低,生殖道萎缩宫口紧闭,给取器带来困难。近年来本站采取取器前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改善生殖器官的条件,减少了取器者的痛苦,提高了绝经后妇女取器成功率。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以来本站门诊自愿要求取器,绝经3年以上妇女60例,年龄53~68岁,置器年限17~36年,绝经时间4~17年。1.2术前查体心肺功能正常,无贫血及造血系统疾病,肝肾功能正常,B超:宫内见到IUD,子宫附件无异常,宫颈防癌刮片无异常,无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应用禁忌证。1.3给药方法60例患者均于术前1周顿服米非司酮75mg(上海华联制药公司生产,25mg/片),取器前2h口服米索前列醇(澳大利亚Searle公司生产,200ug/片)400ug行常规取器。2结果60例患者均一次取器成功,其中未用扩宫棒即顺利取出47例,用扩宫棒扩至5号顺利取出13例。IUD取出时形态基本正常24例,发生变形的26例。取器时感觉IUD嵌顿,剪断后用血管钳拉直取出1...  相似文献   

19.
人工流产     
081613微型吸管加宫颈表面麻醉用于早早孕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研究/董冬梅…∥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7).—409~411探讨微型吸管加宫颈表面麻醉用于早早孕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早早孕妇女分成3组,每组100例,分别采用微型吸管加宫颈表面麻醉法、传统人工流产术及药物流产3种不同方法终止妊娠,观察3组流产过程中腹痛情况、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及完全流产率等指标。结果:微管组与传统人工流产组相比,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在术中疼痛程度、术后出血时间方面同传统人工流产组及药物流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完全流产率达100%,未发现并发症。结论:微型吸管加宫颈表面麻醉法终止早早孕,简便易行,手术时间短,疼痛程度轻,术后出血时间短。表5参4(原文摘要)人工流产  相似文献   

20.
081660子宫内膜异位症差异蛋白组学分析/张立会…∥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9).—699~700目的:用蛋白组学技术进行正常的子宫内膜和异位的子宫内膜的差异蛋白质表达谱分析。方法:2006年10月至2007年6月在该院妇产科采用一维电泳和液质联用的方法对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和异位子宫内膜进行蛋白组学分析。结果:对一维电泳中的3条差异条带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出14个蛋白,它们在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上调。结论: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这些鉴定出的蛋白可能发展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的标记分子。表1参6(原文摘要)081661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浆及组织中骨桥蛋白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靳卫国…∥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17(8).—597~601检测了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组织中的有关表达。结果:①异位内膜骨桥蛋白(OPN)主要分布于腺上皮细胞膜,阳性(~)表达率与在位内膜相似,明显高于对照组内膜(P&;lt;0.01),异位内膜细胞大多受挤压萎缩,缺乏典型的周期性改变;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异位内膜胞浆染色呈棕色颗粒,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