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在苏北根据地的日子里,陈毅军长在戎马倥偬中常常偷闲下围棋。据当时在新四军抗大总分校工作的干部姚耐同志回忆,一九四二年,他在盐阜区的东坎参加总分校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时,陈毅同志到会讲话。会议休息期间,陈毅同志听说姚耐同志围棋下得好,就找姚耐下棋。姚耐同志说:“陈军长,我的棋下得不好,向首长请教。”陈毅同志笑着说:“不要谦虚嘛,官教兵,兵教官嘛,在围棋方面,我还要向你学习呢!坐,坐,咱们下一盘。”  相似文献   

2.
段祺瑞下围棋北洋军阀头子段祺瑞很喜欢下围棋,长期养了一批棋手陪他下棋和当棋艺顾问。当时江南有名的棋手潘朗东和顾绥如(顾是最初在天津英租界公园发现和培养吴清源这个天才的“伯乐”,解放后曾在上海棋院任职)也是其中之一。段祺瑞自视为围棋高手,下棋只想赢不愿...  相似文献   

3.
从接触围棋开始,就听不少人说过:下围棋的女孩子少,美女更少,而网络上会下棋的美女更是少之又少。还抱着这个想法的棋友们,这个说法早就过时啦!围棋吧平时就活跃着不少有才有貌的美女哦,今天我们就介绍围棋吧中几位颇有特色的美女棋友,并和她们一起祝贺大家新年快乐!  相似文献   

4.
余男 《健身科学》2014,(4):20-21
熟悉金庸的人都知道他最大的爱好就是下围棋。这个爱好在很大程度上跟他的成长环境相关:他的家乡海宁便是围棋之乡,清代围棋四大家中就有两位(范西屏、施襄夏)出自海宁。金庸有一次回忆称他小时候江浙一带的围棋之风很盛,“每一家比较大的茶馆里都有人在下棋。中学和大学的学生宿舍中,也经常有一堆堆的人在围着看棋”。金庸的祖父也极爱下棋,当时家中有一个小亭子,  相似文献   

5.
围棋的乐趣     
金万树  刘婧 《围棋天地》2006,(18):80-84
大家在下围棋的时候最开心的事是什么呢?虽然下棋能带给大家很多乐趣,但是最让人激动的应该是赢棋的那一瞬间吧。然而要取得最后的胜利往往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样包含着很多的乐趣,而且也并不亚于胜利的喜悦。我们这次推出的专题《围棋的乐趣》,将会与大家一起来分享在职业棋手的实战中蕴含着的一些有趣的围棋知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下棋趣事     
我原来一直比较喜欢下象棋。小时看大人下棋一看就是大半天,连饭都顾不上吃。到了初中时我和哥哥己打遍全村无敌手。上大学时看见电脑老师和一个同学在下围棋,觉得是雅事,便丢下象棋迷上了围棋。我现在也无法理解当时那一种痴迷。我不多的一点业余时间都给了围棋。校图书馆有的围棋书  相似文献   

7.
余岢 《上海集邮》2013,(4):35-35
琴棋书画,是为中国古代四大艺术。其中之"棋",古人专指围棋,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广为流行,至今已有二千余年历史。东汉桓谭《新论》:"世有围棋之戏,或言兵法之类。"可见围棋虽归属于艺术、体育,却是研究如何争夺地盘,围死敌人的军训"利器"。"弈"是指下棋,下一切棋类。而那时的人们,称"弈"是专指下围棋,又称"行棋"。又因围棋棋  相似文献   

8.
品“弈”     
弈,造字者专为围棋造的字,妙极! 专为围棋造的?有根据吗?有。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弈,围棋也。”《新华字典》说,弈只有两个解释:1,古代称围棋;2,下棋。意思就是,作为名词,弈指围棋;作为动词,弈指下围棋,都只与围棋有关,除此以外,没有别的意思。当然,你有无穷大的权利嘲笑,这样的理解“不会举一反三,很不与时俱进”,然而,我有近乎零的义务替造字者说一句“可爱的实话”:问那个年代,象棋、军棋、跳棋——“是何东东”?  相似文献   

9.
彭宝瑞 《围棋天地》2008,(3):103-103
本人是个围棋迷,自从接触了围棋以后,就觉得其它的棋类简直就不值得一提。因为喜欢,所以就希望周围下棋的人能有更多,可是我发现下围棋的人还是太少了,因此我说围棋并不算流行。所谓的流行,是指棋迷的相对数量以及社会的关注度和知晓程度。从世界来讲,围棋人口大部分在亚洲,亚洲又集中在中日韩三国,实力也最强。而中国又集中在北京等大城市,而北京又集中在很少的一部分人群当中,只能说是形成了一些小圈子。  相似文献   

10.
在范曾先生的画中,常常见到,在一棵大柳树或者大松树下,有一老一少在下围棋。 可能在画家看来,没有白发苍苍的老者,就不能让人感到围棋的深奥古朴,围棋的博大精深。而没有孩子,没有天真无邪的神情,又难让人联想到围棋的敏锐和流动的神  相似文献   

11.
围棋历史用语 为了使诸位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在此,解释一下现代的人们不太熟悉的、有关江户时代围棋制度的相关用语。 四家家元 庆长十七年(1612年),家康曾向下围棋和将棋的人  相似文献   

12.
感觉与计算(下)王铭琬九段:问一个唐突的问题,你为什么下围棋呢?怎么样,回答不出来吧。我曾经思考过我为什么下围棋。答案就是因为围棋太有趣了。那么围棋为什么这么有趣呢?  相似文献   

13.
吉小冬乃抗日名将吉鸿昌的嫡孙,他喜欢下围棋,却很少看到他有空下棋,他要下活的棋,那就是要重新开发云南大理苍山旅游资源,打造苍山旅游的一盘大棋。近年来,他举办的几次豪华型围棋活动已成为棋界津津乐道的话题,使苍山成为围棋圣地的梦想初步实现。苍山围棋圣地到苍山旅游,坐感通索道,穿行于苍山的层林之上,云雾之间,俯瞰碧溪飞流直下,飞珠溅玉的同时,苍山的新景点——珍珑棋局渐  相似文献   

14.
没有文字,黑子、白子不分“高低贵贱”,可随意往棋盘的空点上放,构成了围棋“易学”的基本条件。现在,五、六岁的小孩学围棋已很普通,小学、幼儿园上“围棋课”的也屡见不鲜,但在围棋升温的同时,这个“大潮”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孩子们该怎样学围棋?不会下围棋的家长怎样指导孩子下围棋?下面根据我多年的少儿围棋教学经验向一些年轻的家长们提出几点建议,也许有助于带孩子学好围棋。  相似文献   

15.
你了解刘世振吗?今年的新人王。 以前没有什么成绩的他的确很难引人注目。但你细心留意的话,看看每年公布的棋手等级分,你就会发现刘世报一直在缓慢地积蓄力量,向前挺进。然而多年以来没有头衔的棋手生涯也曾让他颇为烦恼,不过付出总有回报,喜获新人王的刘世振谈到过去时,说得更多的不是辛酸,而是有幸能成为棋手的一种喜悦。 为笔者 恭喜获得新人王,先为读者介绍一下自己的学棋历程吧。 刘:谢谢,谢谢。我学棋说起来也属偶然,并不是从小父母就想让我下棋。大概是在5岁的时候吧,无意之中我看到舅舅在下围棋,我当时也不知道围棋…  相似文献   

16.
那些老照片     
十三 《围棋天地》2011,(6):M0001-M0002
“老照片老故事”的征集,应该感谢棋迷网的磨刀石网友.是他贴出的一张老照片引发了我们这样的念头。我们这些下围棋的人.我们的下围棋的亲人和朋友们,与围棋一同走过了那么长的岁月.而暮然回首,我们会发现.所有曾经留下的痕迹都是财富.而且这财富甚至还超越了围棋。  相似文献   

17.
《围棋天地》2010,(22):17-17
围棋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是从棋盘上关怀下棋的和不下棋的人们的人生。这已经是真正了解围棋的人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18.
QQ的围棋水平有多强?这个问题估计会让很多纵横于网络之间的围棋高手嗤之以鼻——那是下围棋的地方吗?大约是在三年前吧,我曾经作过一个QQ围棋的介绍,对这样具有影响力的网络平台推出围棋游戏表示欢迎的同  相似文献   

19.
围棋与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去年初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学校开展“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三项棋类活动的通知,为棋类运动大举进学校拉开帷幕。围棋是我国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相传有五千年的历史。杨振宁博士称围棋是:“人类最佳的智力游戏。”陈毅元帅曾题词:“纹秤对坐,从容谈兵……棋虽小道、品德最尊。”在日本棋院更是把围棋“得好友、得人和、得教训、得心悟、得天寿”列为围棋的教育大纲,日本的围棋五得也深受中国棋界的推崇。一、围棋在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1.围棋能陶冶情操,广交朋友,改善人际关系。下围棋需要静、…  相似文献   

20.
孙心圣 《围棋天地》2002,(10):44-46,48
我1983年接触围棋,当时我在一所中学工作。虽然爱上围棋,但由于周围的人几乎没有会下围棋的,所以平时很少对弈,棋力也不见长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