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耀辉 《文化学刊》2009,(1):160-166
《通俗常言疏证》是清代的一部别具特色的俗语专著,也是一部民俗语言专著,收录了载干典籍和各地流行于人们口头的俗语近6000条,在俗语辞书编纂中以资料丰富而著称。《通俗常言疏证》中辑录了大量的民俗语汇,本文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所辑录的这些民俗语汇进行简论。  相似文献   

2.
《增订雅俗稽言》是一部"稽考与诠释常言俗语"的辞书,该辞典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五花八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俗语辞书。"尽管编纂《四库全书》的馆臣们对此书颇有微辞",但该书的应用参考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增订雅俗稽言》中包含了大量的民俗语汇、谚语、俗语,这些俗语对古代民俗风情的研究有重要价值。本文试从《增订雅俗稽言》作者、其书、民俗语汇分类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简要地对《增订雅俗稽言》中民俗语汇进行分类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明清俗语辞书在中国辞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常谈考误》作为明代一部以民俗语汇为研究对象的重要专著,在记录和保存民俗语汇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尤其是作者在分析民俗语汇过程中所体现的超前的民俗语言学分析意识,具有令人敬佩的进步意义。作为一部明清俗语辞书,对后世俗语辞书乃至当代大型语文工具书的编纂,具有不可忽视的拾遗补缺作用。  相似文献   

4.
明清俗语辞书在中国辞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常谈考误》作为明代一部以民俗语汇为研究对象的重要专著,在记录和保存民俗语汇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尤其是作者在分析民俗语汇过程中所体现的超前的民俗语言学分析意识,具有令人敬佩的进步意义。作为一部明清俗语辞书,对后世俗语辞书乃至当代大型语文工具书的编纂,具有不可忽视的拾遗补缺作用。  相似文献   

5.
傅瑜琴 《文化学刊》2011,(2):138-143
《俗语典》是20世纪20年代初的汉语俗语类辞书,它所收录的条目非常丰富,文献资料的征引十分广泛,是一部对俗语进行"求典"、"寻根"的著作,极其具有历史价值,对其后的汉语俗语类工具书的编纂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俗语典》中的民俗语汇繁富,为民俗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  相似文献   

6.
李俊玲 《文化学刊》2011,(5):113-118
《燕在阁知新录》系清朝康熙年间王棠所著。该书作为一本笔记体俗语辞书,目前尚未被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从书中所辑录的大量条目及其内容来看,该书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特别是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俗事象,是考察和探寻古代先民物质生产生活、精神生活等内容的有力语料来源。  相似文献   

7.
韩佳琦 《文化学刊》2008,(4):109-114
《俚言解》为明代陈士元所著,该书收录了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条目二百八十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俚言解》尤以考证俗语词源为首要,同时从民俗形态、民俗事象或民俗要素来追溯语源,考释其语义生衍流变和所相关联的文化内涵、文化背景,这是一种具有比较广泛应用前景的民俗语源方法。本文通过对其进行民俗语言学研究,同时把条目本身与生活背景紧密联系起来,力图对辞书的民俗语言学视角研究抛砖引玉,做了一些筚路蓝缕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李淼 《文化学刊》2011,(4):144-149
根据现代语料库的定义,结合汉语俗语词辞书自身的特点,讨论了建设汉语俗语词辞书语料库的目的和详细的建设方法。使汉语俗语词辞书语料库在珍稀古籍文献的专书研究与整理;俗语、俗语词的综合与分类研究;编撰汉语俗语词辞书等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家佶 《文化学刊》2008,(4):103-108
《目前集》是明代名人笔记,该书收录670余个条目,具有珍贵的民俗语言学研究价值。笔者对其进行民俗语言学研究,稽考民俗语汇的百科性及修辞心理的运用。《目前集》的存在为研究明代以及明代以前的历史和民众日常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虽然《目前集》是名人笔记体的准辞书,并且体例结构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对于同时代的辞书编纂,尤其是对后代辞书的编纂体例及词源考辨上都有内在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董丽娟 《文化学刊》2008,(6):105-111
《通俗编》是清代前期著名的汉语俗语类著作,它不仅打破了传统经学的束缚,广泛征引野史笔记等,对其后的汉语俗语类工具书的编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还保存了许多史料,对研究乾嘉年间杭州及各地的风俗民情等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谚原》是方以智先生《通雅》中的一篇,它以方言俗语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因声求义的方法探求方言俗语的语源,为我们今天对方言俗语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独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秕言》是明代的一部俗语辞书,其中辑录了大量的民俗语汇。这些质朴的民俗语汇生动再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了解先人生活的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本文对《秕言》中民俗语汇的编纂特征进行了分类研究,旨在让这部明代学术笔记更好地进入大家视野。  相似文献   

13.
张殿典 《文化学刊》2008,(5):166-173
《里语征实》是一部流行于民间的以俗语为辑录对象的准辞书,它为我们今天的民俗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线索。以《里语征实》所收录的民俗语汇为语料,运用民俗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将其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研究本书语汇与民俗文化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有利于从多个角度对本书的民俗语汇进行分析,展示本书民俗语汇的独特风貌及其与民俗文化的血肉联系,且对发掘隐藏在民俗语汇背后的民族文化心理、地方文化心理等方面的要素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于琴 《文化学刊》2011,(3):144-150
民俗语汇是指各种反映民俗事项或涵化民俗要素的语汇,它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工具,也是考察民间文化最生动、最活跃的语料实证。《秕言》作为明代一部俗语辞书,辑录了大量的民俗语汇,对《秕言》中所收录的民俗语汇分类研究,旨在梳理和揭示其蕴藏的丰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妍 《文化学刊》2011,(2):133-137
我国对俗语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作为清代笔记类俗语杂书,《言鲭》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共收录词条280个。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并没有任何论述从民俗语言学角度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研究。基于此,本文以《言鲭》中所收词汇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其中蕴涵的大量民俗语汇从民俗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来探讨《言鲭》的意义、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陈原长达60年的出版实践中,辞书出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他或深或浅或短暂或持续接触的影响较大的辞书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源》(修订本)、《汉语大词典》、《英华大词典》等,在当代辞书的组织规划和落实工作中,他实践着"洋为中用"的词典编纂方针;他为专科词典和语文词典作序,积累了丰厚的语言学素养。陈原以开放的眼光探索辞书编纂理论,使其社会语言学研究在方法论、重点研究对象和语言材料三个方面有所创新,从而奠定了他社会语言学家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点校叙《俚语证古》是丁惟汾先生《诂雅堂丛著》之一,它以方言为研究对象,采用音转原理探求方言词语的渊源,本文是其卷十四的部分内容,本卷是对日常生活口语中具有鲜明方言土语特征的俗语的训释,体现出以雅证俗,以今言证古语的特点,这一卷位于此书的最后一个部分,其收词很多,占到全书的20%。它其中保存了大量仍具有生命力的方言俗语,如丁个、单崩、趣黑、当戈、拉到等等,这些都为我们研究民俗语汇提供了难得的语料资源。  相似文献   

18.
《俚语证古》是丁惟汾先生《诂雅堂丛著》之一,它以方言为研究对象,采用音转原理探求方言词语的渊源,为我们今天探索俗语学提供了极其珍贵而又极为有限的资料和线索。  相似文献   

19.
《三体》系列科幻小说的成功译介备受关注,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译者采取何种策略翻译其中承载中国语言文化特色的俗语,这能反映译者的翻译风格,并为译介我国文学作品提供参考。本文通过语料库研究方法,以刘宇昆翻译的《三体》系列第一部作品The ThreeBody Problem为研究对象,使用定性和定量方式探索分析译者俗语翻译策略。统计结果表明,译者更倾向于采取归化翻译策略。对于汉语中较为生动形象、易于让英文读者产生同类联想的俗语,译者则多采取异化翻译。  相似文献   

20.
李光庭的《乡言解颐》记录京津地区的乡言俗语,同时涉及到了清乾隆、道光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民俗风情,对研究清代京津地区的方言俗语、社会生活史、风俗史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