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感悟体验是加深对文本理解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如何让感悟行之有效"这一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感悟,先要给学生一个体验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体验中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由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教师要引领学生品味揣摩文本的语言尤其是别具一格的语言,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中有效感悟,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2.
一、制作精心而不精细,过程预设而不预定 我们必须要强化一种认识,即多媒体只能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就像手中的粉笔一样。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是有确定的一面,也有不确定的一面,面对文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几十颗心和这样的文本相碰撞时,体验、理解、思维与想象的开放性可想而知,课堂上出现的“意外”也应该在意料之中。一般说来这样的意外都有生成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要求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在阅读中注重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由此看来,阅读需要创新。常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就说明读者对阅读文本信息的挖掘是多元的。正如美国文论家霍兰德所说的:“阅读是一个个性化的再创造”。我认为阅读的终极目的是创新,没有创新的阅读是没多大价值的,只有在阅读中创新,才能真正提高阅读品味和语文素养。要在阅读中有所创新,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阅读者以其固有的体验、性格、情感,对于同一文本做多元解读,可获得一个个染上个性生命意识的文本意义。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对文本多元解读简明又形象的表述。  相似文献   

5.
涛意语文,是一种极具个性色彩的语文。语文是“艺术的空壳”,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它要求尊重个体、高扬个性,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语文的形象意义远远大于语文的概念意义,语文的经典作品是常读常新的,“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个体的感悟和体验,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不确定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和主观的差异性,其解读文本的效果也因此千差万别,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何构建多元化的解读模式,使学生在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提高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7.
俞晓艳 《语文天地》2013,(20):66-67
阅读是主体对文本的主体性解构过程,虽然初中学生因知识基础和阅读经验等不能全面解读文本,但教学中也不能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  相似文献   

8.
田林全 《辅导员》2010,(18):6-7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针对同一教学文本,不同的教者就有不同的教学理解和设计,所以我赞同朱慧琴老师“同课不同形”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语文教材的文本解读也应当如此。单篇课文的教学点往往不止一个,那如何才能找准定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文体不同,文本的结构、特征也迥异。在教学中,针对一篇课文,教师要紧扣文本特征确定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0.
任莹 《四川教育》2006,(7):33-33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我们的学生是一群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阅历与心路历程,面对同一文本,自然会产生各自不同的阅读期待视野。而在阅读过程中,由于个体原有生活经验与阅读体验的参与,同样会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体验。怎样既引导孩子,让“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又让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价值内涵得以正确地解读和建构,把语文教学的熏陶感染与学生独特、多元的反应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对文本反应的独特性、多元性来体现语文教学过程的生命体验、运动和成长本质呢?  相似文献   

11.
由于学生的生活处境,人生经历各不相同,导致学生的语文体验千差万别,正如大家常说的一句话那样:“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使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在对文本的理解上出现了多元理解的现象。而对此现象,虽说课堂上气氛热闹,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学生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但要使课堂教学成功,就缺不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既然如此,那么教师在面对学生多元理解时,又该如何去引导学生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2.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说明同一个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文本阅读是人类高级的认知加工活动,学生的阅读力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力,那么教师的阅读力也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力。这就说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教师的阅读力直接相关。教材文本的内涵源自编者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思考以及感悟。教师通过文本解读将自己的思想与编者的思维意图对话,与学生原有的认知、体验、冲突进行链接,使之产生或认同、或批判、或质疑、或补充等,使教材成为师本、生本。  相似文献   

13.
周庆祥 《教书育人》2007,(12):40-41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人,我们时时感受到老师们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独特体验的尊重,但同时也有这样的体会:有些尊重似乎过于放任,趋于盲从。那么,课堂上哪些“独特体验”我们应该警惕,又有哪些有效的对策呢?笔者作了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告诉我们每个人对文字的理解感悟不会完全相同,所以语文教学中不能牵强附会地统一要求.而必须重视个体对文本的理解.更多地通过感悟去体会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我们时时感受到老师们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独特体验的尊重,但同时也有这样的体会:有些尊重似乎过于放任,趋于盲从。那么,课堂上有哪些“独特体验”我们应该警惕,又有哪些有效的对策可以运用呢-笔者作了以下思考:一、剖析“独特体验”类型一:违背了文本价值取向的“独特体验”案例:王老师正在执教《山谷中的谜底》(苏教版第十一册),孩子们兴趣盎然,都在为东坡雪松的先弯曲,再反弹,后获生感到惊讶和高兴。这时,A同…  相似文献   

16.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确,面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悟与理解。而适当的想象与联想,更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性思维,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每一个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本。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都饱含丰富的内涵,留有想象的空白,我们应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补白、拓展、想象,挖掘其潜在的信息,扩充其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在头脑中浮现具体而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对文本的补自拓展中实践、体验、想象、探究、表达……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已成为阅读教学中的惯用语,加上对“应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片面理解,于是乎,教师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牵强附会、似是而非的“独特”体验,不置可否、不敢“妄言”,进而“不明事理”、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现代阅读观认为它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  相似文献   

19.
正常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在同一篇文本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因为他们的阅读能力、鉴赏水平的差异,以及生活经验的不同,对同一文本产生不同的体验和认识。在当前提倡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让学生个性化的感悟得到充分表现,才能激扬每个生命的活力,打造出充满生命活力的魅力课堂。要  相似文献   

20.
<正>"文本解读"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基于自己的文化知识、生活阅历以及感悟能力,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需要强调的是,"文本解读"是学生基于当下的社会体验的个体化的体悟过程,不是一个还原文本创作的过程,也并不存在唯一的终极的答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解读应是开放的、多元的、合时的、个体的,其中,人性立场应该是坚守的价值维度之一,文本解读要引导学生达成对人,对生命意义、人生价值的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