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诗景 《语文知识》2013,(1):104-106
清初袁仁林的《虚字说》是"古典型的虚词研究"阶段辞气式研究的代表作。异于《助字辨略》、《经传释词》,《虚字说》在释词方法上带有浓厚的文论学、修辞学色彩。袁氏采用精彩生动的训释语言,密切联系修辞效果和语境对虚词进行训释。《虚字说》既是一本古汉语虚词专著,也可视为一部从虚词的角度论述修辞的修辞学专著。  相似文献   

2.
《诗经》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它上承商代,下接战国,处于语言演变的重要时刻。从虚词的使用说,甲骨文中虚词的数目十分少。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列国争霸,百家争鸣,语言迅速发展,虚词的使用十分频繁。《诗经》处于卜辞、金文和先秦古文之间,地位极其重要。了解《诗经》虚词的用法,可以看出虚词演变的痕迹。 《诗经》中的虚词已有七十八个,其中大多数有一词多类的现象。虚词不仅已具备了介词、连词、语气助词、叹词,还出现了起延长音节作用和构词作用的特殊助词。笔者曾对《诗经》的七十八个虚词逐一作过分析,现将与、以、于、於、攸、有等六个虚词的分析胪陈于下,与求教于学术界同行。  相似文献   

3.
正关于《国语》与《左传》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歧异,为解决这一问题,历代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相关探讨。虚词是能够体现文献语言个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虚词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通过对两书虚词系统的描写和比较,就它们之间的文献关系进行语言学的考辨,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左传国语文献关系考辨研究:以虚词比较为中心》由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周广干独撰,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经传释词》与《词诠》在虚词研究方法上的特色做了分析。指出两书共同特征是运用声训、相同的句式结构和不同的语言环境来解释虚词的句法和意义。《词诠》更是将语源学的思想运用到虚词的注释中。  相似文献   

5.
《说文解字》与《说文广义》都不是虚词词典,但二书都对虚词进行了研究。它们在虚词解释的时候,在术语、体例、收词、训释方法等方面存在异同,显示出《说文广义》对《说文解字》虚词成果的继承和发扬。由此可以看出《说文广义》对语言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搜神记》是晋代干宝所著的一部志怪小说,共二十卷。语言学界对此书的研究多集中于复音词和虚词,对于"死亡"义词语的研究较少,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展开对这类词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古汉语中,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复式虚词,即虚词与虚词、虚词与实词的连用形式,了解复式虚词,弄清它的意义和作用,对阅读文言文,无疑将是十分有益的事情。《庄子》的内容博大精深,语言变化多端,其复式虚词的用法,既不定于一樽,那么意义必然非常丰富。理解它们,将为阅读文言文开启了门径。  相似文献   

8.
廖序东先生的《楚辞语法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对《楚辞》进行系统语法研究的专著。该书对《楚辞》中的虚词和特殊句式作了深入细致的描写,揭示了许多新的语言事实,对汉语语法史研究乃至文学鉴赏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阐述了虚词的用法,并首次对虚词进行了分类,其虚词观对后世虚词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试图对《文心雕龙·章句》中反映出的虚词观及其对后世虚词研究的影响稍作探讨。  相似文献   

10.
《虚字说》是中国古代语法研究领域,尤其是虚词研究领域里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虚词字典,袁仁林在经、史、子、集中收录了百余虚词并对其意义和用法进行了讨论和说明。本文从该书的释义方法、成就与不足方面对《虚字说》进行了探究,充分了解到该书在汉语语法史上的重要作用以及贡献。  相似文献   

11.
《尔雅》虚词聚合的标准反映出先秦时期人们对虚词意义及功能的认识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对虚词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阶段;二是词典中词语聚合的标准比较宽泛,特别是有些虚词还没完成语法化的过程,编排标准不清晰,给后人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2.
根据皮尔士的象似性理论,文字可分为象形字、引得字和记号字三种类型。汉字中的所谓记号字,其实大部分可以归入形体和所记录的语言单位的音义两方面之间有着一定现实性联系的宽式象形字、宽式形声字等。它们可以统称为引得字。与记号字相比,引得字概念强调汉字的理据性。包括记号字、引得字和古代"六书"在内的"全八书"是覆盖古今全部汉字的一种归类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关于诗歌评点,方氏提出了词语修辞的基本要求,论述了响字说、虚字说。方氏词语修辞观的突出特点,是把对词语的修辞功能的分析和诗歌的命意、谋篇结合起来,与作品的题旨、情境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初学英语往往认为只要学会基本语法,记住一些单词,就学会英语了。其实不然,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反映这种不断变化的语言词汇,也就相应地具有词义的伸缩性,也叫作词义的弹性。要学好英语,就必须了解和掌握词汇的这种特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各词典及专著收录的轻声词不够统一。通过对《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轻声词的调查,找出了轻声词2043个(有规则的1139个,55.8%;无规则的904个,44.2%),并从不同角度统计了轻声词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区别词和量词是汉语语法界研究较晚且争议颇多的两类词.区别词与形容词、名词之分,量词(尤其是借用名词的和借用动词的量词)与名词和动词之别,经常是学习者有困难的地方,也是研究者存在歧义之处.本文从语法化的角度阐释这两类词产生的根源,揭示区别词和量词的流变本质,以澄清某些认识。  相似文献   

17.
霍丽蓉 《海外英语》2011,(11):206-208
The culture-loaded words are a special vocabulary of all kinds of language.And its translation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problems in the academic field.When culture-loaded words are being translated from the source language into the target language,the translator should have a clear knowledge of the differences in understanding the same culture-loaded word of both the source language reader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reader.This paper deals with strategies for optimizing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especially translating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into English.Alienation translation favors communic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not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  相似文献   

18.
Colourwordsarewordsusedtodescribethecoloursofdifferentthings.Besidesindicatingtheirspecificcolours,suchasred ,yellow ,blackandwhite ,theyalsoreflectthedifferentculturalconnota tionsindifferentlanguages.Forexample,Chinesegirlslikewearingreddressesontheirwe…  相似文献   

19.
政治辞说是政治话语的典范,源于人情辞说,用于政治场合,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政治辞说与人情辞说在原理和效用上大同小异,其完美的表达都离不开良好的素质训练,但在原则和策略上政治辞说明显更为严格和复杂,为了进一步探清政治辞说的形成及其在政治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人情辞说的运用原理,功能效用,以及提高辞说素质水平的训练方法等入手,对政治辞说的主要特点加以梳理和评介。  相似文献   

20.
论现代汉语拟声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中,在对待“模拟声音的词”这一问题上分歧意见比较多。本文在归纳、比较语法学界各家观点的基础上,用“拟声词”作为“模拟声音的词”的统称,进一步探讨了该类词的句法功能、实虚类归属、多角度分类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