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女权主义高涨的今天,女性主张独立自由,可是却忽视了女性价值标准中隐含的男性价值,本文以《一个女人的史诗》为例探讨女性书写中的男性标准,并指出这种价值标准应该被清算。  相似文献   

2.
艾丽丝·沃克,女权主义斗士,她凭借《紫色》成为获得普利策奖的第一位黑人女作家。沃克深受新现实主义的影响,《紫色》采用了“以身体写作”的手法,通过讲述真实的人物故事,增强小说的真实性与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此外,沃克在《紫色》中对西方女权主义所倡导的批判男权主义,主张女性树立个人新形象,争取自由与平等的理念进行了发展,她以博爱的哲学提出了“妇女主义”(womanism)一说,倡导以男女和谐为目标的宽容精神。在沃克看来,真正的女权主义不仅仅是女性本身对权利的捍卫,还应包含男性的觉醒与改变。  相似文献   

3.
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也应运而生.本文从语言这一角度出发,运用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分析男性中心话语中的女性话语.男女两极对立的解构颠覆了男性中心话语,强有力地冲击了男性统治的社会,同时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是现代主义和女权运动的先驱,她诞生于英国女权主义日益兴盛之时,成长于英国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奋力拼搏的年代,她的作品曾被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家奉为女权主义文学的经典,其作品内容涉及女性生活的各个方面。她的创作思想和文学主张,揭示了父权制社会男女性别角色二元等级对立的现状,勾画了颠覆二元等级对立模式的设想,提出了女性必须建立一个自足开放的世界,让自己成为自由独立体的观点,使旧女权主义思想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扬弃与推进。  相似文献   

5.
《到十九号房间》的女主人苏珊是一位具有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渴望独立与自由的现代知识女性。但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禁锢了她自由独立的意识,使她不可避免地陷入痛苦绝望的深渊并不断地抗争。尽管莱辛并不认为这是女权主义运动的象征,但是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觉醒的确反映出作家的女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6.
<到十九号房间>的女主人苏珊是一位具有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渴望独立与自由的现代知识女性.但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禁锢了她自由独立的意识,使她不可避免地陷入痛苦绝望的深渊并不断地抗争.尽管菜辛并不认为这是女权主义运动的象征,但是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觉醒的确反映出作家的女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朵拉的爱情小说对男女情爱作了独特的书写与思考:第一,与男性相比,女性更注重爱情本身的质量和对爱情的经营创新,女性对爱情更有着"飞蛾扑火"般的执着认真的态度,更容易"为情所伤"。其次,朵拉不赞成婚外恋,但对某些婚外恋却采取宽容甚至欣赏的态度,她判断婚外恋的标准主要是看这种婚外恋关系中有没有真正的爱情。第三,朵拉小说表现了现代女性对两性平等、自我人格尊严和自我独立意识的执着追求,并指出女性为追求独立却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男女两性对抗是一个暂不能改变的困境,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社会中两性平等的向往。朵拉不属于"激进女权主义",而接近于"自由解放的女权主义"和"走向性属融容的女权主义"。  相似文献   

8.
《黄色糊墙纸》:一部女权主义的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色糊墙纸》是美国女权主义先驱兼作家吉尔曼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小说揭露了性别歧视和压迫,批判了不平等的夫妻关系,表达了提高妇女经济地位的思想;批判了男性对女性的文化压迫,提出了女性写作和建立女性话语的课题;回顾了妇女解放斗争的历史,提出了男女两性互相理解、共同努力以消除性别压迫的设想,堪称一部女权主义短篇小说经典。  相似文献   

9.
《宜宾学院学报》2016,(8):28-33
后女权主义批判马克思主义把女性解放从属于无产阶级解放、把女性利益从属于阶级利益所表现的男性霸权,强调差异性女性主体和女性话语以解构父权制,并通过妇女学与社会性别学的跨学科建构以解构男权文化知识体系,为女性解放与自由打开新的可能性。后女权主义在批判马克思主义时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命题,为我们创造性地思考当代中国的女性解放与自由,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引入了有益的参照体系。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诗歌意象,通过凸现女性的叛逆和自救以及颠覆传统男性权威,超前地向世人展示了女权主义思想及女性新形象,从而建构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观,这比20世纪60年代的女权主义的兴起早了一个世纪。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诗歌意象,通过凸现女性的叛逆和自救以及颠覆传统男性权威,超前地向世人展示了女权主义思想及女性新形象,从而建构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观,这比20世纪60年代的女权主义的兴起早了一个世纪。  相似文献   

12.
我首先谈两个方面的抽象和具体问题。一是对所谓性别在社会生活中应有地位的一个非常抽象的思考和具体要做一些两性平等方面事情的关系。现在女权主义谈得很多,女性要获取与男性相同的权利和地位,但也有一些相反的观念,认为是不是说男女在一些权利方面的差别对女性更好?认为说我们现在讲的女权观念是不是有点矫枉过正了?是不是说女性本身的生理结构和心性特点就应该体现为和男性在权利等一些方面的某些差别?这是一些人提出的所谓的对男女不平等再反思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现代技术为女性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增量自由"。女性在享受这种自由"外溢"的同时,也肆意走出自由的"限度"。"增量自由"销蚀了女性的自我识别与自控能力,这种超出女性内在"知性"能力的外在增量构成了现代技术主导下女性自由的内核。"增量自由的女性"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传统女权主义,它不是建构而是解构女性的权力,自然也不是恢复男性对女性的统治。确切地说,新概念本身就是对女性自由传统的越境。  相似文献   

14.
西方现女权主义艺术的最大价值和终极价值,在于它终于觉察到女权中心主义的潜在威胁;在于她仅仅期望在自己的文化中自由的言说、自由地阐释、自由地建构自己和形成自己,最后以最自然地方式实现向社会,包含男人的社会的融合;在于她大度地超越性别、种族、种类、国家,追求人与自然、社会高度和谐一致的生态智慧。如果我们估价女权主义时,过多地依赖男性世界对女权主义本身的反应,反而忽视女性对自身命运和遭际的觉知和觉醒的范围和程度,忽视女性对自身的重新塑造和定位的渴求的强度,忽视女性把自身和宇宙进行协调统一的考量的博大胸襟,其结果只能造成对女权主义理解的迷障。  相似文献   

15.
"女性解放"作为一种特殊的解放运动,首先要解除的就是性的束缚,这是女性寻求自由发展的基础,而真正的自由发展恰恰是以人格独立作为保障的,人格的自由与发展才是女性解放的  相似文献   

16.
《三八妇女节有感》是女权主义先觉者丁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代表女性对时代发出的现代性诉求,这种诉求表述为要求性别平等和自觉生成现代性主体人格。在此基础上,作者呼吁男性从历史文化的高度反观自我并参与到女性解放的现代性思考与实践中来。  相似文献   

17.
后女权主义是女权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相融合的产物,它反对宏大叙述、二元论和本质主义,主张差异论和内在联系论,认为男性话语权和惩戒凝视构成了对女性的长期压迫.玛吉·皮尔西的代表作《时空边缘上的女人》具有很强的后女权主义特征,小说通过女主人的时空穿越经历展现了乌托邦和敌托邦两个社会,不仅对父权解构和重塑女性身份进行了大胆尝试,更在种族问题上有着明显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以米,女权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男女性别差异在文化层面的处境被突显出来,女性作家得到极大的关注。女性作家将重修文学经典作为一种有力的手段,在文学作品中,重塑妇女形象,向男权文化的道德规范提出挑战。《晚安,黛丝狄蒙娜》以荒诞艺术形式阐述了女权主义思想,表达了现代女性寻找“自我”的渴望,是反男权中心文学经典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残雪小说中的女权意识。她的作品颠覆了传统的叙述语言,反叛了男性的中心地位,揭露了女性的人格缺陷和女奴意识,显示出鲜明的女权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审美倾向,传达给我们的既不是一切向男性看齐的“准男性”的女性,也不是与男性对立的“女权主义”,而是男女之间的和谐与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