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巴蜀文学在两汉时期大兴。对巴蜀文学区域性的研究历来都为许多学者所关注。至今人们已经或从个体著名的文学家、文学群体出发进行深入研究,或者已经写出巴蜀文学史,或者从民俗学、人类学等方面探究巴蜀文学及巴蜀文人的独特性。以文学编年的方式来研究两汉巴蜀文学是一项新的尝试。通过这种方式,从纵向上可以对两汉巴蜀文学发展脉络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横向上可以考察同时代文人之间的师承、交游及相互影响,当然这些都是将来进一步的工作,而文学编年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对区域性的文学研究,许多材料挖掘不够和许多文学家长久以来都被忽略,其相关研究甚至是空白,因而研究空间还很大,尤其是对唐以前的研究。而《两汉巴蜀文学系年要录》收录了很多以前不被重视的作家作品,有的作家甚至只出现一次,以求收录尽可能的全面。另外,对于作品的界定采用大文学观念,除了通常意义上的诗、赋、散文,还包括各种奏议、碑铭、民谣等。  相似文献   

2.
<正>姚圣良博士在2014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先秦两汉民间信仰与文学研究"(14BZW042)。民间信仰虽悖于正统文化,但对文学艺术却有促进作用。本课题研究以文人信仰世界为中心,着力探讨先秦两汉民间信仰、文人与文学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突出作家的思想意识与艺术构思,注重从文学艺术生成层面剖析民间信仰对先秦两汉文学的影响;从文人心态切入,通过比较、分析民间信仰与儒道正统思想对作家人生观的不同影响,揭示先秦两汉文学的浪漫特征及其形成  相似文献   

3.
《金代文学编年史》的编年范围,上起金朝开国之收国元年(1115年),下讫段成己故世之至元十九年(1282年)。在该书中,金入元以后约50年,主要关注金代遗民活动。内容包括作家生平仕履、除佛道诗词以外的全部可编年作品、文人交往、文学论争、作家群活动等文学资料,以及与文学发展相关的各类艺术资料,旁及宗教与社会风俗。用编年方式,构成“文学上立体交叉的生动情景”,全方位展示一代文学的演绎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
<正>一、研究古代民族文人文学的意义 我们只要看有人对一个古代作家的族属提出新的看法,或者进行争论,就可以领悟研究古代民族文人文学的意义。当然,情况是复杂的,我们的思维方式不能“单打一”。任何一种研究,都包含着探寻真知,追求真理,揭开客观世界隐秘,繁荣和发展学术的目的。这是属于共性的范畴。我们要谈的是“个性”,作家文学或者说文人文学的成就,显示出文人所属的那一个民族在某一特定时代所达到的文明高度。如果说民间文学是作家文学的母体,那么作家文学则是民间文学的升华。没有作家文学的民族,它的文化肯定不会发达。  相似文献   

5.
《明蜀中十二家诗钞》是傅增湘先生藏园钞本中辑录的一部诗歌选集,共收录明代十二位巴蜀籍作家的诗歌作品613首((1))。该书在文本形式上仿照宋刻本,作品内容特色各不相同。该书抄录自崇祯本和礼邸本《石仓十二代诗选》,而后者目前已流失海外,国内目前还存有卷数残缺严重的“崇祯本”。因该书在编排方式上选择与底本不差一字的抄写方式,故对“崇祯本”有着重要的补逸价值。此书是傅增湘对乡邦文化整理的重要成果,收录作家少有别集行世,作品尤为他本少见,是明巴蜀作家作品的重要辑佚文献,足以资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6.
地域文化以一种或显或隐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也包括文人的创作。作家在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创作出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因此作品中的地域文化因素对研究者而言具有一定的可考价值。深入研究藏族作家阿来的《尘埃落定》中的地域文化因素,以此来阐述地域文化与文人创作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自然风貌、宗教文化、民族文学等角度进行研究,力图以一种更为全面的方式解读这部小说中的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7.
地域文化以一种或显或隐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也包括文人的创作。作家在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创作出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因此作品中的地域文化因素对研究者而言具有一定的可考价值。深入研究藏族作家阿来的《尘埃落定》中的地域文化因素,以此来阐述地域文化与文人创作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自然风貌、宗教文化、民族文学等角度进行研究,力图以一种更为全面的方式解读这部小说中的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8.
《客座赘语》是明人笔记中一部上乘之作,该书包含了大量的戏曲、民歌史料,著录了许多明代金陵地区作家作品,收录逸诗及作家生平事迹。其文学史料价值为后世明代文学研究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9.
十七年文学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作家的个人经验进入作品的方式,作品对作家经验的改写以及改写的标准目前还没有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从作家的经验及其在文本中的改写入手,寻找十七年作品中作家修改自身体验的共性与个性,并进而把握十七年文学背后的时代精神的主流,对于推进十七年文学的研究,无疑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以往的文学史和文学思想史研究中,从作品内容中揭示出政治的或意识形态的内涵是比较普遍的做法,但从被视为纯粹的"审美"或者"形式"中发现政治意蕴却是比较少见的。事实上,一种审美趣味以及文体、修辞等文学形式与社会政治状况密切关联:一方面社会政治状况是审美与形式生成与演变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审美和形式也以特有的方式发挥着政治的或意识形态的功能。六朝士族文人对五言诗的青睐以及以品论诗、历代儒家士人的复古主义或者退化论的文学史观,从表面看主要是形式问题,实际上都是某种政治诉求的文学表征,因此,探讨"形式的政治"就成为文学史和文学思想史研究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1.
南朝特别是齐梁时期,文学理论界对文学的特征,对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许多作家评论家都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这个探讨之中,昭明太子萧统没有通过系统的理论体系的建构或作家作品的品评,而是以对具体作品的甄别、归纳、选集的独特方式,具体而鲜明地表达了自己文学观念。通过他所编集的《文选》,通过他的《文选序》,通过其他的零散论述,我们完全可以清晰地看出他对文学特征的深刻理解,并体味到他这种理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作家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又是文学研究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虽不等同于文学研究,但又与文学研究密不可分。 作家之所以称为“作家”,是因为他写有作品,所以作家离不开作品。而作家要写作品,又总要表现一定的社会生活,因而作家又离不开现实。作家创作的目的是要让读者看,使读者得到教益,得到美的享受,因而作家离不开读者。因此,研究作家离不开研究作品、研究现实、研究读者。在这点上说,作家研究是与对文学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思考紧密相关的。但作家毕竟是整个文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契诃夫,是苏联作家。”——显然,教者对“苏联作家”这个概念的含义并未弄清。我们知道,在十月革命以前,俄国历史上曾经涌现了一大批举世闻名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对欧洲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有很深的影响。由于他们生活  相似文献   

14.
《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总集,它收录了从周代开始至南朝时期各类文学的代表作品共七百多篇。《文选》对唐代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唐代重要作家都深受其沾溉,一般文人也以《文选》为标杆,更为甚者,《文选》影响到了唐代与文相关的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15.
西园之游是文学史上文人宴集活动的滥觞;兰事雅集则是文人游宴活动的顶峰,也作为文人集会的佳话流传至今。从这些游宴活动本身和其闻留下的游宴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魏晋时期文学逐渐走向自觉的过程。本文从文人身份的转变、文人文学观念的变迁以及文人抒情方式的理性化过程探讨魏晋文学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巴蜀文学鲜明的地域特色早为人所关注,但是对巴蜀文学范式的形成及内涵却少有人进行深入研究。巴蜀文学范式由汉代辞赋作家司马相如奠定,司马相如的人格个性与审美特征来源于古代巴蜀文化,又深刻影响到后世巴蜀文学。司马相如不仅是古代巴蜀书面文学的奠基者.而且是巴蜀文学范式的创建者。  相似文献   

17.
潘玲 《林区教学》2012,(11):80-81
高加索以其独特的异邦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其自己的特色吸引着世界。"高加索"是一个奇特的文学文化现象,许多作家和诗人都被它迷倒,其中列夫.托尔斯泰的成长经历和写作都与高加索相关,而且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对高加索有所体现,可以说高加索已经成为他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整体把握元代上京纪行诗的特点,针对后期上京纪行诗,深入分析了后期作品的题材和写作风格,探讨时代特点和文人身份对后期上京纪行诗的影响。在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的基础上,提出了后期上京纪行诗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明显提高,许多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晚唐小品是唐代文学的重要存在,对后代散文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就现有的研究面言,基本上存在两种研究方式:其一,对有代表性的单个作家、作品的研究,此种研究对代表作家的创作情况和重点作品都有较多论坛,但对其他小品作家及作品重视不够,研究也往往就晚唐小品代表作家作品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一砚斋集校注》首次对明末清初安康地方文人刘应秋作品予以搜集、整理和校注。全书收录详备,校勘细致;考证精细,条分缕析;注释简明,多有创获。《一砚斋集校注》不仅为西北地区清代文学研究提供文献补充,而且为安康地域文学研究涂上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