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乡土资源是农村幼儿园特有的资源,在无数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对乡土资源十分感兴趣,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应该成为我们教育教学的内容。秋天主题下,在一次晨间活动中,我偶然发现孩子对地上的落叶十分感兴趣。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1]落叶这样的乡土资源不就是"活教材"吗?于是我抓住这样的契机,组织了谈话活动:《秋天的落叶》;语言活动:散文诗《落叶》;美术区域活  相似文献   

2.
红叶即落叶。自古以来,落叶就是文人骚客们多为吟颂的对象。为落叶伤感得黯然泪下者有之,称其"化作春泥更护花"者有之……观察角度不同,作者的心境不同,笔下的落叶自然也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这首《红叶》可谓精致而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3.
与一般的落叶树木总是在冬天落叶、春天发芽不同,四季常青的香樟树是在每年春天发出新芽的同时落去旧叶,持续时间长达20多天。这不,学校南北大道上的香樟树又进入了一年一度的"换叶期",金黄的树叶随风飞舞,成了校园一道奇特的风景。落叶飞舞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麻烦,更给打扫南北大道的班级平添了不少的工作量,前脚刚刚扫干净,一阵风吹来,片片落叶又翩然而至,只好重新打扫,弄得班主任和值日生怨声载道。面对这种"麻烦",我们是否应该换一种思维来认识?令值日班级师生"烦恼"的落叶,其实也是一种美!落叶本身就是一种美。春天的校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反季节落叶的香樟树就成了另一  相似文献   

4.
教材简解:我班开展了主题活动《美丽的秋天》,围绕"落叶飘飘"系列活动,我们开展了《拾落叶》、《我眼中的落叶》等相关活动的经验铺垫,在启发孩子回忆秋游时看到的"落叶飘飘"的美景时,孩子对"落叶"有了强烈的兴趣。《纲要》提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  相似文献   

5.
落叶与蝴蝶     
地上,有一片落叶,落叶旁,栖落着一只蝴蝶。一阵风起,风吹走了落叶,而蝴蝶仍栖落在原地。一个路过的弟子,看到这一现象,觉得不可思议,便问身边的师傅:"落叶比蝴蝶大,为什么风吹走了落叶,而没有吹走蝴蝶呢?""落叶比蝴蝶大,这是落叶与蝴蝶的不同,除了这点外,它们之间还有什么不同呢?"师傅问。  相似文献   

6.
坐在大落地窗前看着我的荒芜的园子,松鼠在园子里跳来跳去,自得其乐。去年焦黄的落叶还厚厚一层地铺在地上,松鼠跳在树叶上,钻到树叶低下,玩得不亦乐乎。我突然想到原来南非的作家,现在已经加入澳大利亚籍的约翰·库切的书《动物的生命》里女作家的儿子和他的妻子的对话,关于松鼠是否有思想的对话。我起身去书房拿我的书,找不到了,问先生:"看到我的那本库切的书了吗?"先生点头:"我在看呢。我正在考察卡夫卡写作的动物,记得你说  相似文献   

7.
《繁春落叶》是一篇咏物抒怀的美文。作者抓住生长在中山植物园里的一棵"国宝"——桫椤树繁春落叶的特点,颂扬了"置身繁华却不求功利的脱俗情怀"。文中不少句子值得我们反复吟诵、品读。"那日黄昏,我就一直围着桫椤树打转,满地的金黄叶片在晚风中  相似文献   

8.
11月的一天,如果您走进市直三园,看到满地厚厚的落叶,或许会感到奇怪:传达室的沈爷爷今天怎么没扫院子呀?哈,可不是沈爷爷偷懒,这些落叶是我们特意为孩子们保留的——我们邀请了全园的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园参加感受秋天之"落叶飘飘"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秋天来了,带着些许凉意。走在林荫小道上,金黄的落叶铺满地面,每走一步都发出"沙沙"的声响。细细品味,仿佛是一组节奏感很强的乐曲。走在这大自然赐予的金黄"地毯"上,让人不由自主地起了"玩心",执意要多踩几脚。突然,一阵不大却凉意十足的风,夹杂着落叶忽然朝你奔来,黄的、红的落叶在你身边飞舞,像极了嬉笑打闹的孩子。果园里,熟透的果实变得沉甸甸的,让人担心细细的枝条能不能承受它们的重  相似文献   

10.
木叶是文人骚客钟爱的形象,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有详细的阐释。他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是木。木在形象上两个艺术特征:第一,木有落叶的因素;第二,木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有疏朗的秋天的气息。[1]笔者在多次拜读大作之余,有  相似文献   

11.
小张试着给自家的几棵榆树打了"吊针",希望能延缓落叶。果然出现了神奇的一幕:四周黄叶飘零,满目悲凉,唯有这几棵榆树一片墨绿,生意盎然。又过了一个月,原本"傲雪独立"的榆树树枝断裂,树干歪斜,处境比周围的树木都凄惨。其实,看似悲凉的状态的落叶过程也是一种成长。对于深秋的北方阔叶树木来说,落叶其实就是一种自然成长状况,这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必须经历的成长锤炼。小张自以为是的勉强做  相似文献   

12.
倾听插嘴生     
案例1情景再现 小学语文第五册《秋天的雨》一课,写了"秋天的雨是钥匙;秋天的雨是一盒五颜六色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浓浓的香味;秋天的雨吹起小喇叭,催人们准备过冬"。最后一段让同学们想象,照样子说话:"秋天的落叶是蚂蚁的摇篮。秋天的落叶是(谁)的(什么)。"学生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封恬说:"秋天的落叶是小鱼的雨伞。"靖同学喊起来说:"不对,  相似文献   

13.
    
读齐邦嫒女士的《巨流河》,书中有一个细节很令我感动,是齐邦嫒回忆关于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的一件往事。有一年,朱光潜先生邀请齐邦嫒等人去他家喝茶,时令已然是深秋,走进朱先生的小院,见满地都堆满了厚厚的落叶,人走在上面,发出“飒飒”的响声。有一位男同学见此情景,便拿起院中的一把扫帚,  相似文献   

14.
落叶也美丽     
<正>一阵又一阵凉爽的秋风吹过,吹走雾霾,吹红了枫叶,同时也吹下了落叶。枯黄的败叶,犹如一具具"死尸"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不说美感,这些枯叶连一点儿精神气也没有,根本无法与树上绿油油的新叶相媲美。又是一阵风儿,新叶在风中摆动,如痴如醉。落叶就真的没有可用价值了吗?不,不是的。清代诗人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叶腐烂在泥土上,化作养料,哺育着下一代。  相似文献   

15.
高手论剑,名家说文。新的一年,本栏目有了新的精气神:隆重推出“名家谈作文”系列文章。本期的主笔田中禾先生,是文学这块田地中果实饱满的禾。田先生系河南唐河县人,著名作家,原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创作有《匪首》《五月》《落叶溪》等近百部长篇和中、短篇小说,多次获奖。部分作品以英、日、阿拉伯语译介国外。读到他的名作《五月》时,我正年轻,登有那篇小说的杂志保存了好几年。他的《落叶溪》也读了又读,那些清净的文字,像露水打过一样,亮晶晶的。好了,闲话打住,且听名家开讲。  相似文献   

16.
"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轻波……"作为一名教师,多么希望能寻找到这样的一滴雨露、一缕春风、一片落叶,多么希望它能真正滋润我们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孩子随着春风快乐舞蹈,使孩子的生活由此荡漾开一圈又一圈美丽的涟漪。渐渐地,我们发现集雨露、春风、落叶优点于一身,能真正让学生变得美丽动人、生机盎然的不是题海战术,而是阅读。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文字成了阻碍孩子顺利阅读的绊脚石,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激情都因此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绘本阅读是打开低年级学生阅读之门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7.
黄乐天 《新作文》2013,(Z2):45-46
走过新绿的春天,火热的盛夏,步入金色的深秋,一片落叶,却可以成为秋色中最美丽的焦点。一叶知秋。秋风一刮,那蝴蝶般的落叶便随风而下,我常常情不自禁拾起一片仔细端详。有人会问:"一片落叶有什么好看的?"虽说是枯枝败叶,但仍不会被我忽视。一片落叶,是秋天的明信片,是自然的象征,更有着常人想象不到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8.
正有个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在冷飕飕的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飞舞落下。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辛苦扫落叶了。"小和尚觉得这真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地猛  相似文献   

19.
落叶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注意到落叶了。也许是有一天傍晚,当我背着书包放学回家的时候,看到一位老大爷沐浴着火红的晚霞,将一堆黄灿灿的落叶轻轻地扫到花圃里。他微笑地告诉我:"这是一堆很好的肥料。"也许是有一天早晨,我正迎着晨风,  相似文献   

20.
一、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教参中出现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1.教参上 (1)<冬天里的植物>117页上教学目标3:知道冬天里有的树落叶,有的树不落叶,有些植物开花,而且有些植物枯死."枯死"一词应为"干枯",因为"干枯"的植物并没有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