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数学好玩"应该是学生对数学课的最高评价,也是我们一线教师梦寐以求的数学课的理想境界。如何让数学变得好玩呢?一、发掘数学的"好玩",让数学变得有趣教师应善于激活教材,挖掘"好玩"因素并充分发挥教材中内  相似文献   

2.
李丽 《山东教育》2013,(26):26-27
"好玩",是激发孩子们参与各种活动的兴趣之源,也是维持幼儿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让学习活动变得"好玩",无疑就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思考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把握幼儿学习的核心目标,引导幼儿在玩的过程中积累关键经验,使学习变得自主又"好玩"一般来说,我们的课程内容安排  相似文献   

3.
<正>"数学好玩",是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对数学的赞美,道出了数学的真谛。"玩好数学"是中科院院士、数学家田刚先生对少年儿童的勉励,提出的殷切期待。如何让学生觉得"数学好玩",从而"玩好数学"?我以为,"情"与"智"是必不可少的两大元素,"以情促智,智能怡情,情智共生",故提出情智数学之教学主张。策略一:学"好玩"的数学,感受"数学好玩"何谓"好玩"的数学?"好玩"的数学有二:一是数学本身之"好玩",二是数学  相似文献   

4.
华应龙上的这节课叫做"数来数去学分数",而关于这节课的认识和理解则用了"单位,让分数更好玩"这样一个题目。在我的印象中,小学时学分数并没有好玩的感受,有的是"要命"的感受,再  相似文献   

5.
<正>一、案例背景"数学好玩",是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对少年儿童的勉励,也是对数学的赞美。它的好玩并不限于"数学游戏"活动,而在于感受数学的魅力。因此,我认为数学的学习,不在于教,而在于"做"和"悟"。"分扣子"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中的一课,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分类和比较的知识之后安排的,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综合运用,又是以后学习简单统计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把工作重心主要放在教学上,我发现让课堂变得“好玩”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说很有意义。我曾经指导过一节“好玩”的课,效果出奇的好,学生们的表现也让我惊讶不已。  相似文献   

7.
在陈丹青的眼里,鲁迅无疑是"好玩"的,但大先生的这种"好玩",是一种寓庄于谐、大智若愚的好玩,是一种人格的张力和维度,是"好玩"中的至高境界。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好玩"中走过来的,尽管这种"好玩"不能与鲁迅先生的"好玩"相提并论,但它同样是我们成长的养分,人生的财富。请你以某一次"好玩"的经历,或某一点"好玩"的想法,或桌一件"好玩"的制作……  相似文献   

8.
刚接一年级时,一次,我问孩子们:"你认为上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吗?"一个学生回答:"小学没有幼儿园好玩."一言既出,我心中一震.我私下沉思,回想这些年的教学习惯,的确课堂上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用于讲解,学生动手动脑少,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使师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于是,我决定给课堂来个"整容手术",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好玩"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数学阅读课"是为了追求"数学好玩",促进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而开发的一种数学新课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大数学、大教育的理念,或者精选教材内容进行适度改造延伸,或者补充有价值、可探究的课外阅读材料。数学阅读课的教学实施"以学习为中心",是一个学生摸索、顿悟的自主学习过程,教师功在课前,隐在课中,导在学后,为学生发展提供高品质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中学数学通俗化生活化教学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是研究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其特点是抽象、概括,很多时候显得深奥,把抽象的、深奥的数学变得鲜活、形象、直观易于学习者接受的数学,变得"好玩",是每位数学教师的追求,也是中学数学通俗化、生活化教学的意义所在.通俗化生活化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发展必然选择,依据有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叶澜教授在谈及一节好课的标准时首先就提到了"有意义",把课上成常态课,让课更加趋于真,更加趋于实,更加趋于有价值,而不需要做作和作秀,也许唯有这样我们才能说是构建了有效课堂或是高效课堂,让我们的数学课因为"有意义"而变得美丽。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5月,我有幸参加了第十一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南通赛区)数学课堂评审活动。这届展评活动的主题是"让学习真正发生",每一位青年教师都各尽所能,和学生一起演绎数学,力求让学习真正发生。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小学的王素旦老师执教了苏教版三上《认知周长》一课,当课上到一半时,我身边一位资深编辑说:"这节数学课才真正好玩,有意思!"这节课为什么  相似文献   

13.
正师:这节课是一节阅读交流课,所交流的这本书——《淘气包埃米尔》,同学们都有了,我也有一本。这本书一共有19万字,我足足花了三天时间才认真读了一遍,大家读完了吗?(生纷纷答:读完了。)师:拿到一本新书,你们能在很快的时间内读完、读懂,我想肯定是有秘诀的。谁能介绍一下,面对一本新书,通常你们是怎样展开阅读的?生:我是先看封面,看看好不好玩,好玩就开始读!师:你属于"书必貌相"一类,这给作家们敲了一个警钟。(众笑)生:我是看定价的,太贵了就算了……(众笑)师:你追求的是很高的境界,最渴望"学问无价",是吧?(众笑)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不论当教师、做校长,还是做行政官员,我都希望中小学教育教学从"好玩"走向"玩好"。"好玩"就是"引趣",让学生感到学习十分有趣,这是学习的原动力;"玩好"就是"引深",让学生能不断钻研、深入探索,这是学习的内驱力。初为人师时,我没有什么数学教学经验,但学生的学习成绩却不错,这主要缘于我的"每课一趣"。所谓"每课一趣",就是每节课都要有一道以上的趣味数学题,或一个以上的数学游戏,  相似文献   

15.
读者荟     
<正>往期话题THE TOPIC在学校,你有没有被八卦烦恼过@OC15谢与:八卦什么的,顺其自然噢。我经常被传"绯闻",其实大家都知道我们是普通朋友,但就是觉得好玩嘴碎瞎起哄,所以解释也基本没用……最后带头起哄的那位同学不爱写作业,巧了,我是课代表,我众多"绯闻对象"们也是课代表,他被我们检查出作业没完成,认怂了。  相似文献   

16.
冯丹红 《学子》2013,(6):34-35
一、课堂布趣,让学生的情绪high起来1.数学游戏——快乐"数学好玩",把数学游戏运用到数学课堂,让学生的游戏情绪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告别数学课的"无聊",让数学课堂high起来。在学习"函数图像"这节课上,我选择了一个以数学游戏为载体的例题。活动一(多媒体展示):很久以前,乌龟与兔子之间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李绍富 《中国教师》2014,(13):66-69
<正>纵观全国与各省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可以看出它关注的重点是"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便捷的学习环境",在开放性学习环境中学习是今后的发展趋势。虽然我们的教学硬件环境已经得到极大的改变,对教师来说确实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教师的"教",不过,学生仍旧是被动地学习,变得越来越难控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专家们提出"先学后教"的导学课堂。那么,信息技术课如何有效地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通过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8.
微课有恙     
正近年来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热词",除了"慕课",应该就轮到"微课"了,而且其涉及面似乎更广:从普通高校到职业院校,再到中小学,从在线教育公司到显然已不满足E-learning的企业大学,几乎到处都在谈微课、做微课。相关新概念、新术语,还有微课论坛、微课培训、微课大赛、微课联盟等新事物"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质疑和争论也越来越多。有论者甚至认  相似文献   

19.
正活动式主题班会近年来因准备时间过长、缺乏真情碰撞,为不少班主任所诟病。这时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开始关注主题教育课。主题教育课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主题班会课的新课型,是班主任根据工作布置和班级情况,由班主任主持、主讲、主导的专题教育活动。综观班会课的发展历史,过去有一种课型与主题教育课相似,人们称之为"伦理谈话",主题教育课就是在"伦理谈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伦理"发展为"主题",说明可选择的题  相似文献   

20.
秦秀梅 《中小学电教》2012,(Z2):119-120
信息技术,顾名思义仿佛只强调"技术"更多,而少了些"感性"和"情义",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当教师将学生的目光指引到丰富的现实生活中时,信息技术课就会变得"温情脉脉"、"有情有义",并能够使学生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