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自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中所表现出行为偏离的比例,从整体上说要高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有的攻击性强,有的暴躁易怒,有的胆怯退缩,有的封闭…… 因此,家长和教师要时刻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状况,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尽可能地满足孩子正常、合理、恰当的心理需要,并运用符合心理学原理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引导、调适,使他们能以最快的速度摆脱因父母一方缺失所带来的心理和情感的伤害,尽快融入到充满关爱、宽容、温馨、和谐的幼儿园集体生活中。  相似文献   

2.
德育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塑造学生心灵活动的教育。由于个体的差异、家庭环境及社会的影响,多动症暴躁症等问题学生个性孤僻、固执、任性、暴躁、蛮横,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容易攻击别人。为了有效地矫治学生的心理,我选择从行为习惯培养、班级氛围营造等方面培养孩子正确交往周围世界的智慧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由于离婚率的急剧上升,使从小就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幼儿逐年增多。这些孩子因为生活在一种压抑的氛围中,故其心理失去了平衡,或胆怯懦弱,或自我封闭,或攻击性强,或暴躁易怒……  相似文献   

4.
暴躁往往是因一些小事而发作,甚至暴跳如雷。暴躁的人不仅容易伤害自己的身体,而且极易树敌,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孩子暴躁性格的形成与遗传有一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由于离婚率的急剧上升,使从小就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幼儿逐年增多.这些孩子因为生活在一种压抑的氛围中,故其心理失去了平衡,或胆怯懦弱,或自我封闭,或攻击性强,或暴躁易怒……  相似文献   

6.
秋秋 《老年教育》2010,(1):42-42
国外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看电视可导致小孩行为暴躁,经常乱踢乱打,大哭大叫。他们看电视的时间越长,行为就会变得越暴躁。研究人员认为,只要开着电视,孩子虽然没看,也能导致他们行为暴躁。  相似文献   

7.
汪君 《时代教育》2012,(16):131
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指心理健康。本案例中,班级的一位学生脾气暴躁,且有暴力行为。经过研究,发现这属于心理问题。为了改变孩子,采用家校沟通,和孩子倾心交谈,发动同学关爱,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方法,改变了孩子暴躁的脾气,改善了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成绩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8.
当前社会改革日益深入,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离婚率不断攀升,离异家庭日益增多,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学校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当父母任何一方离孩子而去,都会给孩子造成心灵上的创伤,严重的会使孩子精神偏激,性格孤僻或者脾气暴躁,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据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中心统计:大部分青少年犯罪的共同家庭背景就是家庭不和谐,父母婚姻不稳定或者父母离异。因此,学校及教师需特别关注特殊家庭环境的孩子自勺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9.
7岁的小雨是我们班有名的“问题男孩”。他学习不认真,经常丢三落四,脾气暴躁,欺负同学。任课老师说起他直摇头,同学们不敢招惹他,对他避而远之。在工作中,我发现孩子本性是善良的,只不过受到父母离异的心理创伤及长期以来许多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太大了。  相似文献   

10.
孩子爱发火,是让很多家长头痛的事。有哪些招数能够帮助孩子“灭火”,从而改善其脾气暴躁的性格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