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参与旅游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更真实的旅游体验,还可以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文章以桂林阳朔‘印象·刘三姐》旅游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详实的调查整理归纳出此社区参与旅游项日发展模式的内容,并分析了模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出了模式的优化建议,以便那些特征相似、方向类似的社区借鉴.  相似文献   

2.
略论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地区往往把发展旅游业当作扶贫的一种途径。然而在实际中,大多数地区忽略了社区参与的必要性,社区居民没能积极参与进去,使旅游开发没有起到真正的扶贫作用。通过实地考察,借鉴有关的调查资料,对生态旅游开发社区参与的必要性进行初步分析,提出一些社区参与的措施建议,希望有助于西部大开发中的旅游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3.
彭凌 《考试周刊》2012,(45):192-193
城市社区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居民是城市社区建设的主导力量之一.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内涵与模式和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的重要性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已定位为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作为生态旅游的重要特征不仅可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生活水平且可保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保护区中具有代表性的青海玉树州称多县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及实地调查问卷,就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称多县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处于初级阶段;在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限制因素中半数以上居民认为是缺乏资金,不会经营;游客数量相对少,是制约社区广泛参与旅游的重要因素;通过访谈及实地调查还发现社区居民在参与中缺乏政府在资金上的支持和技术上的有力指导。最后对三江源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电大参与社区教育的优势及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新时期电大的发展定位是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社区建设,并就电大参与社区教育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社区居民参与机制是贫困人口获取收益和发展机会的手段,利益制衡机制是社区居民受益的核心和保障。以岳西县黄尾村为例,对黄尾村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中社区居民参与的内容、层次和受益情况进行分析,从社区居民参与机制和利益制衡机制两方面提出安徽大别山区社区参与旅游扶贫受益机制优化建议,主要包括优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完善利益分配制度、健全利益补偿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武汉市杨园街道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从达成社区参与目标方式的角度(社区参与目标取向是推进或实现四个转变,即决策转变、合作转变、外在参与转变、资源转变).发现和分析了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四个特点,即利益和兴趣唤起社区参与意识;参号效能感激发社区参与积极性;居民委员会组织是社区参与的保障;社区沟通不足限制社区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8.
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方面中国和西方国家由于基本情况有很大不同,故不能盲目照搬西方模式,应积极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模式.本研究在分析了目前国内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重渡沟景区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脉络及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远离城市的山区景区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模式——"社区型"旅游开发模式,指出重渡沟社区参与旅游开发带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树立社区参与的理念;承担景区一定功能;实行规范化管理;旅游小企业外观风格和景区高度融合;发挥政府主导的关键作用等.  相似文献   

9.
关注我们的社区 社区是我们成长的沃土。社区让我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馨,懂得和睦相处的珍贵,获得团结和谐的力量。社区丰富多彩的活动,长了我们的见识,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社区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主人翁责任感,为打造完美社区尽自己的一份力。关注社区,或叙写社区点点滴滴的故事,或刻画社区的人物风貌,或描绘社区发展的宏伟蓝图,或为社区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沈阳市普通社区篮球运动开展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沈阳市普通社区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沈阳市社区基本没有篮球运动组织,运动人群主要为青年男性,居民参与篮球运动的意识相对淡薄,技术动作不够规范.社区内篮球场地设施也不健全。提出了发展社区篮球运动中年人口,提高居民参加篮球运动的意识.改善社区篮球场地设施,加大体育社会指导员的指导力度等发展社区篮球运动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