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手段进行"填鸭式"教学,注重教师上好一堂课,学生画好一幅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顾及学生的差异,采用了"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教学效果却很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当下数学教学价值缺失的理性应对、"快乐做主人"校本理念的现实召唤、数学本体的回归与彰显、作者个人数学教学经验的哲学思辨这四个方面阐述了"让学生做快乐的数学思想者"理念提出的缘由;接着阐释了"让学生做快乐的数学思想者"的教学特质,即儿童性、科学性、开放性、丰富性、深刻性、创新性;最后结合具体课例介绍了作者在"让学生做快乐的数学思想者"方面的初步实践。  相似文献   

3.
鲁启虎 《考试周刊》2011,(54):183-184
好的物理教师是让学生发现自然界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用优质的问题去召唤学生,让学生在思维的火花中解决问题,并自觉地发现新的问题,是教师的责任。这种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叫"问题激励法"。"问题激励法"要求教师具备高超的设计问题的能力,在适当的环境中恰到好处地抛出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问题,引领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团队协作跨越一道道问题坎,一步步迈进物理学宫殿。  相似文献   

4.
教学是一门艺术,"活"堪称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追求的至上境界,它通过教师教的艺术处理,使学生在学的境界中体验到教学艺术的美,从而实现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要使语文课堂"活"起来,关键在于教师。达到活的教学境界,教师应该是"作茧而不自缚",追求"刻意感觉的无意化"。如果教师能达到"教活"的境界,学生的"学活"就不成问题了。下面结合实践论述实现活的至上境界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与培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考虑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等多方面的问题,教师的教学能力无疑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一方面内容。首先分析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并指出了教师教学兴趣对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接着介绍了中原工学院培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些措施,作为培养教师教学能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芳 《考试周刊》2011,(11):133-134
"愉快教育"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育融合于教学中,既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又能发展他们的个体,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性,从而使教学生动,使学生愉悦。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愉快教学的先决条件,以学生为中心是愉快教学的基础,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与方法是实施愉快教学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十分重要的现状,就是语文教师要不要教的问题。比如现在叫得最响的口号,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甚至具体规定"教师讲课不得超过5—10分钟",教师要做课堂的隐身者,要站在课堂的角落里。很显然,这几乎是要取消教师的教了。难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真的不该教了?所谓教学,本就包涵着教师教和学生学这两面。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强调学生学,而忽视教师教,则此种教学,实际上是自学而不是教学了,教师在教学中就失去了自己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一直是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究的热点话题之一.一个基本的共识是,教学是教与学的对话,教师和学生则是数学课堂的两大主体.但这2个主体间的关系如何处理,还需在实践中探索.对此,浙江师范大学郑逸农教授提出了"非指示性"教学(简称"非指"教学)的理念.它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指示性"教学,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理念.在教师帮助与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成长是"非指"教学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教学中,只有教师的"独白"而没有学生与教师共同实施的"项目",也没有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课程改革运动的降生打破了传统的"教师独白"而走向教师与学生"共同操作",由"独白式教学"走向"项目驱动式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态度。  相似文献   

10.
"生成"与"教学"相连构成了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它反对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一味"塑造"和一些带有"指令性"的话语,它强调了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个性化建构的成分,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所以,生成教学既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改变的僵死的计划,也不是学生无目的的、随意的、自发的活动。它是在师生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引路"、"开门",路通了,门开了,登堂入室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该并且也无法代替。作文教学的关键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引路"、怎样"开门"的问题。基于此,下面笔者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引路"、"开门",路通了,门开了,登堂入室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该并且也无法代替。作文教学的关键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引路"、怎样"开门"的问题。基于此,下面笔者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3.
陶洁 《生活教育》2012,(12):18-23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评教"既是教师听取学生建议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个过程,它包括学生对教师教学设计环节的建议、对教师从教学意图到教学行为的实施能力的评价。"学生评教"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具有互为主客体的双重性,学生既是被教师认识和实践的客体,更重要的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应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继承,不重视开辟新的知识领域,形成了"封闭"型的教学模式,培养的是"储存"型人才。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才能使数学教学收到更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标以开放的视野、包容的精神、张扬个性的理念为其实施提供了充满张力的"召唤结构",因此,实施者应处理好教学计划、培养目标、教科书价值认定及使用等方面"召唤结构"与传统观念的关系,开放思路、灵活设计、个性化拓展,使教学操作与新课标"召唤结构"获得创造性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孙先菊 《考试周刊》2012,(37):58-5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是最难、最令人困惑、最为意见分歧的项目。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大多数仍然采用"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教学模式。由于"教者"的心里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那就是要求自己怎样写作文,学生就要怎样写作文,把对自己写作文的要求错误地强加在学生的身上,造成小学作文教学重"形式"轻"内容"、重整篇轻片  相似文献   

17.
邹虹 《考试周刊》2009,(52):83-84
传统外语教学多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这既不符合当今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又难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任务型教学"是教师以"任务"的形式组织课堂,通过将真实的社会活动引入语言学习中,达到让学生实际使用目的语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传统的教学角色已经发生了转变,担任了教学的"管理者"、"设计者"、"促进者""咨询者"、"参与者"和"评估者"等多种角色.本文探讨了"任务型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和由此产生的教师角色的转换,旨在更好、更有效地发挥教师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8.
夏盛群 《考试周刊》2010,(34):78-79
传统的数学教学仅重视教师怎样教,却忽视了学生如何学,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数学教学要求教师从"传授者"向"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的角色转变;要求教师从"教学生学会"向"引导学生会学"转变;要求教师的教学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要求教师从注重"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呼吁教师要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9.
何军 《考试周刊》2009,(50):123-125
任何教学都是"教"与"学"双方的活动,"学生的主体性"是在与教师的关系中得以凸现的。在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方面,教师的作用是营造具有激励性的英语学习环境,为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提供动力支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为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提供平台;提供正确的学习导向,为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提供方向保障;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本文就主体性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贝思思 《中学教育》2010,(11):36-40
当课堂教学不再简单地被看作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开始关注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关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学过程便或多或少地生成出一些新元素。这些新元素引导着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经历真实生命的过程。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对"资源"做出解释的基础上,探讨"资源"生成对于教师、学生及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课堂教学中"资源"生成面临的尴尬问题,并以教师为着眼点探究课堂教学中促进"资源"生成的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