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中国神话传说认为,正因女娲捏土成人,才有了世上芸芸众生。白东周而始的匠人造俑,塑造了幽冥世界的众生百相。人类用泥土作为艺术的载体,经过土与火的洗礼,使冰冷坚硬的陶土具有了人性温情与生命活力。“俑”,作为生殉的替代,其功能、种类、质料均存在着极大艺术特色。探究无名匠人造俑与天神造人传说之间的神秘联系,无疑是一段奇妙旅程。  相似文献   

2.
从胡人牵马瓷俑谈宋代景德镇瓷器的外销彭适凡,彭涛1970年江西景德镇市郊新平乡洋湖村毛蓬店的社员群众,因取土掘出了一座北宋墓葬。墓中出土一批瓷俑和其它建筑模型等陪葬器,其中有一件是双胡人牵马俑,青白瓷质,釉质莹润,光滑透亮,是影青瓷中难得的佳作。马骠...  相似文献   

3.
以《微笑彩俑——汉景帝的地下王国》为名的特展自6月27日在台湾省历史博物馆开幕后,将展至9月27日,其来自陕西省汉阳陵博物馆的200余件展品,使“中国最初的微笑”绽放宝岛台湾。本文以此为契机,试图揭开汉景帝地下王国及彩俑的微笑之谜。  相似文献   

4.
孙浩 《寻根》2003,(2):65-71
山东省章丘市圣井镇政府驻地南面有一座坡度平缓的孤山,因处于二十八星宿中的危星之下,故名危山。2002年11月23日,圣井镇寨子村的两位村民在危山上挖树坑。突然镢头“叮当”一声,像是砸到了块石头。他们弯下腰捡“石头”,一下子惊呆了——不是石头,是个马头!“石头”做的马头!出于好奇,他们继续挖了几下,又是一个“石马头”!两人赶紧跑下山去向有关部门汇报。省里市里的考古专家们闻讯赶来,一番探测勘查之后,断定这是一处全国罕见的汉代彩绘陶俑群!一经过两天的初步勘测,考古工作者在危山半山腰上划出一个长约九米半、宽约两…  相似文献   

5.
《中外文化交流》2011,(11):90-91
经历11年前首次露面的举世轰动后,秦始皇陵“文官俑”终于重新“回家”:在其出土的被命名为0006号陪葬坑中,“列队”迎接世界各地的参观者。  相似文献   

6.
忧愤     
忧愤陈映真(台湾)1989年8月,我为了参加日本民间各进步团体联合主办的“21世纪人民的计划”的一部分会议,访问了日本。会议前的几天,日本的老朋友们领我到爱知县的三河湾,看了那里的三根山“殉国七士庙”。使我触目惊心、满腔忧愤,那情形至今难忘。所谓“殉...  相似文献   

7.
马晓玥 《寻根》2023,(2):29-33
<正>古人用“蒿里”来代指“死人里”,将泰山脚下的蒿里山看作死者魂灵的归处。东汉至明清的墓葬中,还频频出现蒿里老人、蒿里父老的画像或人俑,被看作管理亡者神魂的冥吏。古代的百姓以“蒿里”为核心,构建出一种极具特色的冥府文化,这对我们探索早期古人对死后世界的看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8年6月12日,恰值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之际,由国家文物局和外交部、公安部、文化部联合举办的《成功追索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专题展览在北京历代帝王庙公开展出。展览共展出近5年来从海外回归祖国的5批195件珍贵文物,包括不久前中国政府通过法律手段从丹麦追索的156件中国文物和从美国追索的6件西汉“裸体”陶俑,  相似文献   

9.
今不如昔的非洲河马周道奇编译普通河马身长4.5米,体重达4.5吨。有几种矮小河马,比起普通河马要矮小得多,身长只有170至185厘米,体重为250至270公斤,是河马中名副其实的“侏儒”。非洲河马集中分布在撒哈拉沙漠南部(不包括非洲大陆南部)。河马栖...  相似文献   

10.
人们所见到的实地出土的秦俑和舞台上表现的“秦俑魂”,几乎是一律的青灰色.这就是秦俑的本色吗?不是的.秦俑的本来面目是多色的、朴实而又明丽的.我们知道,陶俑、陶马制作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都形成了本民族所崇拜的动物形象——图腾。这些图腾多多少少反映出这个国家的个性。如称中国为“中国龙”,美国为“美国鹰”,印度为“印度象”等。俄罗斯,通常被称为“俄罗斯熊”或“北极熊”。俄罗斯人被称为“熊的传人”。报刊上频频出现的“为什么英国是熊的朋友”等言论,显然是把“熊”看成了“俄罗斯人”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2.
2002年对茂县凤仪镇新石器时代遗址群的勘探和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又有新的突破性进展,在营盘山遗址发现了下压奠基人殉坑的可能属于大型广场性质的遗迹、各种类型的房屋基础、陶窑、灶坑等现象,出土了陶质雕塑人面像等大量高规格的遗物,初步确认营盘山遗址是岷江上游地区的一处大型中心聚落,其周围还分布有十余处中小型遗址。从而为探讨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大型中心聚落与中小型聚落的时空组合关系、地理环境变迁与文化演进的互动关系等提供了实物资料。营盘山居民虽以定居农耕为主要生业方式,狩猎及捕捞业也是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补充手段。围绕彩陶制作的装饰和造型艺术,尚红、人殉及猎头等习俗,是营盘山居民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内容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与世俗社会的兴起,一个中国特色的大众化时代正在到来。几乎整个中国的知识界都在围绕它而展开争论。在对待大众化体上的分歧几乎已经成为90年代知识分子内部分化的一个显标志。当然,在人知识分子,尤其是学批评的阵营中,反世俗化与大众化的声音似乎远远地超出了为之辩护的声音,“人精神”、“道德理想主义”、“抵抗投降”等一个比一个激烈的批判话语都把矛头指向世俗化与大众化。甚至可以说,在今天许多人知识分子的心目中,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标志就是他在面对世俗化与大众化时是否采取了激进对抗的姿态,否则便是“痞子人”或“痞子人”的帮手。  相似文献   

14.
白族称谓语     
《现代汉语词典》对“称谓”定义为“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称谓语是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关系,蕴藏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白族是一个崇尚礼仪、讲究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民族。对父母儿女、伯叔姑舅等都有详细的称谓语,接人待物都讲究合乎应有的称谓规矩,不能随便“喂喂”地喊。  相似文献   

15.
外媒导读     
《世界文化》2014,(7):56-56,F0003
韩国人减压使妙招 监狱放松精神好 监狱是大多数人都避之不及的地方,普通人恐怕没有谁会对它产生兴趣。但最近一位韩国律师却发现了它的另一功用——减压。他在首尔东北部58公里处建造了一座名为“将我关起来!”的主题减压中心。与监狱不同的是,“关”在这里的人们都是自愿的。他们被统一安排在“监舍”内,并且必须交出身上的手机等通讯设备以及其它私人物品,从而便于其在里面心无旁骛地进行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16.
成都就是将劳作和生活统一到休闲之中的“休闲之都”。生活+劳作是成都城市题中应有之义,成都优越的自然环境,具有人文特色的文化底蕴,成都人以休闲为特色的生活方式,构成“休闲之都”的三个基本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完善“休闲之都”,将成都打造为知名的休闲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耶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代彭康提起耶稣,一般人都知道他是基督教的创始人,被西方人尊为“圣人”。《圣经·新约》中称他为“拉比”。“拉比”是希伯来语音译为“夫子”,是对教师的尊称。耶稣本人并无著述传世,他的言行记录于使徒的一些著作,特别集中反映在《新约》...  相似文献   

18.
正月十五,天刚蒙蒙亮,山西省清徐县徐沟镇的几个村就已经热闹起来,人们梳妆打扮,早早地收拾停当,他们有的是去表演,有的是去观看,但他们都是为了那“爱煞人”的背棍。“徐沟的背棍爱煞人”,人们这样夸奖背棍,已经夸了几百年。  相似文献   

19.
肖芳 《世界文化》2013,(11):50-52
苏珊·桑塔格在她的著作《疾病的隐喻》的开篇中提道:“疾病是生命的阴面,是一重更麻烦的公民身份。每个降临世间的人都拥有双重公民身份,其一属于健康王国,另一则属于疾病王国。尽管我们都只乐于使用健康王国的护照,但或迟或早,至少会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每个人都被迫承认我们也是另一个王国的公民。”诚然,从古自今,我们人类都是徘徊在健康王国与疾病王国的居民,而其中有种疾病与人类特别“有缘”,即结核病。  相似文献   

20.
李正宇 《寻根》2001,(6):56-60
鲁迅先生《狂人日记》中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邪邪的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吃人”二字,入木三分地概括了历代统治的血腥历史,尖锐而凝炼地表述了这漫长历史的本质内涵。它成了我国现代学语言中一个常用的比喻词语。但从历史角度考察一下,“吃人”又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确实发生过、存在过的事实,甚至在明时代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仍然余风未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