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海格路范园(今华山路1220弄),在20世纪初曾是英商小马立斯经营的跑马游乐场.小马立斯的父亲老马立斯,是1840年大英帝国用炮舰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后,于1867年提着一只旧皮箱只身远渡重洋来到上海的.  相似文献   

2.
很久以前,读过一篇短篇小说。一个小镇男孩,瞧不起自己的父亲。他希望拥有一个深沉冷峻的父亲,他的父亲却整天嘻嘻哈哈,满嘴都是各种段子,经常成为小镇男人们调侃的对象。父亲觉察到了他的不满,却并不辩解。在一个雷雨之夜,父亲带着他走到镇外,走进一片湖水,也不解释原因,只是涉水行走。湖水没腰的时候,一道电光闪过,他看见父亲脸上的表情,又痛苦又深沉。从此,他觉得自己了解了父亲。其实,我们都深陷在一个困局里。整个社会,用无数电影、小说、绘画、雕塑和传说,为我们塑造了"父亲想象共同体""母亲想象共同体"和"家庭想象共同  相似文献   

3.
从报上得知,5月26日,我们爱戴和敬重的丁聪先生过世了。我们的爷爷叶圣陶、父亲叶至善,都是先生的好朋友。父亲是丁聪先生的同龄人,他钦佩先生的为人,欣赏他的漫画,还喜欢和他饮酒聊天。如果父亲还在,一定会写文章纪念他的这位好友。长辈们的相识、相交与合作,我们知道的不多,在父亲写的《父亲长长的一生》中,提到在抗战胜利前1945年初,爷爷和丁聪先生的一次诗画合作,使我们了解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文化人是怎样和黑暗势力做斗争的,尽管画画的和写文章的,他们的手中有的仅仅是一支笔。  相似文献   

4.
我父亲王德祥沉默寡言,有关他的经历,从他嘴里听说的极其有限.幸亏父亲留下自传和一些片段回忆,成了我们子女极其珍贵的财富.我从这些零星的资料和他战友的叙述中,以及一些史料的记载里,竭力还原父亲经历过的一些重要事件.最终发现,父亲的一生,都与大海有关,无论在军队还是在地方,他的工作始终与大海相伴.  相似文献   

5.
声音·数字     
画中有话"没当上总统,没在白宫做需要做的事,差点要了我的命。"去年11月美国总统大选结束之后,共和党参选人罗姆尼几乎人间蒸发,近日他首度接受采访,将整个大选比喻成在游乐场玩过山车。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当我们同在一起:新加坡的游乐场(1930-2030)”展览,以新加坡游乐场的发展历史为叙述主线,将知识宣教与参与式体验相结合,其立意并不限于游乐场自身的形式与设计之变迁,而将游乐场作为一种公共空间和社群交往的媒介,呼唤新加坡人重建社区认同,并以之助力于国民性之塑造。它也使我们得以思考,国家与社会倡导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展览制作的策略性方式。  相似文献   

7.
《出版参考》2012,(13):24
本刊讯(记者韩阳)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为其父亲白崇禧编写的图传——《白崇禧将军身影集》近日在北京出版发行。"父亲没有对我说过重话,因为子女在家里的地位由学校成绩单来决定,我总是拿第一,所以父亲对我有一种信任。其实我做的一些事他要是知道了也未必会喜欢。"白先勇如是回忆父亲白崇禧。"作为历史人物,我在他身上看到历史沧桑、风云变幻,作为父亲,他又有另一面。这两面有时会冲突,因为他本身就是个复杂的人。"  相似文献   

8.
《四川档案》2014,(1):49
<正>2014年1月6日,一位叫张树君的老人来四川省档案馆,查找父亲的历史资料。据他介绍,他父亲叫李鸿焘,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是国民党陆军四川省九区专员,解放前曾任国民党万县专区专员兼任保安司令,1949年12月6日在四川万县地区率部起义,解放后曾任川东行署农林厅副厅长、民政厅厅长,1959年去世。他告诉工作人员,他是来寻根的,他家兄弟姊妹四人,他是最小的,父亲去世时,他年仅1岁,对父亲毫无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想念父亲,空余时间常到书店翻阅川军抗战的书籍,希望能多了解一点父亲那个年代的事情,走近父亲,怀念父亲。最近,他无意中在《成都商报》上看到四川省档案馆与成都商报合办的《档案时空》,里面有利用者查找亲人资料的报道,由此萌生了到四川省档案馆查找父亲经历的想法。老人留下查档信息后离去,工作人员根据他提供的线  相似文献   

9.
上海滩最早的游乐场,应是1912年造于"新新舞台"屋顶上的"楼外楼",而日后的"新世界"和"大世界"等的涌现,则一举奠定了游乐场在都市娱乐文化中的显赫地位。与舞厅、电影院和咖啡馆等单项经营的"泊来品"相比较,既有欣  相似文献   

10.
1949年,在东北的沈阳,10岁的张虹生第一次见到父亲张闻天.高高瘦瘦、面容严肃、戴一副眼镜,斯文中透着威严——这就是他对父亲的第一印象.带他来的人说:这是你爸爸,快叫爸爸.张虹生张嘴喊一声:爸爸.张闻天微微一笑,伸出手摸摸儿子的脑袋,然后示意警卫员带儿子离开. 很多年后,回忆起初见父亲时的场景,张虹生说:“他很平淡.我也很平淡,父亲和母亲还没有托儿所的阿姨亲呢,没什么好激动的.” 张虹生算过,这一生与父亲相聚的岁月,断断续续加起来不过四五年的时间.然而,不管他愿不愿意,自打出生那天起,他的命运就与父亲紧紧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正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随着时间的消失,红色书法家张成之的大名也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我们这一代上了年纪的人还是能牢牢记住他的。张成之出生在山东寿光中医世家,父亲娴熟文史典籍毛笔开方。父亲温文尔雅的气质牢牢地印在张成之心中。承父熏陶,张成之对诗歌和书法十分爱好。他每天坚持用毛笔练字,父亲见之,非常高兴,便提供他笔墨纸砚,让他涂鸦临摹欧楷与汉隶,父亲企盼  相似文献   

12.
田连元,第一位将评书引入电视的表演艺术家。1985年他的评书联播《杨家将》在辽宁电视台试播成功,此后他的名字便和电视评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事实上,田从五六岁时就开始接触评书,他记得当年跟父亲去书馆,父亲在台上说书,他就在书桌下听书,听到兴奋处就总想伸出头看,但是只要他一伸头,父亲就打他一扇子,让他老老实实不许动。弹指一挥间,从那时到现在已经50多年了。  相似文献   

13.
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父亲的工作是绝密级的。院里其.他叔叔、阿姨也一样。我们只知道父亲是研究物理学的,因为他的书架上摆的大部分是物理书。在家里,他从来不讲自己在做什么工作。我们只知道他经常去西北地区出差.而且一走就是几个月。他在搞原子弹、氢弹,是我们猜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忆父亲     
开篇的话父亲张元济号菊生(1867—1959),系清末进士,曾参加戊戌变法,被革职后即将毕生精力奉献于我国教育与出版事业,近年来,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父亲遗著:《张元济书札》、《张元济日记》、《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和《张元济诗文》。王绍曾、叶宋曼瑛、汪家熔关于父亲的传记专著也相继问世。家乡浙江省海盐县于1985年建立了张元济图书馆,后又于1987年及1992年两次召开研究父亲生平和思想的学术讨论会。国内书报刊物上也不断登载评介父亲事迹的文章。父亲一生活动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且均建树甚多。因而,有人提出应为父亲“正(?),即不仅称他为出版家、教育家,更可称他为思想家、改革家。仁者智者自可各抒高见,继续讨论。对我来说,他永远是一位督责严格但又爱护备至的好父亲。我在父亲身边生活了五十二个年头,除几次短暂的离别外,可以说是朝夕相处。父亲思想遗产十分丰富,现在  相似文献   

15.
认识《新闻爱好者》是很偶然的。那时我还在河南老家读中学,一次陆父亲进了他的办公室——父亲是搞文秘工作的,兼搞宣传工作,在他办公室里众多的报刊中我认识了她——《新闻爱好者》。父亲告诉我,他就是靠  相似文献   

16.
在父亲的婚礼上 阿波罗·色尔[美]1990年6月 5岁的凯斯·沃克维兹强烈反对他的父母再婚,在父亲与继母的婚礼上,他拒绝了许多活动,令他的父亲好不尴尬。 两个月后,凯斯又执意反对母亲再婚,并在她的婚礼上制造了更多的麻烦。  相似文献   

17.
每逢清明,子女都会扫墓拜祭去世的亲人,可是我无法敬祭父亲蓝名卓,1937年12月13日父亲在南京惨遭日军杀害,没有找到遗体,所以他没有墓碑,不知他魂归何处?五六十年来,我和妹妹虽然对父亲十分怀念,却找不到寄托哀思之处.  相似文献   

18.
父亲形象     
伊宝正 《档案天地》2010,(1):61-62,54
我的父亲,伊鸿飞.生于1894年,终于1948年。自我懂事起,就学着父母举动做事。所以,父母对我的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父亲,是一个粗通文字。能说善辩的聪明人。记得在村里哪家写租赁契约、文书借贴都找他;写分家、过继单也找他:办红白喜事也找他当总管。父亲做过小买卖。当过饭馆跑堂的.拉过洋车,打过短工,挑大粪,开过大粪场。  相似文献   

19.
迟到的礼物     
易名 《新闻世界》2007,(8):43-43
一位年轻人即将大学毕业。他一直渴望拥有一辆跑车。于是,他跟父亲说了自己的想法。随着毕业典礼的临近,年轻人期待着父亲给他一个惊喜。终于,在  相似文献   

20.
我的父亲     
王雁翔 《军事记者》2010,(10):63-65
父亲去了。父亲去的地方是那个人人都不愿去,但人人最终都得去的地方。我没有想到,父亲的离去竟是那么快。就在他患病前的那一段时间里,我在数干公里外的军营里很想念他,焦灼的思念使我坐卧不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