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灰领”的出现,让人们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里看到了曙光,我国“灰领”的巨大缺口,也引起了政府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地方迅速掀起了培训“灰领”的热潮。然而,在全国率先明确提出“灰领”概念,并将其培训付诸行动的上海市,其“灰领”培训近来却遭受“冷遇”。我国城镇企业共有职工1.4亿人,其中高级技师只占0.41%,技师也只占3.1%,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达到20%~40%,人才储备相差十几倍。也就是说,我们至少缺三四千万“灰领”人才。“灰领”的收入现在每月大概3000~6000元,一些如动漫制作等新兴的行业,月收入可达1万~2万元。如此巨大的市…  相似文献   

2.
企业劳动组织转变与高职教育的"灰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企业劳动组织对竞争力的影响和对企业人员素质要求入手,文章例举了工业化时代少品种大批量生产和进入信息化时代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两种方式下企业的劳动组织模式和职业劳动内容的变化,分析了古典泰勒科学管理和现代精益生产两种模式下企业人员素质要求的不同,阐述了包括“关键能力”在内的现代职业能力是现代企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劳动组织转变催生了“灰领”工人。作为职业教育高移化的结果,高等职业教育应将“灰领”工人作为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灰领”指既掌握较高的现代科学知识又具有较高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近几年来,基础知识够用.专业技能突出的灰领已成为我国制造业、信息业中的紧缺人才。  相似文献   

4.
现代广告通过情感式诉求及“生活方式”的表现策略,向受众传播超越产品功能的附加意义,传播企业品牌等符号,来满足消费者的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受广告的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已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产品消费,更多的是一种符号消费。  相似文献   

5.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虚拟社区中以“种草带货”为导向的品牌消费成为社会生活新图景。借助符号互动论的分析框架,对一个品牌特卖微商群的文化实践展开的网络民族志考察,揭示了虚拟社区以“种草带货”为导向的品牌消费的社会文化意义。在流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在线消费社区满足了个体对共同体的需求和想象。在资本和技术的合谋下,“信任”“情感”和“荣誉感”成为可被操纵和利用的营销手段。个体、不同阶层群体和不同性别群体为了缓解身份焦虑,试图通过品牌消费来建构身份,却不可避免地陷入消费符号秩序所营造的幸福幻象之中。  相似文献   

6.
"灰领",这个极度短缺让企业四处搜求、整体断档让教育界猛醒的群体,已经热了两年.经济发展对"灰领"人才的急迫需求,也在两年内导致政府政策导向、职业教育格局、百姓教育投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灰领——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希望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新兴产业技术的迅猛发展,灰领——这一介于“白领”和“蓝领”之间的阶层应运而生。“灰领”是一种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一定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能适应时代需要的现代应用型复合人才。根据“灰领”这一新兴阶层的特点以及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情况等,笔者认为,从学历层来看,高  相似文献   

8.
现今社会娱乐时尚消费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文学的娱乐化成为当今流行的一种文学现象。但必要的“娱乐性”并不应等于“娱乐化”,除了审美娱乐性之外,义学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只有同时正确具备这两种特性,文学才能有一个健康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人才需求趋势与高职人才目标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企业人才需求的新趋势主要表现为企业对“灰领”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与我国当前及今后人才需求趋势相适应,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动手动脑相对平衡的复合型人才,即“灰领”人才。否则,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将会失去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灰领"是近几年新兴的一个名词,它是指既有较深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际操作技能的一类新兴职业技术人才,文章从"灰领"人才的内涵、特点、社会需求论述大学生培养成"灰领"的可行性,并就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为大学生的就业困难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服装企业"做概念"体现了原创的个性、想象力、时尚敏感度及对主题时装系列整体的控制度;"做市场"的关键在于对市场了解的深度和对市场的熟悉与把握程度。服装企业既可先"做概念"后"做市场",也可双管齐下。设计师应将概念元素娴熟地、成功地运用于服装品牌,使概念元素与市场需求对接,才能以设计理念开拓市场。  相似文献   

12.
"亚当·斯密问题"的澄明与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当·斯密问题"之所以引起学术界长达百年的兴趣与论争,实则在于其自身所蕴涵的现实世界中人们利益需要与道德需要的分离与偏颇,而斯密问题能否被真正解决,对于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的合法性以及人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如何安身立命都具有根本的意义。文章在对"亚当·斯密问题"进行澄明与解读之后提出,中国所追求的市场经济应该是斯密所理想的在道德基础之上运用市场机制调节的好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3.
在国人购买力不断加强、消费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大量新奢侈品品牌以井喷的势头涌现出来。由于新一代消费者的出现、国民财富不断膨胀、都市生活比过去更加丰富、时尚杂志和电影的作用以及传统奢侈品消费或将走向低迷,新奢侈品赢得了当代中国消费者的热烈追捧,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4.
书法受当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经济利益影响,市场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书法创作的风格与方向,这就形成了特有的“展厅效应”。“展厅效应”引导了审美形式变化,而它所承担的文化内涵也应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赋予其时代的内涵,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书法艺术的繁荣。  相似文献   

15.
林丹 《教育发展研究》2007,29(12):46-50
"谋生手段"作为教师职业观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内部根源.事实上,教师职业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职业幸福感来源于他所经历的职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成为教师职业观还需要一个基本前提--教学欲望.教学欲望与教师自身教育经历、教师专业化以及教师的个性密切相关.然而,"生活方式"成为教师职业观目前还只能是一种追求和理想.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达成只能是一种有限行为.  相似文献   

16.
名牌经济是市场经济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技术和传播是形成和维系名牌的两个重要因素,具有核心作用,因而必须受到法律的保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利制度和商标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法律资源。专利制度保障了名牌在一定时期内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独特性,使其有别于其他企业的同类产品,为形成和保持名牌打下坚实的基础;商标制度可以对名牌的传播起到防止假冒和反假冒的强制约束作用,并以此维护该名牌与消费之间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仲岩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6):69-71
“城中村”居民普遍存在着受教育程度偏低、劳动技能缺乏、文化生活落后等问题,阻碍了“城中村”的城市化进程。发展社区职业教育,不仅能够为“城中村”居民提供劳动技能培训,改变劳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更能够提升其文化素质,促进“城中村”与城市文化的融合,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生活在都市环境中,戴望舒却与这一环境有着某种龃龉,他以对田园的企慕,来逃避都市对人生的侵扰,坚守精神家园,但他也在以自己的方式传达着都市体验。其诗歌所构筑的自我形象和虚构世界,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他的都市境遇和与都市的矛盾。作为游子,他在都市里找不到归宿,在田园中也丧失了乡愁,只能在怀旧中追寻失落的天国。但都市生活也为戴望舒诗艺带来了现代因素。他的许多诗歌都运用了现代观物方式和日常生活意象去表现在都市中的复杂感受,从而突破了传统的“静观”和“典雅”的格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族群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国际上关于"肥胖"标准的定义和肥胖族关于服装需求的定位,从其生活方式上的特点入手,研究肥胖族群对服装的个性化要求,从色彩、款式、创新时尚等方面为肥胖族群设计个性化的服装品牌。  相似文献   

20.
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基于生活型态的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生活型态视角下大学生旅游市场细分开展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运用生活型态的自我肯定、精打细算、时尚享乐、重视社交、独立自主、充实新知和阳光活力七个构面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市场细分是可行的,利用聚类分析和交叉分析等方法,将大学生旅游市场细分为时尚社交群体、理性精明群体和开朗独立群体三个子市场是可信的,并根据细分市场的消费者特征制定了一般性营销策略和差异化营销策略,为旅游企业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