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排球运动是我国广大群众非常喜爱的一项球类运动,在大学、中学、各级业余体校都有众多的青少年运动员和排球队,为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国的排球运动,特别是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男子排球与世界强队还有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上的差距是影响我国排球运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运动参与动机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人的运动参与行为。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动机问卷的整理总结出黑龙江省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参训动机,了解他们参与排球运动的目的。通过对参训初始动机的内外部因素分析,得出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参训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排球教练员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促进黑龙江省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代排球运动经过多年的发展,欧洲的力量型和亚洲的快速变化型已经逐渐融合,虽然在比赛的战术变化中仍然各有不同,但是人们已经很难在实战中看到绝然相反的两种风格的较量,因此走全面发展的道路是中国排球跻身世界强队的努力方向。在与世界强队的较量中,我国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差距是明显的,特别是力量素质的差距最大,这是制约我国排球运动取得进一步前进的障碍。为使我国排球运动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应该从青少年运动员开始重视力量素质的训练,为高水平训练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今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特点出发 ,提出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新因素、新方法 ,旨为提高我国排球运动水平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世界排球运动迅猛发展。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越来越高,排球技、战术的发展日趋完善,排球比赛更加激烈,各强队之间的差距日渐缩小。在这种形势下,谁要想保持在排坛上已取得领先地位,或者想尽快跻身于世界强队之林,都必须注意后备力量的培养问题,即必须抓紧抓好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训练问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是运动队伍的接班人,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认真抓好  相似文献   

6.
基本功对一个排球运动动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多体现在运动员掌控球的技战术能力方面。针对青少年排球运动训练的实际,按运动员体位结构,提出五功训练要素,即手功、眼功、腿功、脚功、腰功训练,以提高运动训练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的排球基本功。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排球后备人才质量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郭修兰  盛春媛 《精武》2013,(36):8-9
普通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队已成为我国多渠道、多形式培养优秀排球运动员的主要路径。在我国的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水平排球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从教练员的训练素质水平,还是运动员的整体水平都是全国名列前茅的。本文章尝试通过对北航排球运动队存在的诸多因素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分析,尽可能的完善我国高校训练体系以及竞赛体制改革,从而促进高校排球运动发展和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并且能为高校排球高水平运动队的规范招生制度和管理机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排球运动作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它既能锻炼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又能间接反映我国对体育文化的重视程度。现今,高校积极组织排球运动,并为排球运动员制定体能训练的有效方法,以期提升运动员排球运动技能,继而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本文主要从体能训练特点以及训练方法两方面重点分析,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排球运动发展的大趋势中,未来优秀排球运动员逐年的身高究竟应为多高,从这方面去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论证则是一个尚待研究的课题。这对于我国女排继续保持走在世界诸强的前面;男排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无疑是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试从1974年开始至今的18年间获得世界排球锦标赛、奥运会排球赛、世界杯排球赛前三名的排球运动员平均身高,运用控制论的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对未来世界优秀排球运动员的身高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尚处在技术和战术意识形成阶段,早期个人战术意识的培养对青少年排球运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个人战术意识问题做个粗浅论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孙鹏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4):443-444
弹跳力是青少年男子排球运动员应重点发展的身体素质。在弹跳力训练中应充分考虑到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弹跳力素质训练的规律以及排球运动的专项特点。通过文献分析对排球弹跳力的定义、青少年运动员生理特点以及发展弹跳力训练的方法手段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是我国排球运动的后备力量,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训练乃是打下良好专业基础并向高一级运动队输送合格运动员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培养与训练,往往过早、过多地采用专位练习和机械分工的方法,这样,由于训练中明显的专位技术倾向性,必然造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排球运动多年来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其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女排是三大球中唯一得到过世界冠军的球队,从而促进了排球运动在中国的开展和提高。但是目前我国男子排球运动的整体水平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甚至在亚洲还与日本、韩国互有胜负,使广大的排球爱好者感到失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中国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力量素质明显低于欧美运动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女子排球队在1977年11月世界杯第二届比赛中获得第四名,进入世界排球先进水平的行列。目前,广大女子排球运动员和教练员们,正在努力钻研,刻苦训练,以适应当前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形势,向世界排球技术高峰勇猛冲击,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当前国际上关于训练模式的研究工作表明,高水平球类运动员的成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对于实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任务,人们在青年一代运动员身上寄予更高的希望。目前我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体质基础如何,身体机能符不符合现代训练的要求,有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赛前有氧能力特征综合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有氧能力是排球运动员能量供能的基础,是决定排球比赛胜负的关键所在。因此,对于排球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测试与评价对于指导运动员的训练、安排训练计划十分重要,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赛前有氧能力状况,对即将参加2010—2011赛季全国排球联赛的64名优秀排球运动员赛前通过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气体代谢指标、各阶段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总结。结果显示: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整体有氧能力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排球运动水平、运动等级、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VO2max也相应表现为较高的水平。通过递增负荷运动中HR、BLA、Pmax、无氧阈功率、无氧乳酸阈的动态变化规律,显示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在有氧、无氧代谢能力、心肺功能、速度耐力和耐乳酸能力存在位置特征,大致表现为副攻>二传>主攻>接应>自由人,提示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员训练应根据场上不同位置有氧、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的基本要求来制定合理的发展本专项所需要的生物能量能力的训练计划,从而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张榉斌 《精武》2012,(1):21-21,23
随着排球运动水平的迅速发展,决定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将更加趋于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体能训练作为技、战术训练的基础,将会逐渐成为排球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以排球运动的特征以及排球运动对体能的要求,得出排球运动体能训练的依据、原则、内容、方法。旨在为排球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排球运动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女排连续多次获得胜利,使我国排球运动水平进入了世界排坛的先进行列。遗憾的是,我国在对排球的理论研究和科研工作还适应不了排球运动的发展需要。为了探讨我国在排球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排球运动管理中心2003年全国首次命名的15所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培养训练基地,目前共有男子运动员273人。通过对这些青少年运动员的数量、年龄层次、运动年限和排球运动员主要6项身体素质的测试结果等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不缺乏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的生源,排球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已初见端倪并正在不断地完善。但是,这批后备力量的基本功不是很扎实,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竞技能力的结构不相同。所以在组建集训队伍和后续训练时应从排球项目的特征和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做好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拔工作从排球项目…  相似文献   

19.
弹跳力是少年排球运动员应重点发展的身体素质。在弹跳力训练中应充分考虑到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弹跳力素质训练的规律以及排球运动的专项特点。通过文献分析对排球弹跳力的定义、青少年运动员生理特点以及发展弹跳力训练的方法手段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湖北体育科技》2019,(12):1099-1101
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水平,是保证我国排球水平经久不衰的重要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总结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培养提高的训练经验。得出结论:根据排球技术特征,选用"分解训练、辅助训练、强化训练和组合训练"的方法手段,在各种不同时期进行"以难带易"的训练,对排球的容易技术,采用"以易促精"的训练要求;运用超量恢复的训练原理,科学掌控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训练负荷,以及强化仿技术动作的身体体能训练,最大限度地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