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通过对勃朗特三姐妹作品中的三位女性形象的叛逆性格的分析,探讨了勃朗特姐妹的女性意识及其在学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勃朗特姐妹作为维多利亚时期的代表女作家,其写作深受牧师家庭的宗教背景影响。她们的父亲帕特里克是英国国教牧师,他倡导的福音主义——自我心灵感受宗教的启示极大地影响了勃朗特姐妹的人格和创作。本文综述了勃朗特三姐妹对于宗教的不同心灵理解,正是对于宗教的追寻和探究,以及宗教对于她们的不同启示,使得三姐妹才思泉涌,在笔端中,澎湃着女性对于维多利亚体制宗教的批判,书写着女性对于宗教的个人心灵理解。  相似文献   

3.
夏洛蒂与艾米莉具有截然不同的写作风格,挖掘出两颗迥异而强劲的创造灵魂。艾米莉超越狭隘的个体意识。勃朗特姐妹具备诗人气质,而艾米莉则是比夏洛蒂更伟大的诗人。从勃朗特姐妹的诗性意识产生的社会基础,勃朗特姐妹诗性意识产生的自觉行动,勃朗特姐妹诗性意识中的女性独立意识,分别阐述勃朗特姐妹的诗性意识。  相似文献   

4.
陈文 《巢湖学院学报》2007,9(6):109-112
本文通过解读勃朗特三姐妹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论述了三位女性作家作为知识女性的独立意识以及对妇女解放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夏洛蒂与艾米莉具有截然不同的写作风格,挖掘出两颗迥异而强劲的创造灵魂。艾米莉超越狭隘的个体意识。勃朗特姐妹具备诗人气质,而艾米莉则是比夏洛蒂更伟大的诗人。从勃朗特姐妹的诗性意识产生的社会基础,勃朗特姐妹诗性意识产生的自觉行动,勃朗特姐妹诗性意识中的女性独立意识,分别阐述勃朗特姐妹的诗性意识。  相似文献   

6.
《中文自修》2011,(5):2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Bronte)。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与同为作家的妹妹埃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勃朗特三姐妹"。女性主题与抒情笔调是她小说倒作的两大  相似文献   

7.
论勃朗特文学创作的视觉艺术渊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故乡荒原风光的长期潜移默化、维多利亚时期绘画艺术的熏陶以及三姐妹不同风格的绘画实践三方面的影响,分析探讨影响勃朗特姐妹文学创作的视觉艺术的渊源,以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欣赏勃朗特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并理解三姐妹创作风格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麻欣 《华章》2012,(35)
在英国文学史中,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与安妮·勃朗特三姐妹的成功是一种奇特的现象,她们在英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发展中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她们的代表作《简·爱》、《呼啸山庄》、《艾格尼斯.格雷》被人们所熟知,在这三部蜚声文坛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勃朗特姐妹在文学创作方面都具有各自明显的特色,而导致这种不同特色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勃朗特姐妹身上所具有的不同性格.本文对勃朗特姐们的不同性格对其各自作品的影响作出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的《简·爱》曾经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音乐剧等。今年,又一部同名电影即将上映,可见这部经典小说确实魅力非凡。说起夏洛蒂·勃朗特,不得不提勃朗特姐妹的文学成就——三姐妹占据了英语文学名人榜单中的三个席位,恐怕连众多男性作家都自叹不如。  相似文献   

10.
一百多年来,勃朗特三姐妹的出现,一直被人们惊为奇迹,传为佳话.但勃氏三姐妹的成就并非一日之功.从地域环境、家庭背景、童年生活、成长历程等四个方面出发,可以揭示勃朗特三姐妹如何由孤独走向倾诉、由智力游戏发展为天才,将梦想演变为现实,从而在文坛上创下奇迹的人生路向.勃氏姐妹的成功表现了一种文化现象,"梦",是一个作家经由的必然心历.  相似文献   

11.
勃朗特三姐妹在英国文学史上有着显赫的地位,对她们作品的研究也历来不断。作品中的女主人公都难以替代,她们是维多利亚时期的女中豪杰,是女权主义的典型代表。她们大胆突破自我,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对男女平等的呼喊,冲击着封建思想的禁锢、撞击着现实社会的牢笼,为女性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文章对勃朗特三姐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别分析,通过细读文本,论述她们对女权主义的表达。安妮代表着女权主义的初期觉醒,是柔中之刚;夏洛蒂的作品写出了对男女平等的热切渴望;而艾米莉则用荒原之境写出了对女性霸权主义的向往。  相似文献   

12.
作为英国近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的勃朗特姐妹,其作品对整个欧洲文学甚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文章借助勃朗特三姐妹毕生的文学作品以及生平经历,较为宏观的概述了三位知名的世界作家在其作品里展现的特有的独立个性精神与有关妇女解放的人文意识。  相似文献   

13.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和安妮·勃朗特(1820-1849),是英国十九世纪的小说家、诗人,在世界文学史上,并称为勃朗特姐妹。十九汤世纪初,勃朗特姐妹相继诞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桑顿村,后迁移到约克郡的哈渥斯。这里居处偏僻,小勃朗特们几乎从不与外人接触,更无正常的社交。她们很少有机会接受正规的系统的教育,只得在家中玩一些智力游戏,自编自演一些异想天开的故事和戏。因母亲早逝,勃氏三姐妹受到父亲的影响,在政治上同情工人运动,反对歧视妇女,对  相似文献   

14.
勃朗特三姐妹各自的代表作《简·爱》《呼啸山庄》以及《艾格尼斯·格雷》中所塑造的三位女主人公简·爱、凯瑟琳和艾格尼斯·格雷在成长环境、性格形成、爱情认识和女性独立意识等方面,反映了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生活的社会现实。她们追求自由平等、自食其力的精神,对当代女性的自我认知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两位女作家夏绿蒂·勃朗特(1816—1855)和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是亲姐妹。她们的小说《简·爱》和《呼啸山庄》在我国读者当中流传甚广。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勃朗特姐妹的代表作《简·爱》和《呼啸山庄》中生态女性主义的分析,旨在揭示其中所流露出的处于萌芽期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从而解读19世纪女性小说中女性解放、回归自然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勃朗特三姐妹是英国文坛上的著名作家,她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从写作视角、取材范围和写作风格等方面无不折射出她们各自的百味人生。三姐妹的小说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作品的惊喜,而且还有她们赋予作品的精髓与深刻的含义。从她们的小说中,折射出了女性已不再驻留于温柔的抗争和纯粹的逃避,而是开始奋力突围,努力彰显着真正的自我和人性的憧憬,是她们对生活的激情与苦难的人生回照:坚强与执著,女性的新诠释;回归自然,人性的永恒。  相似文献   

18.
勃朗特三姐妹是英国文坛上的著名作家,她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从写作视角、取材范围和写作风格等方面无不折射出她们各自的百味人生。三姐妹的小说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作品的惊喜,而且还有她们赋予作品的精髓与深刻的含义。从她们的小说中,折射出了女性已不再驻留于温柔的抗争和纯粹的逃避,而是开始奋力突围,努力彰显着真正的自我和人性的憧憬,是她们对生活的激情与苦难的人生回照:坚强与执著,女性的新诠释;回归自然,人性的永恒。  相似文献   

19.
《简·爱》     
作者资料: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英国小说家,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一个贫苦的牧师家庭,父亲是当地圣公会的一个穷牧师,母亲是家庭主妇。夏洛蒂·勃朗特排行第三,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相似文献   

20.
勃朗特三姐妹在英国文学史上居于重要的地位,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从历史意识形态角度出发,围绕历史、意识形态和文本三者的关系对勃朗特小说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文学解读,更深刻地解答了"权力的神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