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0年夏天,一位名叫约翰·佩德里克的英国船长带领着16名船员,乘坐着2500吨重的“高斯号”探险船,开始了往南极探险的征途。探险船刚到南极,便遇上了一场特大暴风雪,温度直线下降,船员们一觉醒来,发现他们的探险船已被封在一望无际的冰原上了。  相似文献   

2.
1930年夏天,一位名叫约翰·佩德里克的英国船长带领着16名船员,乘坐着2500吨重的“高斯号”探险船,开始了往南极探险的征途。探险船刚到南极,便遇上了一场特大暴风雪,温度直线下降,船员们一觉醒来,发现他们的探险船已被封在一望无际的冰原上了。  相似文献   

3.
吴南 《小学生导读》2013,(Z1):72-73
1930年夏天,一位名叫约翰·佩德里克的英国船长带领着16名船员,乘坐着2500吨重的"高斯号"探险船,开始了往南极探险的征途。探险船刚到南极,便遇上了一场特大暴风雪,温度直线下降,船员们一觉醒来,发现他们的探险船  相似文献   

4.
<正>1930年夏天,一位名叫约翰·佩德里克的英国船长带领着16名船员,乘坐着2,500吨重的"高斯号"探险船,开始了往南极探险的征途。探险船刚到南极,便遇上了一场特大暴风  相似文献   

5.
一、情况分析 根据我们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四号”船的科学人员进行的一次闻名全国的南极地质考察实况;本班有些幼儿的父亲亲自去过南极考察,幼儿对“海洋四号”船有极大的兴趣,但对叔叔阿姨在南极的具体工作以及南极是一个什么地方?去南极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不甚了解,甚至是模糊不清,只知道去南极好玩。针对幼儿的求知欲望,为了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地质事业,学习老一辈的地质创业精神,我们设计了“我是南极小小考察员”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正>1.1930年夏天,一位名叫约翰·佩德里克的英国船长带领着16名船员,乘坐"高斯号"探险船,开始了南极探险的征途。  相似文献   

7.
清川 《宁夏教育》2010,(6):40-40
据英国媒体《每日邮报》报道,在英国皇家海军南极勘察船“忍耐号”上进行科考的一只研究队伍在南极海域有了新的发现:当冰山消融的时候,就有铁质颗粒被释披进海洋里,铁质颗粒是海藻的营养物质。海藻的生长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8.
放假了,大智听说他心目中的英雄秦伯伯从南极科学考察归来,便缠着爸爸去探望。来到秦伯伯家,秦伯伯端来两杯橘子汁,放在大智面前的茶几上,然后又从冰箱取出两块小冰块,放入橘子汁杯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刚刚放入杯里的冰块发出“吱,吱……”的响声,并有串串气泡放出来,接着就“咪,咪……”唱起了歌,好像一支隐形乐队在演奏轻音乐。大智听着这悦耳的音乐,感到惊奇,急不可耐地问秦伯伯,“您家的冰块怎么会唱歌,在哪儿买的?”秦伯伯说:“这可不是买的,是我从南极带回来的特殊冰块——南极冰。由于它在融化时能够发出美妙动听的音乐,我们叫它…  相似文献   

9.
在南极,最丰富的资源就是无边无际的冰雪。据统计,南极冰雪总量约达万立方千米,储存了全世界可用淡水的。世界水资源严重缺乏,人们怎么利用南极地区巨大的淡水资源呢?科学考察船从南极搬运回国的冰块,已经成为昂贵的饮品。拖运冰山的设想,有可能解决一些干旱国家缺水的问题。早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2月25日5时50分,正在南极执行科考任务的中国"雪龙"号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收到澳大利亚海上搜救中心电话:一艘载有74人的俄罗斯科考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在南极附近海域被浮冰困住,两座冰山正向其漂移,情况危急,希望"雪龙"号前往遇险地点施救。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破冰船的关注:破冰船与普通船有什么不一样?破冰  相似文献   

11.
本刊2007年第2期刊登了《从“破冰船”破冰原理的受力分析说起》一文.原题摘录如下:1999年,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我国自行研制的“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对北极地区海域进行了全方位的卓有成效的考察.这次考察获得了圆满成功,并取得了一大批极为珍贵的资料.“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不仅采用特殊的材料,而且船体的结构也应满足一定的条件,以对付北极地区的冰块与冰层,  相似文献   

12.
②刚到南极,遇上特大暴风雪,温度直线下降,一夜间!船被封在冰原上。Q000厅!斌巨员江、1930年夏,一位英国船长带领苏名船,乘﹃高斯号﹄探险船,赴南极探险。④时间来越少门川一天天地过去了,淡水、粮食越,大家都焦急万分。③船员们想尽一切办法破冰,先用炸药,后用镐头!但厚冰还是纹丝一不动。。、二零。赴户习、毯乡/}料」吸书中描述小富兰克林把黑白布放在雪地,后来黑布陷入雪里,白布依然如故。场船长失眠.他随手从床头书架上抽出一本书闲翻,书是︽富从=克林自传︾。口. } .门匕科学小常识救了一船人的性命@于昌伟~~…  相似文献   

13.
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于2004年10月25日上午9时从上海港启航奔赴南极,途经香港、跨越赤道、短停弗里曼特尔港(澳),然后,穿越西风带,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实施大洋考察、气象考察、海冰考察等26个项目的科考活动,其中对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的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83米)——冰穹A进行为期71天的首次科考活动,  相似文献   

14.
南极考察船     
自1984年中国首次组队进行南极科学考察至今,先后派赴南极地区担负运输、科学考察的船只有5艘,它们是“向阳红“10号、“J121“号、“海洋“4号、“极地“号和“雪龙“号.其中前三艘各进行过一个南极航次,后两艘则为中国极地运输、考察专用船.  相似文献   

15.
妙计融冰     
1.~1930年的夏天,“高斯号”探险船在船长约翰·佩德力’克.}旨挥正,踏上前往南极探,险的征途..4.时间一天天过去,淡水和粮食越来越少,大家都十分焦急。3.船员们马上动手破冰,先用镐挖,再用炸药,但都无济于事,冰原还是纹丝不动。5.一天晚上,约翰船长难以入睡,便拿了一本《富兰克林自传》读起来。7.船长找到了融冰妙计,激动不已,连忙叫醒大家,告诉他们这个新发现。趁圈廖l目!一_《■■目目●■●●W目■■目■●■■■■■■■●■●■●P婚r一扯 礴 一 8.第二天,大家用烟道里的黑灰、煤屑以及黑布等,铺在船前方的冰面上,铺成一条“黑色大…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2月25日5时50分,正在南极执行科考任务的中国"雪龙"号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收到澳大利亚海上搜救中心电话:一艘载有74人的俄罗斯科考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在南极附近海域被浮冰困住,两座冰山正向其漂移,情况危急,希望"雪龙"号前往遇险地点施救.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破冰船的关注:破冰船与普通船有什么不一样?破冰船是怎么破冰的?破冰船的威力究竟有多大?  相似文献   

17.
给你一根棉线、一点儿盐、一点儿水(图1),你能用棉线把冰块拖走吗?当然能啦!崩豆真是个急脾气,他先抢过棉线,兜住冰块,用手拉住线的两头,一下就把冰块拖走了(图2)。哈妹看着,有些不屑地说:“这样谁不会呀,还是看我的吧。”于是,她拿过棉线,在线头上沾了点儿水,然后,把湿润的线头放在冰块上,轻轻一拉。奇怪,本以为线头会被拉下来,可出乎意料的是,线头像是长在冰块上一样,冰块被拉着走了起来(图3)。“呵!行啊,你是怎么弄的?”崩豆佩服起来。“这算什么,我还有高招呢!”说着,哈妹向上一拉棉线,冰块竟被吊了起来,冰块晃动着,就像是被钓起的无力…  相似文献   

18.
南极的奥秘     
我国南极考察始自1984年,此后每年一次。2005年11月18日中国南极科考队的叔叔、阿姨们乘“雪龙”号船从上海缓缓启航,开始了为期130天的第22次南极考察之旅。考察重点包括陨石回收与研究、冰盖进退及古气候研究、地质考察及南极地质图编制、内陆冰盖测绘研究、星地遥感同步观测等任务。同时也为中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作前期调研准备工作。多年来,科考队的叔叔、阿姨们秉承着“南极精神”,使得我国的南极考察事业展现出令人瞩目的业绩,相信这次考察也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骄傲。  相似文献   

19.
冰海囚禁     
《少年科学》2009,(1):31-40
1914年,一队进行科学探险的人登上这艘名叫“坚忍”号的船。他们的目标是穿越南极大陆。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这次与众不同的冒险。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年底,正在南极执行科考任务的中国"雪龙"号收到澳大利亚海上搜救中心电话:一艘载有74人的俄罗斯科考船在南极附近海域被浮冰困住,两座冰山正向其漂移,情况危急,希望"雪龙"号前往遇险地点施救。俄罗斯科学考察船自圣诞节发出求救信号之后,就一直动弹不得。此次雪龙号参与救援,一方面说明中国在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合作,展现出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另一方面也检视中国南极科考在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