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从此洛阳作为北方政治、文化中心存在了40多年.对于那些出仕的北魏文人来说,京城对他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们大量集中于此.北魏后期文人集中于洛阳,这就改变了社会动荡所造成的无暇创作的状况.尽管北魏后期文学尚未比南朝文学有更高的水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汉化改革的重要一步,北魏迁都洛阳,确实造成了一种文学相对繁荣的形势.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说的,"文学家们集中活动于某一地区,使这里成为文学的中心".  相似文献   

2.
北魏名臣李冲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提出三长制、均田制等制度,推动了北魏改革。而除此之外,李冲的另一项功绩就是协助北魏完成迁都洛阳的大业。  相似文献   

3.
北魏名臣李冲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提出三长制、均田制等制度,推动了北魏改革。而除此之外,李冲的另一项功绩就是协助北魏完成迁都洛阳的大业。  相似文献   

4.
武卓卓 《大观周刊》2012,(48):13-13,30
北魏是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建立的第一个正式政权,在其发展的一百五十余年历史中,与中原文化交流、磨合,形成了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其变化也较深刻地反映在服饰方面,以太和改制前后改变尤为剧烈,而在迁都洛阳后的女性服饰则更具特,最。本文通过对已发现的洛阳时期北魏墓葬中的陶俑及其壁画中的女性人物服饰进行研究.希望从中进一步探究北魏女性服饰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5.
北魏鲜卑族王朝迁都洛阳之后,因为汉族文化相对具有一定先进性,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汉化活动,推动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对自己的民族服饰也进行了改革创新,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孝文帝的南进统一思想主要体现在议五德运次、迁都洛阳、推行汉化、御驾亲征等方面,主要来源于儒家思想、北魏诸帝和冯太后。这一思想顺应了我国历史发展的趋势,为后世政治家继承和发展,在21世纪依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在由平城迁都洛阳的途中凭吊比干墓并撰文立碑。将吊文上石实属创举,一方面是看重比干的忠贞形象对鲜卑族的教化功能,明确以"汤武革命"为样板入主中原的国策,向南朝宣示正统立场;另一方面,碑文模拟屈骚,孝文帝藉此疏解因迁都延宕而导致的精神压力。此碑与孝文帝同期创作的一组"祭川岳文"旨趣类同,皆指向光宅中原的文化理想。此碑也为唐以降的比干拜祭树立了楷式,实具纪念碑意义。  相似文献   

8.
淮安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城市,凭借着独特的运河交通优势与商业贸易,吸引并聚集了一大批外来文人,分为漕运官员、过路文人与寓淮文人三大类型.这些外来文人与当地文人进行文学互动,组织文会,诗文唱和,促进了当时地方文化的繁荣.他们以运河为背景的诗歌创作,展现了运河特有的历史面貌,成为关于运河的珍贵记忆.  相似文献   

9.
温子昇、邢邵和魏收是北魏至北齐时期最负盛名的文学大家,世号“三才”.他们年龄相仿,属于同时代人,彼此间有过各具特色的交游活动,在交游中张扬个性、表达见解、实践价值.其中邢邵和魏收交往最为密集,他们共同游学、出行、接待南来文人、探讨学术、撰写新令,彼此还有相互酬唱之作,“邢魏争名”事件也属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这些共同的经历对他们的文学观念和诗文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日,西南大学文学院何宗美教授的巨作《文人结社与明代文学的演进》(以下简称《演进》)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重要成果之一.全书分上编《明代文学结社现象与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研究》和下编《明代文人结社编年辑考》,共百余万字,皇皇之著,对明代文人结社现象作了迄今为止最为翔实的全面考察,对文人结社与明代文学发展演进的深层关系作了细腻而深刻的剖析.作者以严谨的学术姿态,敏锐的观察角度,纯熟的文学思维,在文人结社的框架下,为我们展示了明代文学演进的宏图.近日翻读此著,感触颇深.兹就书中所论及明代文学研究相关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明代江西文人与台阁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域角度考察了明代江西文人与台阁文学之间的关系,指出台阁体的主要成员为江西文人,而江西科举之盛、阁臣翰林之多是产生此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台阁文学的创作及文风的形成得力于秉承江西乡邦文学传统的江西文人的努力,景泰年间问世的《皇明江西诗选》则是江西台阁文学创作的标本。  相似文献   

12.
媒介地理学为媒介传播、文学传播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学术生长点。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海派文学的生成与建构与上海这一地域环境密切相关。"京海"之争中上海文人以地理集聚的形式为之确立了合法性,上海的报刊媒介则为其发展提供了颇具传播力的现代公共空间,而世界主义的文化理念铸就其文学现代性的内核。  相似文献   

13.
何跞 《兰台世界》2016,(24):127-129
元代庐陵文学是透析元代南方及南北文学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这是研究元代庐陵文学的意义所在。该地域文学有其自身的整体特征,这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作为外围的文化环境的大气混一风气,二是思想内围的理学因素。这两方面既是影响因素,也是元代庐陵文学的整体特征,表征为文人及文学作品中的个性、性情、心悟等等,庐陵文人赵文、刘将孙、刘岳申、刘诜及其颇具个性色彩的文学即为代表。  相似文献   

14.
席艺洋 《新闻世界》2011,(12):144-145
《大风》是抗日战争时期香港的一份丈艺刊物。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由沪抵港的文化人与香港本地文人接触来往颇密,他们在《大风》上撰写的文章时常与其他国家之抗战史、自身与朋友之战争见闻、经历有关,在创作题材及思想方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香港文学及青年文学社团。《大风》的撰稿人中,不少来自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及中国文化协进会。作为一份抗战文艺期刊,《大风》的出版为人们了解战争时局提供了途径与评论的立场。  相似文献   

15.
东汉初期宫廷文学之观念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建武十二年刘秀灭公孙述,削平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到和帝永元初约六十年间,为东汉一朝承平时期。当时活跃在文坛上的主要人物,是以班固、崔驷、傅毅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本文拟结合其活动环境,对这一文人群体的文学观念和创作实践进行考察,希望藉此揭示这一时段的文学风貌,并界定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一、宫廷文学与文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就文人活动环境及大部分作品的创作背景而言,东汉初期文学主要是宫廷文学。这一判断基于如下事实:首先,文人的主要作品多在宫中所作,或为献呈皇帝而作并因此成名。如班固于永平中除兰台令史,迁…  相似文献   

16.
北魏六镇是北魏迁都平城以后为加强北部边防而依次设立的六处军镇,在最初设立到不断发展过程中其经历了由"绥和服远"向"对外御夷"的职能转变。作为城防体系的一部分,它与六镇长城及其沿线戍城共同构成了相对完整的城防结构。本文以考古发现的六镇沿线城址为基础,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其进行空间分析,从水文条件、地形条件、视域条件、交通条件等方面探析了包括镇城、戍城与六镇长城在内的六镇防线在选址上的地理因素以及内部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六镇防线设置的必要性。并且进一步揭示出北魏六镇防线的全面完善是其汉化政策推进的配套工程,其建立和完善是以北魏迁都和文化转型为内在动力的,对于北魏统治者自我认同的转变亦有象征意义。此外,本文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地理空间相关分析进一步推测六镇各镇城的地望。  相似文献   

17.
北魏六镇是北魏迁都平城以后为加强北部边防而依次设立的六处军镇,在最初设立到不断发展过程中其经历了由"绥和服远"向"对外御夷"的职能转变。作为城防体系的一部分,它与六镇长城及其沿线戍城共同构成了相对完整的城防结构。本文以考古发现的六镇沿线城址为基础,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其进行空间分析,从水文条件、地形条件、视域条件、交通条件等方面探析了包括镇城、戍城与六镇长城在内的六镇防线在选址上的地理因素以及内部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六镇防线设置的必要性。并且进一步揭示出北魏六镇防线的全面完善是其汉化政策推进的配套工程,其建立和完善是以北魏迁都和文化转型为内在动力的,对于北魏统治者自我认同的转变亦有象征意义。此外,本文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地理空间相关分析进一步推测六镇各镇城的地望。  相似文献   

18.
刘玄在王莽末期建立起汉室复兴政权,随后由洛阳迁都长安,一年左右旋即失败,古之论者以为这是刘玄贪图长安富盛而出的下策,西迁减轻了对洛阳以东的震慑威力,滋长了赤眉等势力扩张,以致最终被取代。这不仅透露出以成败论人的固定套路,也透露出对农民起事者心存偏见的固定思维。刘玄的失败一因其尚未整合出一个有效的法统政府;二因刘秀对其叛变所致。刘玄的迁都与政权失败无关,而刘秀定都洛阳与其后关中数百年的衰落却有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龚思 《大观周刊》2011,(17):42-43
贬谪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号遍的现象,由此形成的贬谪文学则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中唐时期文人或被贬湖南,或在贬谪途中经过湖南,留下大量的文学作品,使得湖南的眨谪文学尤为兴盛。这些文学创作中洋溢的湖南地域色彩是湖南作为贬谪文学重镇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20.
张丽敏 《兰台世界》2012,(10):18-19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和文学研究家,著有《围城》、《管锥编》等知名作品。作为一名文化大家,钱钟书先生以其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誉满天下,也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早期的清华图书馆到后期的北平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