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朱爱军 《教育艺术》2005,(11):28-28
据报道,不久前有人对北京市10所中学的1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学生中课后敢于向老师质疑的占66.8%,课堂敢于向老师质疑的占21.5%,而课上敢于当面指出老师错误的仅占5.59%。那么大学生课堂质疑能力如何呢?笔者对本系4个专业的近400名大学二年级学生的调查表明,课后能向老师质疑的占30%,课堂敢于向老师质疑的占10%,而课上敢于当面指出老师错误的不足5%。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不久前有人对北京市10所中学的1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课后敢于向老师质疑的占66.8%,课堂敢于向老师质疑的占21.5%,而课上敢于当面指出老师错误的仅占5.59%。自上学期以来,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对我校5个专业的近500名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调查表明,课后能向老师质疑的占40%,课堂敢于向老师质疑的占15%,而课上敢于当面指出老师讲的错误的不足5%。也许人们要问,难道我们的学生真的把教学内  相似文献   

3.
质疑 ,需要教师有充足的知识储备 ,超前的意识和过人的胆量。质疑 ,体现了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 ,质疑是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推崇创新 ,追求创新 ,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鼓励学生解放思想 ,独立思考。另一方面 ,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在课堂上留下足够的空间 ,启发培养学生敢于质疑 ,善于质疑的精神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火花。质疑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转化成巨大的动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火花。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位“老师”也是开启新知的创新的钥匙。学生的兴趣持久 ,就会变成一…  相似文献   

4.
在如今的课堂上,我们惊奇地发现,不仅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着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不少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向老师提问题了。这种疑问不仅仅是学  相似文献   

5.
质疑素质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是敢于怀疑权威(包括老师和书本知识),敢于向他们挑战的精神;其二是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具备良好的质疑素质,就能够随时发现的提出许多数学问题,就会产生一种追求问题答案的欲望,从而驱使他们开展有确定目标的探究活动,积极主动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80):16-17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和乐于质疑又是创新精神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既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又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和乐于质疑的方法、策略与途径,从而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促进教师自身修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理论和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为着他们的长远发展考虑。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是要创设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提供自由开放的空间,他们才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敢于与老师、同学讨论,从而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疑"是思维的开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因为学生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自己去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科学教学中质疑很可贵,如何更好地进行质疑更可贵。学生只有敢于质疑才能发现真知。因此,教师应抓住小学科学的特点,找准学生的困惑点,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质疑氛围,激励学生质疑;巧设教学问题,提供质疑契机,让学生喜欢质疑;升级实验活动,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  相似文献   

10.
毛秀坤 《考试周刊》2013,(41):124-125
历史与社会学科本身就需要学生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探究意识,这就需要学生有更强的好奇心,有敢于质疑、乐于质疑、善于质疑的学习意识。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的问题: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质疑;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善于质疑。  相似文献   

11.
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育的要求。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获得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吴瑾 《考试周刊》2009,(18):5-6
本文作者在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后,通过认真思考,决定先在阅读探究课上实践。采用杜郎1;1教学模式的阅读课,不仅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探究的环境,而且保证了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拓宽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向老师挑战,真正实现了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学习的教学新局面,是全员参与探究的有效课堂,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刘桂慧 《考试周刊》2012,(90):49-50
数学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培养学生的说数学的能力就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数学语言的表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提问、质疑、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两方面探讨素质教育下“说数学”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身心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培养进取精神和质疑能力,因此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性,不断探究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让学生学会质疑、敢于质疑、乐于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但在初中物理课堂上仅靠老师的“一言堂”式的教导是无法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的,学生要想学好物理就必须培养质疑能力,只有敢于质疑、善于发现问才能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领悟知识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教学中,数学教学更多的是在灌输知识,使学生处在被动学习中。而学习数学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需要学生有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意识。在学习中培养学生敢于发问的意识,让学生敢于质疑,学会思考解决问题,提高综合能力。本文论述了培养问题意识的必要性以及提高学生问题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质疑一般指学习个体在求知欲的驱使下,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批判、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发表见解、敢于追求真理的一种思维方式,质疑是一种品质、更是探索的起点和创新的前提,没有质疑精神一切创造性的活动将无从谈起,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然而在传统课堂下学生的质疑精神严重缺失,要改变现状,就必须转换思路。思辨课堂提出的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要求学生勇于质疑、大胆质疑,这使得学生不再是只接受不思考的工具,真正成为有思想有见解的人。  相似文献   

18.
张贞芳 《教师》2010,(10):50-50
“一言堂”到“群言堂”的深刻转变预示着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在新课改下被冲击得体无完肤,学生思维开始变得开阔、活跃,敢于质疑,愿意和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勇于发表不同见解,乐于表现自己。这正是一个逐步体现师生交往互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言堂"到"群言堂"的深刻转变预示着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在新课改下被冲击得体无完肤,学生思维开始变得开阔、活跃.敢于质疑,愿意和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勇于发表不同见解,乐于表现自己.这正是一个逐步体现师生交往互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吴岚 《教师》2013,(26):50-51
本文论述在专业课的课堂案例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传统观点挑战,提倡独立思维。学贵有疑,勇于质疑,善于释疑给我们21世纪的专业课教学带来了有力的冲击。在教学中给予学生问的权力,创设和谐氛围,教给学生质疑方法,激发学生质疑并与各类课程的学习内容整合,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同时教师必须自我改变,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师生平等的观念,不断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