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教育》2005,(9):F0003-F0003
创设具有浓郁民间气息的环境,让幼儿在艺术的氛围中得到陶冶;挖掘撕纸艺术的文化内涵,让幼儿的艺术视野得以开阔;拓展撕纸活动的途径,让幼儿在艺术的天地中发展;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让幼儿在艺术的创造中成长。  相似文献   

2.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变,引人入胜。幼儿好动、好奇的天性在游戏中会得到满足。在游戏中幼儿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游戏对幼儿运动器官的发展,心理素质的培养,智力的开发都有积极意义。 一、手脑并用   在游戏中,让幼儿多动手动脑,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在游戏中爱动手动脑呢 ?我在组织中班幼儿游戏“小小服装店”时,就设计了一系列让幼儿动手动脑的活动。先让幼儿从家中收集各种旧挂历,然后将幼儿分成设计组、裁剪组、描绘组、上色组轮…  相似文献   

3.
朱佳 《华章》2013,(31)
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成了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它能提高幼儿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在玩中探究、在探究中感受、在感受中获得更多的快乐。运用直接感知,培养幼儿兴趣;运用亲身体验,使幼儿学会探究;运用动手操作,让幼儿表达见解。并充分把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结合起来,为幼儿的玩与探究服务。  相似文献   

4.
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就是幼儿社会情感教育,而为幼儿创设一个快乐的群体氛围,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并激发幼儿的合群心理是促进幼儿社会情感发展最有效的手段。为此,家长和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为幼儿探索快乐的环境,让幼儿的童年充满快乐和欢笑。  相似文献   

5.
岳艳 《贵州教育》2009,(18):25-25,32
一、指导分析读本价值,为阅读活动做好准备 阅读课题研究初期,我们认为只要是优秀的故事作品就可以吸引幼儿,成为较好教学内容。通过多次阅读观摩活动发现有的阅读活动让幼儿回味无穷,有的阅读活动让幼儿无精打采,有些教师讲故事幼儿喜欢听,有些教师讲故事幼儿不喜欢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呢?为此,我们采取了对读本教育价值的研究与实践。例如:在小班阅读活动《变色鸟》教学活动中,一位教师按照教学步骤常态进行活动,另一位教师在阅读活动前对读本先分析理解,着眼考虑幼儿现有生活经验,让幼儿理解变色过程,体验变色魔力,加深幼儿对读本内容认知后再进行阅读活动,结果发现两种教学效果有明显差异,前者让幼儿机械理解读本内容,幼儿对活动无主动性,后者则让幼儿在体验过程中感受阅读活动中的乐趣,让幼儿主动理解读本,目标得以轻松实现。经过多次阅读活动实践证明,教师在选择读本时,既要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心理需求,又要考虑幼儿现有经验,仔细揣摩读本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6.
幼儿基本体操运动对幼儿发展有着独特价值,幼儿园开展幼儿基本体操普及训练应善于实施快乐教学,让幼儿在玩中练,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并应善于与体育、舞蹈教学相融合,让幼儿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领会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7.
动手操作就是幼儿通过外部的动作来学习有关的数学知识,从而达到主体自身动手和数学知识的协调,让幼儿在摆弄物品的过程中自己发现知识,学习数的概念,建立知识结构。幼儿逻辑数理经验正是在动手操作中形成的。如果仅给予幼儿以语言讲解,而不让其实际动手操作,那么他们并不能很好地掌握数学概念和原理,更不能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除教师演示动作要准确、明显、规范外,同时应该让幼儿在自己的具体操作中来求得发展。一、处理好主体和主导之间的关系教师应从对幼儿的指令操作转向让幼儿主动操作,让幼儿借助对事物…  相似文献   

8.
殷静 《今日教育》2010,(2):31-3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注重让幼儿“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性规则”。根据这一要求,我认为可采取以下策略: 1.让幼儿在体验中获得经验。如果幼儿意识不到不适宜行为给对方造成了痛苦和伤害,也就不能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并获得内化的自觉的行为准则。对此,教师要加强体验引导,让幼儿在体验中成长。  相似文献   

9.
<正>种植活动可以让幼儿感知生命的成长。在“亲自然”理念指导下,教师向幼儿讲述生命教育的理念,让幼儿在感受植物生长的全历程中,动手参与种植的整个过程,不但能够让幼儿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并加深保护自然的使命感,同时还能够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以往的思维定势中,认为只要制定好计划,班内三名教师认真组织实施就可以了。但实践让我越来越深地感悟到,只有让幼儿预知环节活动安排,才能真正让幼儿自主起来,达到我们所期待的自然而有序的状态。开学初我发现,活动区后的环节很乱,幼儿常在班内追跑打闹,还不时有幼儿来告状。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发生,我在这环节安排了唱唱跳跳的活动,即幼儿一边做律动一边等待未完成如厕喝水的幼儿。但这样做虽然幼儿的冲突少多了,  相似文献   

11.
马朝栋 《成才之路》2023,(11):69-72
幼儿语言要获得长足发展,离不开一日活动中良好的“说”的环境的创设。在一日活动中持续对幼儿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方式。教师应利用好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渗透,让幼儿充分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并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教师要在一日活动中为幼儿积极创设轻松愉悦的语言表达环境,把幼儿的表达欲望真正激发出来,让幼儿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就说,助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高萍 《家长》2023,(17):183-185
<正>学前阶段是幼儿社会性成长的重要时期,借助幼儿园教育来促进幼儿良好社会行为的养成,有助于幼儿的终身发展,让幼儿在学会体谅、尊重、合作、同情等行为的过程中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人格,从而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而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是主要的实施方式,能够让幼儿很好地沉浸在情景当中,愿意去探索和讨论,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社会行为的行为。因此教师有必要积极开发游戏资源,用游戏的方式来让幼儿逐渐地获得社会性发展所需要的各项品格,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3.
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幼儿提出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创设宽松的提问氛围,让幼儿敢于质疑;鼓励幼儿在玩中思考,让幼儿勤于质疑;丰富幼儿知识经验,让幼儿便于质疑;指导幼儿掌握提问的方法,让幼儿善于质疑;支持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幼儿乐于质疑。  相似文献   

14.
幼儿是在游戏中,在人与人的互动中,在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知中,无意识地学习语言的。因而,教师和家长在对3—4岁幼儿进行语官启蒙教育时。要让幼儿感觉是在从事各种玩耍活动和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感知体验中促进他们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方法:家长让幼儿看图甲1分钟,指导幼儿记忆住图形的特征。然后遮住图甲,让幼儿在图乙中找出图甲中没有的图形,并画出图甲中有而图乙中没有的图形。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落实幼儿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目前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还存在着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喜好,主宰着整个活动,即使有让幼儿“动”的环节,如动手操作、动口回答问题等,但也是在教师的严密控制和“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幼儿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如何让以发展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得以真正落实笔者认为首先必须让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真正“动”起来:动脑、动口、动手,使幼儿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探究,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人。让幼儿在活动中真正“动”起来,不妨尝试从以下…  相似文献   

17.
史海莺 《考试周刊》2012,(17):194-194
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陶冶性情,从而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对幼儿的一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美术活动中,活动过程是重点,教师要注重在活动中把握幼儿的情绪情感,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挖掘幼儿的潜能,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并始终采用正面评价的方式鼓励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对其不足之处用商量或建议的语气提出修改意见,真正做到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其自信心。  相似文献   

19.
陈先翠 《贵州教育》2009,(17):27-28
一、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增强交往合作意识 当今交往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未来社会每个人最重要的素养。家庭幸福、生活美满、学习成功、事业有成、工作出色等都离不开交往与合作。“合作是游戏成功的阶梯”。因此,为了使幼儿能尽快地掌握技能,也为了使幼儿能从被动合作进入主动合作,让幼儿学会合作游戏,体验合作的乐趣,并针对幼儿以单独游戏为主的特点,我们让幼儿先单独玩,然后再合作玩。在不同的玩法中,让幼儿感受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合作玩比单独玩更有趣。  相似文献   

20.
刘雅芬 《家长》2023,(16):119-121
<正>幼儿时期是提升创造力的重要阶段。由于这一阶段的幼儿对周围事物缺乏了解,因而需要接受幼儿园系统的教育。幼儿园需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适合幼儿成长的课程。幼儿在成长中天生喜欢游戏,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幼儿园应大力推进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将游戏渗透到每日活动中,增强课程的知识性与趣味性,让幼儿在幼儿园课程中产生良好的游戏体验,让幼儿感受到快乐。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应认识到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意义,并将游戏手段潜移默化地融入幼儿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