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什么在全社会、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外来务工子女的安全事故还常有发生呢?原因何在?我们通过学校管理过程、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认为关键在于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忽视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南京一所外来务工子弟小学为例,对在宁务工子女的教育现状做了调查,发现家庭教育对子女教育影响的重要性,建议通过提高务工人员教育意识的举措,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能力,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江渝 《成才之路》2009,(30):2-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大批外来民工携妻带子涌入到城市当中,中国教育的词典中因此多了一个名词——外来务工子女。广大的外来务工子女,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的文化层次低,家庭教育相对落后;同时,大部分进城务工子女以前都是就读于比较偏远的山区学校,那里的教学条件、师资水平相对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4.
南京市外来务工子女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调查南京市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及家长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发现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习惯与本地儿童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外来务工人员对子女学习的关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够。要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应在学生行为习惯纠偏上着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应加强外来务工人员与学校的联系,提高他们的综合教育素养,形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5,(56):164-165
本文以饶平某镇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为例,对饶平某镇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饶平某镇外来务工子女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探讨解决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对策,通过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意识,改变思想态度;学校调整教育模式;实施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资助奖励制度;重视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等举措,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6.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出现的教育问题,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刚融人到城市,在经济条件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忙于生计,生活、工作压力较大,对子女的教育往往疏忽、简单、粗暴。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工作稍有失误就可能增加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7.
西苑学校是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建成的第一所指定接收外来务工子女就读的学校。也是区内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近1500名学生中约60%是来自全国22个省300多个县市的务工子女。他们大多在心理、行为习惯、知识基础以及家庭教育上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面对建校时间短,教师组成复杂,学生来源广泛,九年一贯制办学经验匮乏等问题,是等待政府政策的倾斜安逸地靠在外来务工子女学校的“树荫”下?还是打破常规格局.另辟蹊径.走上充满荆棘但一路风景的曲径呢?我们选择了后者。  相似文献   

8.
西苑学校是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建成的第一所指定接收外来务工子女就读的学校,也是区内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近1500名学生中约60%是来自全国22个省300多个县市的务工子女,他们大多在心理、行为习惯、知识基础以及家庭教育上存  相似文献   

9.
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现代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自农村,在适应城市生活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特别是在学校的学习生活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关注。文章将针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外来务人员工子女学校生活语言以及教育语言标准的定性分析,总结了外来务工子女"语言习性"的特征及其与学校所要培养的"语言习性"之间"质"的差异,揭示了学校教育通过语言"再制"不平等的机制,展现了外来务工子女在学校教育微观处的"不平等"遭遇.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对外来务工子女最为重要,影响比较大,要培养外来务工子女好的习惯、行为,就必须从小抓起,家庭要对子女付出更多的爱,为他们创造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2.
外来务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推进的。随着我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教育的热点问题。我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外来务  相似文献   

13.
刘上连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12):133-136,150
随着新疆经济快速发展,内地省份劳动力大量流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通过对新疆呼图壁县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调查,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状况并不乐观,面临家庭教育环境差、教育方法不当、家长与学校互动少等诸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政府、外来务工人员自身共同努力提升随迁子女家庭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对外来务工子女行为的影响极为深刻,培养外来务工子女良好的行为,需要从娃娃抓起,需要家庭、幼儿园以及整个社会携手努力,只有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付出无私的爱,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使他们和本地的幼儿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一、调查背景 目前浦东新区初中阶段外省市借读生占学生总数的19.3%%,达一万三千多人,在公办学校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一现象在农村地区尤其突出,在目前浦东农村中学起始年级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学生数的50%上下,其中最多的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总数的70%,他们外来务工人子女群体的教育已成为教育研究不能回避的问题,外来务工子女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样的发展和浦东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环城一小是云南省昆明市桃源社区一所区属小学,属完全小学,共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35人,其中8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为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在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环城一小一直以来都注重家庭教育。2006年3月,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作者的具体教学实践,谈述了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的些许认识.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0,(13):153-154
近期,笔者交流到以外来务工子女生源为主的学校工作。开展教学时,发现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子女的歌唱学习存有差异,需着手调整教学设计,适应现有学情,因材施教。本文将初步呈现外来务工子女歌唱学习中存在的现象及探讨合适的施教安排,望通过分享、交流和探索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外来务工子女音乐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由此带来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上学问题,已现实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因此,做好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学生的文化融合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一、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学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温家宝总理视察北京市接收外来务工子女学校时在黑板上写下的这句话意味深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白象,他们的子女成了学校的新群体。以白象七小为例,2010年学校共有学生1295人,其中743人来自外省如贵州、江西、河南等经济及教育发展欠发达省。关注这一群体的教育状况,创造条件激励学生成长成才,是关系班主任工作、学校教育的一件大事。为此,我们通过对家长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以座谈、访谈的方法,对我校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为后续的课题研究提供线索和依据。我们于2011年4月对白象七小外来务工子女及家长各进行了问卷调查。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不足,仅以3~6年级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其家长作为调查对象。我们采用直发形式,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68余份,有效问卷432份,回收率、有效率分别为93.2%和86.4%,符合统计学上的大样本原则。其中男生221,女生211,男女生比例相当。调查结果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