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作为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批评报道与"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据介绍,新世纪以来,我国已先后发生新闻官司近2000起.开展舆论监督,搞批评报道,记者如何加强自律,防范、减少法律纠纷,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舆论监督记者除知法、懂法、依法行事外,还要做到"三点",尽可能地避免因舆论监督而引发纠纷.  相似文献   

2.
曹鹏博士在2008年第四期《新闻记者》发表《舆论监督与监督舆论都须有法可依》一文,提出:长期以来,舆论监督一直是中国新闻传播者争取及时、全面、真实、自由地报道与评论的权利。然而,由  相似文献   

3.
博览     
舆论监督十大关系(一)继承传统与刻意创新的关系:我们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刻意创新,闯出一条新的路子。(二)舆论监督与批评报道的关系:批评报道是舆论监督的主要手段,舆论监督还有其深刻的内涵,是民主政治的一个大特征。(三)权利  相似文献   

4.
《申报》对"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报道是该报创刊早期一次影响深远的报道活动,客观上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这说明《申报》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报纸的舆论监督功能。由于有了新闻媒介的参与和社会公众的主动回应,这次舆论监督突破了中国传统的舆论监督模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近现代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5.
舆论监督是对社会不良行为和权势人物的监督,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是舆论监督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的舆论监督报道过程中,弱势群体的角色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常常作为"道德高地",在与强势群体的二元矛盾中处于"天然正确"的一方,或作为"被揭黑者",变成舆论监督对象、又或是作为"被消费者",在监督强势的报道中充当"卖点"角色。因而在这类报道中,记者必须坚守专业主义和客观精神,将弱势群体"去天然正义化";坚持舆论监督的人民性,强化弱势群体的主体角色;坚守新闻工作的人文情怀,强化弱势群体的受保护角色。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舆论监督报道更好地对弱势群体的利益进行维护。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是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利的一种方式。然而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当前由于舆论监督逾越法律界限,引发诸多新闻侵权诉讼,影响了舆论监督的顺利进行和监督的社会效果。为构建安全的舆论监督机制,新闻舆论要巧妙地利用法律规则,避免在舆论报道中违法损害他人利益。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的双重认可"是指政府部门与广大百姓都对同一篇报道的客观公正表示认同,这样既容易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又不至于让任何一方感到委屈.石家庄日报连续几年不断加强舆论监督方面的报道,不仅增加了版面,而且将重大舆论监督报道放在一版重要位置刊发,让舆论监督报道成了石家庄日报的一大亮点,成了广大读者喜爱的必读内容.由于在报道中力求做到"双重认可",虽然"报忧"的报道多了,但令读者喝彩的报道多了,得到领导表扬的报道多了.  相似文献   

8.
"媒体审判"是近年来国内学者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以往学者评判是否形成"媒体审判"主要从效果来分析,而本文从舆论监督权利的防卫性本质出发,以权利的启动是否具有合法性,运用是否有正当性作为判断"媒体审判"的标准.舆论监督权利一旦异化为进攻性权力则可能形成"媒体审判",这一全新的视角可望为评判"媒体审判"提供较为清晰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博览     
舆论监督十大关系 (1)继承传统与刻意创新的关系:我们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刻意创新,闯出一条新的路子。(二)舆论监督与批评报道的关系:批评报道是舆论监督的主要手段,舆论监督还有其深刻的内涵,是民主政治的一个大特征。(三)权利主体与新闻媒介的关系:人民群众有知情权和参  相似文献   

10.
“焦点访谈”的实践与舆论监督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媒体说,“舆论监督”是1998年社会最流行的词语之一。中央领导对于舆论监督功能与作用的肯定,社会各界对于舆论监督效果的认同,新闻媒体对于舆论监督权利与义务的研讨,这一切,使得舆论监督本身成了焦点。 如果说,传播新闻事实是媒体最基本的任务的话,那么舆论监督可认为是由此派生出的一项功能。所不同的是,其他类型的报道注重于新闻事件的结果,而舆论监督报道则偏重于所报道事件的过程,因此这类报道可以称为调查性新闻。也就是说,记者必须要参与一个事件的调查过程,才可能完成这类报道;而在调查中所采取的策略,将对舆论监督效果的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闻舆论监督开展的阻力之一,就是本属正当、合理的批评、劝戒性报道,被迫止于无可奈何的侵权纠纷调解甚或败诉。正常发挥新闻媒体监督的功能,关键在于从法律上对舆论监督对象的名誉权保护限制事项在法律上作出相应规定,使得名誉权的保护不能成为阻却舆论监督的依据。仅仅一般地在法律文本上笼统地承认公民或法人享有权利是不够的,因为这些被承认的权利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与其他同样也是合法的权利发生冲突。公民或法人名誉不被新闻报道施以消极影响的前提条件,是名誉权主体确保自身行为没有理由成为媒体监督批评的对象。对被监督对…  相似文献   

12.
新闻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监督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党报舆论监督内容的变化和报道领域的拓宽,党报舆论监督也更多地关注民生民瘼,透视社会热点、难点,聚焦事关百姓的重大问题,起到了为广大群众鼓与呼的作用。但无论何时,作为党报舆论监督者都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始终坚持"三个围绕"和"四个有利于"进行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3.
加强行业报的批评报道,是办好行业报的必然要求.然而,与社会综合类报纸比较,行业报开展舆论监督的难度更大.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客观上的,一般行业报在人、财、物上都依赖本行业,各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要在行业内开展舆论监督难度很大;二是主观上的,因报社对舆论监督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些人担心开展舆论监督会影响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或者影响团结稳定;还有一些人错误地认为舆论监督是"挑毛病",跟领导"过不去",自己端着人家的饭碗当然不能去砸人家的锅.就连搞发行的同志都会说,把人得罪了明年没人订报纸怎么办?  相似文献   

14.
如今,公民法律意识日渐增强,新闻媒体由于舆论监督报道而成为被告的事时有发生,为了减少新闻官司,更好地保护媒体自身,一些媒体的舆论监督报导模糊了被批评对象的名称.被批评对象的名称被处理成"某超市"、"某企业"、"某公司"等,采写舆论监督报道的记者也用化名、笔名.这样做的原因不外乎怕惹麻烦,怕官司缠身等原因.殊不知,被批评对象名称淡化了,舆论监督也就失去了针对性,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被批评对象也就不会感到如芒刺背.记者隐去了其名,看似明哲保身,实则失去了直面真实的勇气.可以说,这并不是媒体自我保护的最佳方式.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记者的法律意识,使舆论监督报道更加客观,更加准确,才是媒体自我保护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民众的权利觉醒及新媒体对民间舆论的承载和表达,使舆论监督形成民意与新老媒体的合流,进入了民间舆论发力、新兴媒体强化、传统媒体助攻跟进的立体舆论监督新时代.但在可喜的新形势下,传统媒体本身却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媒体环境.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时就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出必须要"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中"实效性"是"舆论引导"的关节点和落脚点.因此,如何能够扬长避短、专业地、创新地有效行使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权,是传统媒体在繁杂信息环境中,保证其权威、主导地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龙强 《东南传播》2014,(1):20-23
舆论监督是对社会不良行为和权势人物的监督,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是舆论监督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的舆论监督报道过程中,弱势群体的角色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常常作为“道德高地”,在与强势群体的二元矛盾中处于“天然正确”的一方,或作为“被揭黑者”,变成舆论监督对象、又或是作为“被消费者”,在监督强势的报道中充当“卖点”角色.因而在这类报道中,记者必须坚守专业主义和客观精神,将弱势群体“去天然正义化”;坚持舆论监督的人民性,强化弱势群体的主体角色;坚守新闻工作的人文情怀,强化弱势群体的受保护角色.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舆论监督报道更好地对弱势群体的利益进行维护.  相似文献   

17.
王新 《新闻前哨》2001,(10):19-21
加强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但是,在舆论监督的实施过程中,多半会碰到两个问题,一是舆论监督报道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批评报道没有下文);二是被批评者不在乎,甚至用反批评手段打击批评者,这就影响了舆论监督的质量和效果。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媒体在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时,新闻策划和操作中没有注意到社会和受众的心理承受力,没有与有关部门取得共识,没有与受众的舆论保持同步。 针对上述问题,新时期的舆论监督,要加强策划,操作时要坚持帮忙不添乱、加温不点火、客观不评判的原则。正因为如此,我采写的报道和…  相似文献   

18.
鹿婴幼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的舆论监督报道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而率先曝光三鹿企业名称的上海<东方早报>记者简光洲,坚守记者的职责和职业操守,正确行使舆论监督权利,推动了政府部门介入、调查、问责和整顿.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的价值特征舆论监督的目的和它所反映的人民大众的意见、愿望、呼声,通过新闻媒介报道出来,形成舆论聚合力,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使问题得以解决,这就实现了舆论监督的价值。新闻媒介是舆论监督直接的主体。因为主体应该是能够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与责任的自然人和法人。从法律角度上看,人民大众是一个抽象的群体概念,它不仅不能承担义务与责任,而且如果不通过传播者,也难以有效行使自己的权利,传播者才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体,按照传播学的原理,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新闻媒介,舆论监督只有通过新闻媒介才能实现,所以,…  相似文献   

20.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利的重要形式,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为做好舆论监督报道,媒体应以讲政治为原则,以守规矩为底线,以围绕中心为重点,树立建设性报道新理念,回避人情关系,严禁有偿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