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教育信息》2005,(11):62-62
为保证中国留学生安全,使其放心地留学,新加坡针对中国学生及其父母以及留学中介推出一系列配套的安全留学新模式,以开辟更大的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留学情况在2005年度来说总体是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可以说新加坡留学还是凭借着社会环境、低廉的费用、政府对中国学生的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为数不少的留学家庭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外媒动向     
《上海教育》2010,(10):3-3
《联合早报》:越来越多的学生自费到中国留学 近两年至游国留学的新加坡籍学生人数激增,修读的科目不再局限于中文,选读的学系更加多元化。中国经济发展是新加坡留学生增加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且中国的文化比较接近新加坡华人。  相似文献   

4.
正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014年9月11日报道,一项针对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显示,在新加坡留学的成本高居第二,所需费用高于英国、美国,仅次于澳大利亚。这项由汇丰银行委托市场调研公司Ipsos MORI展开的调查显示,一名外国学生在新加坡留学的平均费用是每年3.9229万美元,包括1.8937万美元的学费和2.0292万美元的生活费。澳大利亚的年均留学费用为4.2093万美元,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母子同行项目是2000年6月30号以后,新加坡政府对于到新加坡留学学生的母亲实施的新的政策,即陪读的母亲可以申请工作许可,在新加坡合法工作。学生获得的是学生签证,母亲是陪读签证。母亲可以获得签证的条件是申请留学的学生6-16周岁,学生在新加坡政府学校读书。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工》2014,(3):28-28
2014年,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回暖和各国鼓励留学政策相继实施,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仍将是大多数中国学生的留学首选。其中美国将继续以“吸引全世界最好的人才”为目的,进一步选拔优秀的国际学生。相比较而言,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将继续强调“以质取胜”,用欧洲多元的文化、低廉的学费和优惠的政策获得更多中国优秀留学生的青睐。此外,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也将在2014年推出一系列吸引国际学生的留学、就业和移民政策。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是一个以服务业为经济龙头的国家,由于该国家政策和教育政策的优越性,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去新加坡留学,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认为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MDIS)、东亚管理学院(EASB)和PSB学院都是比较好的留学选择,学校不仅提供学生实习机会,还有一个行业领先的酒店模拟实践中心用于教学实践,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所用,理论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8.
刘通 《留学生》2009,(12):39-39
提起留学,中国学生首先想到的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洲、新加坡或日本。而科技发达,教育历史悠久,尤其是工科教育一直领先的德国,则很少有人问津。由此,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留学性价比高的德国却一直不被人关注呢?  相似文献   

9.
经教育部批准,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于2012年3月10日至3月25日在北京、郑州、成都、上海、西安、武汉和广州等七个城市举办"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以"促进学生流动的均衡发展——高校国际化道路必由选择"为主题的"2012中国留学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也于3月9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办. 从1999年开始,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已先后在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成功举办了16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的1000多所高等院校及相关教育机构参展,观众累计超过百万人次.作为中国留学市场的"风向标",本届巡回展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与教育机构参展,其中英、美参展商数量占参展院校总数的47%.  相似文献   

10.
陈歌 《海外求学》2003,(17):12-15
到新加坡留学,比去欧美国家留学在费用上相对便宜一些,这对那些既想出国深造、经济上又不太宽裕家庭的学生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其实,去新加坡留学,还有个好办法能解决经济上的难题,那就是申请奖学金;在获得签证方面也比较容易。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中国学生前往韩国留学、韩国学生来中国留学的人数都渐渐多了起来,资料显示,在韩国的中国留学生约有1000余名,而在中国的韩国留学生约有18000余名。尽管前往韩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目前不太多,韩国却已经成为中国学生继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之后选择的又一个留学热点。本文就是为打算去韩国留学的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正留学体验、名校参观、主题拓展、英语游戏……这些闪光的字眼,刺激着一颗颗年轻的心。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到"微留学"的大军。所谓"微留学",顾名思义,就是指学生用两三周的时间,游历海外名校,体验国外学校的特色课程、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同时为将来留学做准备的项目,也称作海外游学。今年暑假,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初二学生白若冰、白云帆和王欣然等报名参加了出国夏令营,体验了一次"微留学"。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日益密切合作与来往及"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近年来,广西区内乃至全国的许多高职院校都相继开设了各种小语种及英语专业。这些专业大多采用了"2+1"(即在国内学习两年、国外留学一年)办学模式。这种内外结合的办学模式对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开拓学生眼界、扩大学生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和对口率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中外文化的冲突、国情的差异,留学期间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面临诸多困难。本文就如何充分利用学生留学的机会,结合学生的专业及所留学国家的实际状况,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引导学生利用地源优势在国外就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最近,有一些读者给本刊来信,询问应届高中毕业生赴新加坡留学一事。为此,我们走访了国家教委有关部门,现答复如下: 受中国国家教委和新加坡驻华大使馆的委托,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于1993年选送了161名应届高中毕业生以自费留学方式赴新加坡留学。这批学生均享受新方提供的包括学杂费、食宿费、医疗费和意外保险在内的5年  相似文献   

15.
英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留学目的地国家,其本土学生出国留学的数量却较低,增长缓慢,与输入学生数量差距悬殊,出国留学目的地和生源地分布不均,弱势群体与优势群体差距较大.基于英国学生出国流动所存在的问题、服务"全球英国"大国战略以及进一步推进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英国相继推出促进学生外向流动战略和政策,扩展多样化留学路径.英国对于留学教育认知更加广泛和灵活,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体验和经验的获得,多主体参与主导外向留学行动,利用大数据加强出国留学状况的追踪调查研究,关注学生需求,为学生出国留学扫清障碍,关注弱势群体,注重留学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6.
根据新中两地官方提供的估计数字,目前在新加坡求学的约5万名外国学生当中,约1/3来自中国,人数介于1.3万至1.5万。中国学生在新加坡学成后,英语、中文皆通,现在中国正需要这方面人才,他们回国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再加上新大、南大等多所大学毕业文凭得到国际认可,便于中国留学生走向世界。此外,新加坡政府近年来积极吸纳中国人才,成绩好的中国学生毕业后可继续留在新加坡工作,这也是吸引中国学生选择留学新加坡的因素之一。我们采访了现正在就读南洋理工大学的学生,请他谈谈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7.
记者2007年底曾从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处获悉,那些希望留学澳大利亚的国际学生可登陆一个新的旨在提供澳大利亚北部昆士兰州各种留学信息的网站,并从中收获留学机会。昆士兰州教育部长罗德·威尔福德先生在宣布网站开通时说:"这个新的昆士兰州留学网站将为世界各地的学生打开昆州的欢迎之门。该网  相似文献   

18.
了解高职学生留学倾向,可以促进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留学工作。通过对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留学倾向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入学时有明确留学倾向的较少,学生在留学途径与留学国家、专业对口度、留学费用与留学时间、留学障碍上都有较明显的倾向。因此,应通过提升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谨慎选择合作专业,提高留学性价比,加强英语教学,为高职学生创造良好的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西方国家,新加坡是中西合璧的文化交汇点,更容易被留学生适应。同学们在新加坡留学,有左右逢源之感。同时,这里的高收入也吸引留学生们留在新加坡发展。然而,异域求学之路,是否一路平坦呢?  相似文献   

20.
正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我来了!在七月份,我和老师、同学一起去新加坡"留学"了,这是我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外出"留学"。"啊!终于到了!"一阵阵吵闹的声音把正在睡梦中的我一把拉了起来,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有的盯着"小银幕",似乎里面会跳出人物一样;有的与同学有说有笑;有的趴在窗户上,看那蔚蓝色的天空;有的在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