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国与就业》2008,(3):11-11
加拿大联邦政府于2002年底再次调整移民法后,技术移民的审核标准改成了67分,对于一些单身、大学本科毕业的申请人来说仍然有一定难度,对于单身的大专生来说,要办成联邦技术移民也比较困难。想办加拿大技术移民,走魁北克可能是较好选择,从这扇门进加拿大会让您柳暗花明。魁省和加拿大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技术移民分联邦和魁北克两个不同的申请渠道。然而,自从联邦移民政策和配额紧缩后,令许多人的加国梦留下了阴影。此路不通走彼路,这就是魁北克技术移民。申请成功后即可获得和联邦技术移民申请人相同的加拿大绿卡。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梦想?记者就此采访了和中资深移民专家刘丽女士。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加拿大是一个传统的移民国家,每年申请到加拿大定居的人络绎不绝。就目前形势来看,加拿大联邦技术移民的政策自2001年以来变动起伏不定,而加拿大联邦及魁北克投资移民政策却相对  相似文献   

4.
职业目标 一些州/区政府强调继续发展一系统方法的重要性,而这种系统方法是可以使他们有更大的机会来影响要来他们管区的技术移民的水平。为帮助达到这个目的,复审建议如下: A、现有的与地区挂钩的类别要保持,并增加允许具有堂(表)兄弟姐妹和孙子(女)关系的人得以通过此类别得到资助一项(这在1998年7月1日已经实行)。由于这个系统是要加强此类别资助的完整性,进一步延展资助资格时的选择应由联邦/洲劳工技术移民处来审核。 B、对这个类别的最起码要求需保留(如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政府推出的新移民政策已于2002年的6月28日起开始正式实行。新政策重视申请人在加拿大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强调新移民的学历、外语水平和适应能力。加拿大技术移民政策的调整对海外申请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对于具有加拿大生活背景和良好英语能力的在加留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留学生在申请技术移民时凭借其加拿大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技术移民剧增 家庭团聚移民比重下降 联邦移民及多元文化事务部长雷铎日前指出,澳洲吸纳技术移民在移民计划中所占比重,已比前几年高得多。在1995至1996年度,技术移民占移民计划总数的29%,但在2000至2001年度,技术移民额定为移民计划总数的53%。家庭团聚移民在移民计划总数所占的比重已下降,从1995至1996年度的68%,降至2000至2001年度的45%。 据澳洲传媒报导,雷铎部长在移民及多元文化事务部首次辟设的“移民网上论坛”,详细解说移民计划。他说,作为2001-2002年度移民及人道收容计划全国咨询程序的一个环节,他决定辟设这条临时性  相似文献   

7.
近日,加拿大联邦公民暨移民部公布,1996年加拿大共吸收移民及难民22.5万人,比原计划的22万人多5000人。其中,经济技术移民为120233人,比原计划多出27%;家庭团聚移民为68165人,比原计划减少20%。这说明加拿大的移民重点不断向经济技术移民倾斜。在公布1996年移民总数的同时,联邦公民暨移民部官员还强调了1997年高科技移民可持临时工作许可证来加的规定。据估计,目前全加拿大高科技公司对合格高科技人才的需求数已达1.5万。合格高科技人员的短缺延缓了对重要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8.
美国自发生“9·11”恐怖事件后,年轻学子留学、游学的国家,无疑以加拿大、新西兰、澳洲等国成为最热门的国家。而随着移民的华裔日趋增多,自2001年起,技术移民将以新加的联邦技术移民要求作为评分标准,评分中以高学历、语言能力及适应力作为取舍标准,原来那种申请者的职业只要符合“国家职业分类表”(NOC)的要求,就可  相似文献   

9.
自不久前新西兰移民部长宣布将技术移民的通过分数增加到25分后,新西兰移民局又公布了新修订的技术移民政策:自2002年2月4日起,技术移民申请人如果有与学历或者工作经验相关的雇主证明,可以得到5分的加分。与学历或者工作经验不相关的雇主证明,只能得到2分安家分。而新政策实施后,凡与申请人的专业或者工作经历无关的雇主担保只能得到2分。许多想移民新西兰人对于通过分数线上升感到发愁。为此,业内人士李世清先生在新西兰采访了新西兰移民部长Lianne Dalziel。Lianne Dalziel就新修订的技术移民政策相关问题做出了解析。  相似文献   

10.
2004年4月,澳大利亚移民部在复活节前公布了新的技术移民政策。从2004年4月14日起,海外独立技术移民的通过分数提高到120分,技术移民的通过分数是指澳洲政府特定的技术移民类别所设定的审批通过分数,如果申请人的总分达到或超过通过分数,申请人就有资格移民澳大利亚。 120分的移民通过分数,将把中国境内的所有40或50分职业的申请人拒之门外。换句话说,只  相似文献   

11.
与联邦技术移民不同,魁北克项目多了一个面试环节。签证官虽然期望通过面试了解申请人的法语水平,但语言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有一个长期的学习计划。且非语言因素考察也是面试非常重要的目的之一,它是申请人综合能力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决定移民的成功与否,所以了解面试的窍门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联邦移民局2008年11月28日公布了技术移民审理政策的变化,主要的变化是规定了只有38类职业可以申请,其他还有IELTS对应分以及申请程序的变化。同时宣布新政策适用于2008年2月27日之后递交的申请人,故被业内称为“2.27新政”。  相似文献   

13.
2002年4月29日,新西兰政府公布了吸引海外人才的天才签证实施细则,这次公布的实施方案中,还包括了新西兰优选职业目录和新西兰短缺职业目录。 也就是说,新西兰政府对于工作签证增加了较为宽泛的适用范围。对于某些海外高级人才不符合技术移民条件,或者是符合技术移民条件但是并没有计划在新西兰定居或者是不愿意以技术移民方式定居的人士,新西兰政府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申请空间。  相似文献   

14.
美国自发生“9·11”恐怖事件后,年轻学子留学、游学的国家,无疑以加拿大、新西兰、澳洲等国成为最热门的国家。而随着移民的华裔日趋增多,自2001年起,技术移民将以新加的联邦技术移民要求作为评分标准,评分中以高学历、语言能力及适应力作为取舍标准,原来那种申请者的职业只要符合“国家职业分类表”(NOC)的要求,就可自动加分或凭丰富的工作经验即可获得较大优势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显而易见,今后不论是因加拿大风景优美、天气宜人或是为了儿女求学,要技术移民加拿大,势必要加强英语(官方第一语言)或法语(官方第二语言)的实力了,否则只…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途 技术移民是指没有亲属关系而完全依靠个人的专业技能申请移民的外国人,一般包括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等。这类申请者,由于没有经济担保人,因而必须通过计分考核,达到规定的分数才能被批准。独立技术移民的分类1.技术移民 独立技术移民是指移民申请者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技术在加拿大成功地建家立业。 独立技术移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出国与就业》2008,(6):24-24
据《世界日报》报道,对新进的技术移民来说,问对问题找对人,往往能缩短重回专业领域的时间。卑诗省政府经济发展厅厅长韩仕新(Colin Hansen)宣布,将在温哥华公共图书馆总馆设立"技术移民资讯中心"(Skilled Immigrant Info Centre)提供专人与多种语言服务,帮助新移民在新天地里找回自己的专业。资讯中心位于温哥华公共图书馆总馆(350 West Georgia  相似文献   

17.
自去年年底至今,三个主要移民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相继对技术移民条例做出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专业调查公司进行过市场调查,受此政策的影响,符合技术移民条件的申请者将减少:38.4%(澳大利亚)和78.3%(加拿大)新西兰由于移民条例还在不断的调整中,影响面将更大。这对于无论是专业从事因私出入境中介服务的公司,还是准备申请的或是已经提交申请的个体来说,负面影响都是巨大的。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专家们都在分析这巨大变化的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出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澳大利亚政府热衷鼓励年纪轻、有学历、英文好的海外精英移民澳大利亚,以期待这类新移民能够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1997年,澳大利亚移民部邀请各政府部门专家、各界人士共同对技术移民做了全面评估,于1998年末正式提出评估报告和修正建议结论。根据报告及其结论,澳大利亚的技术移民政策将于今年7月1日做出重大调整,同时在办理过程中也相应的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 根据澳大利亚现行有关法律,人们所经常提及的计分技术移民实际有两种基本类别;独立技术移民和澳大利亚相关技术移民。前者的主要目的是为吸引具有高度熟练技能或大学学历的海外技术人才移民澳大利亚,这类移民不需要澳大利亚亲属的担保,任何人只要满足技术移民的基  相似文献   

19.
自1999年7月1日澳大利亚移民法修正以后,新的技术移民类别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独立技术移民、澳大利亚担保技术移民和匹配技能移民。三类的主要特点和要求是: 一、独立技术移民独立技术移民包括独立技术移民(136类)和  相似文献   

20.
美国宪法构建了一个联邦主义的国家结构。这种国家结构对于刚刚独立的美国民众来说,无疑是一种崭新而又陌生的政治制度。联邦主义的支持者通过理性精神和论证技术成功地阐明了这种崭新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即体现了民主、满足了民众政府的要求以及限制了权力的使用。总之,它具备了一个良好政府应当具备的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