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原来的课程相比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临这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教练式”教研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课改的需要 ,而教研员以往的“专家”、“领导”、“检查者”的身份更不受老师们欢迎。所以教研工作方式必须与时俱进 ,教研员的角色也必须转换。与时俱进 ,才能适应当前教育形式的需要 ,跟上课改的需要 ,跟上课改中老师们的需要 ,才能与课改同行 ,与课改中的老师共进。近年来 ,笔者在所从事的教研工作中 ,尝试着改变教研工作的方式 ,转换教研员的角色 ,走进课改 ,走…  相似文献   

2.
为了全面了解课程改革实验的情况 ,听取家长关于课改实验工作的心里话 ,以促使第二个学年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能更好地开展 ,我校于本学期末 (2 0 0 2年 6月 2 1日晚上 )对一年级学生的家长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结果 ,使我们深受鼓舞 ;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使我们更有信心做好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这次调查共发出问卷 2 84份 ,收回2 82份。这份调查问卷共设置了 19道选择题 ,第 2 0道是问答题。对家长所填写的内容 ,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 :“您对孩子参加这次课程改革实验感到高兴吗 ?”回答“非常高兴”的占67 73 % ,“高兴”的占 3 0 85 %…  相似文献   

3.
20 0 2年9月我校被确定为省级首批课改实验学校。为此,我们以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为突破口,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以课程实验、课改探究为载体,以课程管理为动力,脚踏实地走进了新课程,并初步取得一点成效。学校在建设与发展上,在管理与评价中,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师角色的转变及师生间平等、民主融洽的关系皆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课改实验,扎扎实实走进新课程接受了新课程改革实验任务后,我校把这次课改实验视为学校发展中的大事,多次召开了学校各层次的有关课改实验的会议,构建了学校课改实验的组织网络,…  相似文献   

4.
玉林市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最近 ,我们就玉林市课改推进的一些问题与玉林市教育局分管课改工作的蒋以超副局长进行了一次访谈。以下是访谈实录。  记者 :玉林市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 ,开展课改实验已一年多时间了 ,请问已取得了哪些阶段性的成果 ?  蒋 :玉林市自 2 0 0 1年 9月开展课改实验以来 ,做了不少工作 ,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去年教育部派出的评估团对玉林市的课改实验工作进行了为期 4天的考察评估 ,对玉林市的课改实验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广西日报》今年 4月 7日以《玉林市课程改革初见成效》为题 ,…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顺利推进 ,本次课改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新课程走进校园 ,走进师生给学校带来了机遇 ,但更是一种挑战。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 2 0个学科的 49种新课程实验教材 ,首次在 42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试用。贵阳是全国最大的几个实验区之一———学生量占全国参加实验学生总量的六分之一左右。一年的课改实践 ,到底给学校、学生、老师、家长及社会带来了什么 ?现将笔者的“感受”献于此 ,愿同关心教育的读者…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已在我省2007年正式颁布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的理念、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较以往的课程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这次新课程实验面临比以往任何一次课程改革的实验更为严峻的挑战,老师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如何解放思想,提高综合素质,笔者就此谈点个人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南山区是全国第一批 3 8个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 ,2 0 0 1年秋季开始了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实验。这门课程是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的综合文科课程 ,既是这次课改的一个亮点 ,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经过一年的实验 ,教师的教学方式开始发生改变 ,并在课改中成长起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改的前提。终身教育的观念的树立———教师们在进行“学习化社会”教学中 ,深切地体会到学习化社会对教师自身提出的要求 ,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充实和学习 ,才不会被课程改革的浪潮所淘汰。对情感、态度、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俞校长,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自2003年实施以来,走过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教育部即将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工作。我们特别想请您从一个师范大学校长的角度,谈谈对高中教育的看法,包括高中教育未来改革与发展的建议。俞立中校长(简称"俞"):我认为,总体而言,相对于原来的高中课程,我们这次高中课改是有进步的,至少在理念上是有进步的。比如说,此次高中课程改革强调互动性、研究性、探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新课程中作用与形象的重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在北京教育学院高中新课程干部培训的讲座中说 :新课程改革实验区在全国进展的规划是 :2 0 0 1年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为 0 .5 %— 1%。 2 0 0 2年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为10 %— 15 %。 2 0 0 3年扩大实验范围 30 %左右。 2 0 0 4— 2 0 0 5年在全国起始年级实施新课程。新课程的实施主要由教师亲自操作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作用与形象会有以下一些重要变化。  一、教师在新课程中的作用和形象是创造性知识传递者新课程是指 2 1世…  相似文献   

10.
贾珍 《快乐阅读》2011,(27):116-1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普遍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通过课改,我充分认识到了这些变化。  相似文献   

11.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对中、小学管理会引起哪些变化 ?学校的管理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这些都是课改实验管理者应关注的重要问题。笔者从参加新课程改革培训到具体实施 ,有以下几方面体会。一、新课程设置给地方和学校课程安排留有广阔的空间。新课程设置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课程体系的要求而制定的 ,学校在具体实施中有以下明显变化 :1 新课程安排由原来规定开设的科目和开设科目的节数到规定开设门类和各科占总课时的比例 ,地方 (省级 )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控…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 ,国家教育部选取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省作为首批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验区 ,从 2 0 0 4年 9月起 ,广东省普通高中高一学生将全面使用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而此时 ,最需要适应新课程的是教师。教师要重新学习 ,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教学方法 ,重新备课、制作课件。由于新课改要求普通高中的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 ,实行学分制 ,并且国家教育部批准全国各地 60套普通高中实验教材编写立项 ,因此 ,这次课程改革与以往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为了能较好把握这次课改的理念 ,本文就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2003年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后,山东、广东、海南、宁夏4个省区成为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第一批实验区,2007年4个省区的首届课改高中毕业生参加了新课程高考。新课程高考的各科试卷不仅受到首批实验老师的密切注视,同时也受到了课改实验区的其他老师以及即将进入实验区的老师的广泛关注。在2007年高考  相似文献   

14.
我对当代课程本质的看法(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树立新的课程本质观笔者对课程本质的新认识,是1985年以来自己在基础教育领域广泛进行课程调查和课程改革实验的基础上,特别是最近三年在一些学校参加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笔者对课程本质的新认识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新课程的本质涵义的新看法,二是主张在课改实践中把握新课程的根本属性。(一)当代新课程的本质涵义1.探讨当代课程本质所用的基本方法基于前文对“知识定性论”和“经验定性论”的分析,笔者认为,要弄清当代新课程的本质涵义可运用三种基本方法,即全面观察课程现象,揭示课程内部的本质联系,抓住课程的根…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的实施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学习方式和评价的要求都发生了改变,必然导致高考要求的改变.化学实验是化学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2010年江苏化学<考试说明>不仅保留了非课改实验区<考试大纲>中提出的实验内容要求,而且对新课程实验区的高考提出了新的内容要求.  相似文献   

16.
高中化学新课程进入实验阶段已经两年了,从实验的情况看,广大教师对课改实验的热情日趋高涨,他们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由于这次课程改革的力度比较大,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精神理解不深刻,对新课程改革要求还不够适应,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存有一些认识误区,影响了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2011,(Z1):29-30
成果名称:"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区域推进模式"的研究申报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团队成员:黄宪、谭国华、李伟成、钟阳、谭健文、黄丽燕广州市从2002年秋季和2004年秋季开始,分别启动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本轮基础新课程实验作为一项社会巨大变革的产物,实验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是前七次课程改革所不能比拟的。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城乡并存、资源分布不均匀的特  相似文献   

18.
孟维祥 《文教资料》2006,(22):149-150
引领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于五年前开始启动,我校积极参与新一轮课改实验,制订了课改实验方案,完善了课改实验组织,确保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课改以来,我们做了一些富有实效性和创造性的工作,但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尤其感到农村初中实施新课改,面临三“难”:教学观念转变难、教学方式转变难、评价改革转变难。我们在困惑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思考与实践之一:师资培训是更新教学理念的前提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素…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巳走到第十个年头了,十年,不是一个很短的时I司。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课改纲要所描绘的愿景并没有实现,课改前后的课堂并没有明显的区别,教师的教学观与之前也没有多大的改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之前没有多大变化……于是有人惊呼:这次课改到底怎么啦!一次次课程改革为何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20.
2001年9月,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实验.我省在2003年秋季有51个县市区进入了新课改.作为参加新课程实验的县,根据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和特征,以及新课程实验大规模推进时实验区所出现的一系列共性问题,譬如:由于广大教师的整体水平参差不齐而导致对新课程理念难以接受的问题?农村与山区薄弱学校课程改革实验怎么开展?广大实验教师在课改中遇到的大量问题如何去解决?教师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传统的、习以为常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如何从本质上加以转变?……我们思考最多的是:如何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效性,来应对新的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