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五十年回眸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1999年11月11日下午,由广东省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五十年回 眸”学术沙龙,在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举行。学术沙龙由学术委员会主任乔好勤教授主持,省学会会长程焕文教授等20余人参加。与会学者围绕对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五十年的评价问题,本着“实话实说”的精神,从三个方面,各抒己见,进行了异常热烈的讨论。1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五十年评说 乔好勤教授首先发言,他认为: 从图书馆学发展的历史看,近五十年是中国图 书馆学发展最快、成绩最大的时期。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图书馆学的繁荣,著作、…  相似文献   

2.
试论新技术环境下图书馆学研究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廖剑岚、范并思在一篇综述性论文中,将当前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热潮的特点精辟地归纳为“感受知识经济走近数字化时代”。新旧世纪之交,一方面知识经济大环境给图书馆事业带来巨大机遇,为图书馆事业开辟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图书馆事业又受到巨大的来自技术的压力。由于外部环境变化而引发了对图书馆学研究进行深刻反思,图书馆学研究的特性成为人们热衷讨论的议题。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图书馆学研究比以往更具可操作性。可以说,可操作性是新时期图书馆学研究的基本特征。所谓图书馆学研究的可操作性是指  相似文献   

3.
“可获得性”衍义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梁灿兴 《图书馆》2001,(5):18-20
基于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文献群中知识单元的可获得性”的观点,从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图书馆员三个层次讨论图书馆学基本理论在逻辑上的一致性,试图推演出图书馆基本理论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4.
五十年从业感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作者从事图书馆和图书馆教育工作五十年。本文抒发了对图书馆事业的历史情结,谈到了对图书馆工作的感悟、对图书馆学研究的追求、在图书馆事业大家庭中的温暖和辛酸,强调真善美的图书馆精神。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学研究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探求图书馆事业及图书馆工作中未知领域的过程,是揭示图书馆本质、图书馆工作内涵以及图书馆事业规律的活动.图书馆学会会员是图书馆各项活动和工作的实践者,也应成为图书馆学的探索者.图书馆学研究应把握时代前进的趋势和主流,不断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加强图书馆学前沿的跟踪研究,并尽可能超前一步.河南省图书馆学会编译工作委员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整理出如下研究选题,以供广大会员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近年来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图书馆哲学”和“图书馆学发展”等三个热点进行了述评,并指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两个突出特点是多元化与分散化。文章认为,弱化“研究分散化”特征,预防“研究多元化”光环下过泛过滥的所谓争鸣,使学术研究有效聚焦才能最终推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试论"图书馆产业"与"图书馆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图书馆产业化”这个名词在我们图书馆界广为流传,也频频出现在我们图书馆学刊物上。“图书馆产业化”的理论影响着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论述了图书馆能不能产业化、如何判别图书馆产业化的部分。结论是:图书馆是产业,但不能产业化。  相似文献   

8.
黄宗忠是中国当代最名的图书馆学家之一。其主要图书馆学思想包括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图书馆管理学理论、献采访学理论、献信息学理论、图书馆事业发展理论和图书馆学教育理论等诸多方面。本拟就黄宗忠图书馆学理论作一客观研究,错误之处,请学指正。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新时代、新技术、新需求对当下中国图书馆事业提出的新任务,认清发展大方向,本研究提出影响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学教育与研究的八大问题:如何对待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完善图书馆法律体系,如何应对新技术的应用,如何加强图书馆服务能力,如何提高图书馆工作质量,如何推动跨系统跨部门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如何发挥多元力量办好图书馆,如何加强图书馆学教育与研究。利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对这些问题进行解析发现,我们应依法促进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利用新技术推动图书馆核心价值和功能的实现,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工作质量及共建共享水平,密切图书馆与社会各阶层的联系,坚守图书馆学核心内容,并及时将核心原则拓展到相关的、新兴的信息领域,通过专业问题的研究和教学,培养图书馆和相关部门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稳步推进图书馆事业。参考文献24。  相似文献   

10.
2000-2002年图书馆学研究述评(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概述本综述首先要提及的文章是《图书馆学研究与学术尊严》,这篇于2000年初发表在《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文章也许没有太多人关注,笔者提及它是为使用一个词汇“学术尊严”。世纪之交3年的图书馆事业,凭借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政府对图书馆事业关注程度上升的东风,加上上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推动全球性数字图书馆研发高潮,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没有什么显著标志,没有明显的转折点,在平静的发展中,中国图书馆事业已经成为了有尊严的事业。自图书馆事业在中国出现以来,  相似文献   

11.
韦棣华与中国图书馆学的渊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被誉为“中国图书馆学皇后”的韦棣华女士,是我国图书馆学的先驱人物。在中国,她筹建图书馆,创建“文华公书林”和中国第一所独立的图书馆学校;她引进了美国的公共图书馆精神,开启了中国图书馆学的大门,开创了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先河,并促成了中国图书馆学的产生和发展。在她身上,体现了对图书馆事业高度的忠诚与热爱,体现了一种敢为人先、克己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医治当代中国图书馆界浮躁之风的一剂良药,更是支撑中国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激励图书馆人为图书馆事业不断奋斗的图书馆精神。  相似文献   

12.
黄筱玲 《图书馆》2017,(10):78-83
文章从图书馆阅读推广、图书馆立法及战略发展规划、公共图书馆事业及图书馆学教育等热点词汇追踪评述了2016年国内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进展概况,对研究重要成果和亮点作了介绍,以期推动当前图书馆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对图书馆学研究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90年代的中国图书馆事业是现代化进程中继往开来的图书馆事业,90年代的图书馆学,是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进程中继往开来的图书馆学。然而,现在的图书馆学研究与实践严重脱节。一方面,是玄而又玄的图书馆学理论正超前发展;另一方面是具有实际价值的图书馆学理论又被图书馆实践甩在了后面。  相似文献   

14.
"本土化"及"图书馆学本土化"之审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对近几年图书馆学及其它人文社会科学有关“本土化”的讨论进行了简略的回顾与梳理。从学术命题规范的角度检验了“图书馆学本土化”命题,认为“图书馆学本土化”是一个不成立的命题。对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并无多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图书馆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4个方面的建议:①致力图书馆学繁荣,争取事业与学术双馨;②端正图书馆学研究方向,讲求理论联系实际;③图书馆的客观精神必然存在,迷惘的“图书馆精神”应当休止;④寻求图书馆文化共识,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1998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伴随着祖国的改革走过了20年的辉煌历程.本文基于对《图书馆建设》创刊20年来载发学术论文之统计分析,展示了改革后的我省图书馆学研究之轨迹,探求了图书馆学研究与事业发展之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从时间上来说,图书馆哲学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从库恩的范式理论来讲,图书馆哲学研究已形成了自己的规范形式:图书馆哲学提供的图书馆职业精神有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哲学提供的核心观念有助于图书馆学的健康发展:图书馆哲学等图书馆学基础概念研究不能仅仅以“效益”为标准和目标。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统一论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从学科生存、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出发论证了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应该达成共识,探讨了各家观点统一的基础,论证了把图书馆学的对象定义为“图书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也谈图书馆学的研究规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兹恒 《图书与情报》2005,(5):30-31,37
图书馆学研究规范除了通常所说的。学术良知。外,首先应该从明确图书馆学研究者的社会责任开始,从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现状及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现实要求出发,要求研究者关注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图书馆学的研究活动,努力提高图书馆学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文章建议制订中国的《图书馆学研究人员行为准则》,以便研究者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20.
系统梳理2021 年国内图书馆学领域发表论文、出版专著,以及举办学术会议等情况,有重点地回顾年度学科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十四五”规划布局中的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智慧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图书馆与全民数字素养提升、中国特色图书馆理论体系建设等。参考文献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