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言”“意”之争。“言不尽意”说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提出来了。《周易·系辞上》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庄子·天道》上说:“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又说:“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口不能言。”按照古人的看法,语言是不  相似文献   

2.
"对悲哀的扬弃"是宋诗的一个重要特质,也是宋代诗学的一个重要观念。宋人多崇尚豪迈刚健之"气",在面对人生的各种困顿忧患时,都力求保持"气"的刚健完全,从而扬弃悲哀。这和宋人的"气"论思想对前代的突破有关。前代的"气感"观念的理论基础是容易随外物相感而动的自然"血气";而宋人以养炼而成的"浩然之气"超越之,能够以"志"帅"气",不易为忧患所动,发而为诗也归之于正。  相似文献   

3.
邓韵 《科教文汇》2009,(24):249-249,270
陆机所作《文赋》既是重要的文学理论也是文学作品,主要讨论了文学创作过程问题,他在其中提出的“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命题,指出了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三项结构,即“意——物——文”。这一三项结构所指涉的实际上就是“言”与“物”、与“意”的关系,也即是文学语言的二度征服问题。  相似文献   

4.
科技期刊编辑由于受专业的限制,存在语文素质不高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认为汉语是我国科技期刊使用的主要语言,科技期刊编辑应重视自身语文素质的培养,用好自己的母语,力争所编辑的文章言通意顺,表达清晰,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5.
陈默 《百科知识》2010,(15):16-17
大部分语言学家认为只有人类拥有真正的语言,但是动物学家研究表明,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即人有人言,兽有兽语。那么人与动物的语言有哪些不同呢?  相似文献   

6.
测量不确定度及其评定在编辑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科技期刊编辑由于受专业的限制,存在语文素质不高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认为汉语是我国科技期刊使用的主要语言,科技期刊编辑应重视自身语文素质的培养,用好自己的母语,力争所编辑的文章言通意顺,表达清晰,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农业结构调整,三明各地种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本文认为现有的乡镇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可以为设施农业服务,开发应用山区气候资源,可促进高优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需要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支持。  相似文献   

8.
教育业中的换位思考即想学生所想,理解至上,是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但同时换位一定要挟到位,也就是要将换位思考转换为换位体验,真正做到以"师"换生位,了解生情,对症施教,同时也要采用以"生"换"师"位,理解"师意",让学生不再独行,这样才能达到换位的最终目的--还位,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赖明东 《知识窗》2011,(4X):70-71
<正>排序是"语言表达连贯、得体"这一考点的重要内容,由于其能够考查学生把握语境、语言衔接、句意关联等方面的能力,综合性较强,历年来各省市高考卷中较多地考查这一知识点。它比修辞、病句修改等难度要大,主要是因为修辞、病句修改等学生往往认为"有章可循",而排序题学生往往无从入手。其实排序也有方法和技巧,主要是通读题干,浏览、研读选项中的句子,快速辨明"特征",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下面就常出现的"特征"作简要的例析。  相似文献   

10.
“酌雅以富言”是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篇的理论主张.诸家对“酌雅以富言”之“雅”字含义理解颇有差异.本文以为释“雅”为“《尔雅》”,难以成立;将“雅”解释为经书中的“通行语、标准语”也不够圆融;释“雅”为经书中的“语言”即可,此种解释更能充分展现“雅”字的丰富内涵.在此基础上对“酌雅以富言”的理论内涵予以阐发,认为“酌雅以富言”指的是锤炼作文语言的一种方法,具体表现为引用经书原文及谚语俗语,学习经书语言的修辞方法及其言简旨丰的语言风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文化翻译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文化翻译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研究,探索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文化“传真”意指文化翻译的基本准则,即要求译语从文化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翻译中“文化传真”度的把握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殷华 《科教文汇》2008,(13):185-186
本文阐述了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文化翻译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文化翻译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研究,探索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文化“传真”意指文化翻译的基本准则,即要求译语从文化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翻译中“文化传真”度的把握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张行健 《金秋科苑》2010,(20):140-140
周德清在其《中原音韵》中提出了造语的要求,认为北曲写作应以"语意俱高"为上,从而提升曲词的审美意蕴。本文拟从意的内涵、语意结构、虚实相生的叙事方式几个方面阐释周德清在北曲用语上的总体认识。  相似文献   

14.
最近,有科学家提出“人如其言”的观点。难道说,语言也能体现思想,塑造性格?不同民族的语言能培育出不同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和配合国家"智慧城市"建设,2015年,中国气象局明确提出了"智慧气象"的战略发展思路:通过信息化推进智慧气象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农业等领域的融合,为决策、为生产、为民生提供精细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普惠气象服务。其核心战略任务之一就是推进气象服务智能化,即快速捕捉和敏捷响应社会需求,建立社会广泛参与的"互联网+气象"服务新模式,这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以"互联网+科普"为标志的科普信息化建设不谋而合。本文分析了新时期下气象科普信息化现状和科学内涵,探索了气象科普信息化和智慧气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具有"智慧气象"特征的现代化气象科普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西藏地区的气象特殊性,严重制约了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样"12121"气象声讯服务从前期的成功运营,曾经为西藏社会及经济效益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随着承载信息的各种媒体的出现,"12121"气象声讯服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文章对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以后如何促进"12121"气象声讯服务开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孟晓 《科教文汇》2009,(23):151-152
1引言多元智能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博士(Gardner,1983)提出的一种关于智能及其性质和结构的新理论。它对传统的智能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认为人的智能是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彼此独立的智能,而不是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一种能。加德纳认为,人类至少有九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遵义气象"微博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着产品少、服务范围窄、发布不及时、与粉丝互动少、无宣传推广活动等问题,笔者提出开发"遵义气象"微博机器人系统的新理念,在本文中分析了该系统的架构,重点介绍了实现该系统的关键技术,认为该系统可以将微博运营人员从繁杂的信息发布功能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与粉丝互动、策划微博推广等活动中,可大大加强公众参与气象服务的积极性,规范气象微博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高校科技期刊的改革没有先例可循,试点工作情况也并不理想,从而更显得困难重重。本文根据国外"协作出版"(国内称为出版经营分离)的成功经验,探讨了我国高校科技期刊协作出版的可行性,即弱小的科技社团将出版外包,科技社团负责编辑内容,而商业出版公司负责出版和市场运作。本文认为限于国情,目前我国的"商业出版公司"还需由相关职能部门主导,最好由高校联办,故此,我们暂且称所讨论的"协作出版"为"出版社模式"。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1,(26)
积极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共同致力"气候与水"的动态平衡,芜湖市气象局一直以来积极助力美好安徽建设。在全球科技创新趋势的推动下,气象科学也在飞速发展,全面推进气象信息化建设,加强技术创新平台服务迫在眉睫。本调研报告从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气象观测深度融合应用入手,提出"两级云架构"理念,从而确保能够组建出一个智慧型的气象观测体系,使该体系具有较高的自我适应性、自我创新性、自我选择性、自我分析性、自我判断性、自我感知性。推进气象观测现代化,引领气象观测技术新发展。鉴于气象行业对数据处理、分析能力的需求,建议通过技术合作和经验借鉴,利用开放式云架构解决方案,面向社会实现气象行业的跨界服务。同时本调研报告在气象专业人员的聘用条件和业务培训导向上提出了编程能力、气象算法和通用数据科学算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