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人在屈辱中不断求索,寻找治国之道。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相继失败之后,革命呼声空前高涨.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国民之心,但民主共和在与中国传统封建秩序接触之后,发生了诸多碰撞,经过多次反复和曲折,民主共和制度最终顽强地在中国生根,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追逐的梦想。  相似文献   

2.
对立宪民主的追求是近代中国政治的主旋律。然而五四时期,受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在中国知识界中形成了不同的民主观,设计出了异样的民主政制。激进知识分子对民主的理解发生了根本转变,主张直接民权、平民政治、阶级政治等,而胡适学人群、研究系学人群等坚守民主的原本意义,主张代议政治、贤能政治、阶级调和等。重温五四时期知识界关于民主政制的设计及论争,对当前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君劢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现代新儒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他关于中国如何实现民主宪政的政制设计中,处处体现出调和的政治理念。虽然这些政制设计脱离了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致使其没有被当时的政治力量及广大国民所接受,其实际政治效果也十分有限,但这不愧为中国民主宪政之路上有益的宪政思考,其民主宪政的政制设计中调和理念所反映的政治智慧具有一定的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是进步的。它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共和、民权等思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老的中华民族在近代中国习俗变化中逐步走向近代化。  相似文献   

5.
1912年组建的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是辛亥革命胜利的重要标志之一。同当时西方议院政治制度相比,临时参议院尚欠成熟,还存在诸多缺陷。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角度看,它无疑又是中国政治制度变迁的里程碑。为了巩固新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捍卫民主共和成果,保障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在我国的最终确立,临时参议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在近代中国80年历史长河里,民主思潮逐渐兴起,奔腾不息,不断地冲刷着积淀深厚的专制主义土壤。民国初年的民主共和思潮是辛亥革命时期高涨的民主共和思潮的继续扩大和深入。它涌起过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波峰,鲜明地映现了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到“二次革命”失败短短两年间社会变革的时代特征,构绘过蔚为壮观的“民主”、“共和”图景,在中国近代化里程碑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使先进的中国人努力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其中,以天赋人权、契约立国、人民主权等为主要内容的近代国家思想成为几代中国人宣传、介绍的救国理论。从19世纪70‘80年代早期维新派初步介绍西方的议会民主、权力分立制度开姐,到本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宣扬人民主权和民主共和等理论,在短短几十年中,西方近代国家思想在中国广为传播。更为重要的是,革命派以此理论为指导,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权——中华民国。尽管它很快夭折了,但由此产生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本文主要对中国近代…  相似文献   

8.
1913年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是近代中国政党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以宋教仁为代表的一部分革命党人在失去政权之后,希图通过民主力量的联合,实行政党政治,以议会为平台,继续推进民主共和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由于旧的军事官僚集团力量过于强大,革命党人的这一努力最终遭到了失败。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持续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在形式上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这一时期,为了维护这种民主共和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当时中国政体的设计可谓煞费苦心。但不管是总统制,还是责任内阁制,都因设计上的不足,不能引导中国走向富强。  相似文献   

10.
近代国人的现代国家认同既是近代中国融入世界过程的应有之义,也是甲午战后新生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产物。从戊戌到辛亥,维新派与革命派两大政治派别先后领导了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前者打破了王朝国家的坚冰,将现代国家认同的价值取向第一次引入了国人的视野;后者则径直推翻了王朝国家,创建了民主共和的新国家。如果说民国建立是近代国人现代国家认同的里程碑,那么其奠基则应追溯至戊戌时期。两派各有所见,各有所蔽。前者主张共和革命,顺应了时代的走向;但其倡“排满”与“种族革命”,却不免有封建种族主义的偏见,而与民族建国初衷相矛盾。后者抵拒共和,失去了曾拥有的时代弄潮儿的资格;但其反对“排满”与“种族革命”,主张以四万万人“组成一大民族”共御外侮等等,在处理中国多民族关系的问题上,表现了较前者更为理性的精神,应乎了民族建国的历史大趋势。二者的矛盾与冲突,形成了历史张力。“五族共和”显然是扬弃了双方的“所蔽”,而包容了彼此的“所见”:“大民族主义”与共和革命,即体现了民族建国的应有之义。中华民国的建立成为了近代国人实现现代国家认同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也彰显了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倡导“一些人的对话”,鼓励多元利益主体基于“公共能量场”展开平等而开放的协商。发端于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模式契合了后现代公共行政的核心理念。为基层民主决策探索出了一条新型路径。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民主恳谈”模式在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中遭遇到一些现实困境,如对话过程难以实现平等,对话参与者的代表性不足,与正式制度对接困难等。应鼓励支持民间组织的发展以促进平等对话;设计精良的制度,强化对代表的伦理教育;强化人大权力,促进民主恳谈与正式制度的对接,以此促进“民主恳谈”模式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主与法治的分离"作为我国民主文化建设的瓶颈,同时,在我国当前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社会公众所扮演的"民主参与角色"起了巨大推动的作用,为此,特将"网络问政"引入我国宪政文化建设的历程,通过网络问政的规范化建设,实现我国"民主与法治"建设的融合,最终达至宪政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坚持党管干部是坚持党的领导权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把党管干部等同于委任制是不科学、不正确的。党管干部不应拒斥民主选举。民主选举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主张,同时更是新时期实践党的执政新理念的现实要求。党管干部与民主选举不是完全对立、互不相容的,民主选举既能保持党对整个干部选任过程的有效控制,又能使公众的选择权得到实现,因此,民主选举是实现党管干部方式科学化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14.
公益诉讼是指公民个人、社会团体或者有关机关为了维护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公益诉讼不仅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而且在民主、法治及和谐社会建设方面也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试在简要介绍公益诉讼的基础上,对公益诉讼的功能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充分认识在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质上即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切实保证人民依法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必须首先确立宪法权威,因为宪法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和依据,没有宪法权威,不按宪法办事,便没有现代民主政治;同时还要强化社会公职人员的公仆意识,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条件,只有公职人员充分意识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才能用好人民的权力,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困境及改革思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市场化改革,改变公共服务成本高、效率低、质量差的严峻现实,是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政府的共同选择,但由于中西方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各异、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起点不同,决定双方无论在改革目标的选择,还是采取的改革步骤、手段等,都会有各自的特色。制度制约、观念束缚、利益制衡是当前中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三大阻力,它决定中国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民主、法治政府,同时尽快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公共服务市场化理论,为中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奠定制度基础和理论根据,并选择几个市场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改革试验,以便为公共服务市场化积累初步经验,从而保证中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健康、稳步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7.
论完善行政立法中的民主程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立法程序的重要价值追求是保障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民主权利,从而增强行政立法的合法有效性.但是当前我国行政立法中的民主程序仍然不够完善,导致了行政立法在实践中的两大问题:部门利益法制化和行政法规与规章的合法有效性受到削弱。因此必须完善行政立法各个环节中的民主程序。  相似文献   

18.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民主宪政的一项基本原则.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人宪法,是中国寻求实行宪政以来的首次,更是当代中国民主宪政和政治文明的最新突破和发展,它将为真正实现民主宪政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主同盟的政治思想包含民主思想和国家政权思想 ,造成一个十足道地的民主国家是其宗旨 ,因此民主思想是核心 ,国家政权思想为民主的实现提供政权和制度的保障。虽然其政治思想带有不可逾越的阶级局限性 ,但它体现出了趋近新民主主义的性质 ,并最终转向新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20.
邹韬奋是我国杰出的出版家,其媒介经营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强调"不以赢利为最后目的"的经营理念;坚持为消费者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经营个性;在经营管理风格方面,强调经营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与公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