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经过多年筹划,“浙东文化研究中心”日前在宁波师范学院正式宣告成立。“中心”与有关的黄宗羲研究室,古籍整理研究室,蒋介石研究室、语言文学研究室和近代史研究室将进一步充实完善科研规划,以新的姿态积极展开学术研究活动。各研究室除在全国各报刊发表的数十篇单篇论文之外,已出版发行的专箸有《黄宗羲诗文选》(校注本)、《中华文化要籍导读丛书·明夷待访录》《浙东学术概论》《浙东文化名人研  相似文献   

2.
宁波地处我国东方前沿,在政治、军事、经济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二《宁波府》条对宁波从军事、政治方面进行了概括,他说:“府控海据山,为浙东门户;浙东有难,必先中于明州。说者曰:‘明州三面皆海,而北面尤为孤悬。吴松、海门,呼吸可接;明州有难,必先中于江淮’。”所以宁波历来为政治家、军事家所重。“北面尤为孤悬”一语在时刻提醒着中国的军事家,这也是侵略者所觊觎之点。至于宁波的山海之利,水陆交  相似文献   

3.
为弘扬浙东文化,推动地方科学研究,活跃学术空气。《宁波师院学报》编辑部和《宁波大学学报》编辑部拟于今年秋季(10月底或11月初)联合举办“浙东文化研讨会”,届时将就区域文化中的哲学、史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民俗学、人类学、戏曲及民间文化艺术等课题展开研讨。我市及省内外文化、教育等各  相似文献   

4.
一、建立“宁波帮数据库”的宗旨 浙东宁波历来人文荟萃,英才辈出。纵观历史,浙东人才涌现最多的有三个时期,南宋时期,主要得力于外来土族的迁居,明清时期的浙东人才主要是母域社会自我孵化的结果,而在20世纪的风云际会中,浙东养育人才之众,涉足领域之广,取得成果之富,产生影响之大,则又是前两个时期望尘莫及的,在激宕剧变的近现代中国是占有一定的分量和位置的。为了深入了解、总结“宁波帮”的历史作为与贡献,进一步宣传宁波,激励后人,有必要提供一扇可供窥视的五光十色的窗口,这是“宁波帮”数据库所由作的第一个宗旨…  相似文献   

5.
我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以后, 在四面受到敌、伪、顽重重围困的东海一隅,中共创建了浙东抗日根据地。关于创建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和策略,拙作《浙东抗日根据地创建的战略依据和斗争策略》一文中已有概述。(《宁波师院学报》1990年第一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史》1990 ·5复印).本文拟对浙东抗日根据地命运所系的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和浙东党政干部团大队的北撤,以及同北撤相关的一些主要问题,作一点探讨,以求教于前  相似文献   

6.
一、源流及其组织宁波昆剧,简称“宁昆”,亦名“甬昆”,宁波本地人又叫它“本昆”;以区别于温州的“温昆”,台州黄岩的“草昆”以及嘉兴的“兴工”等剧。“本昆”所组织的戏班子就名“本班”,它曾经在宁波地区以至浙东一带,盛极一时;后来逐渐被京剧所代替了。昆腔原非宁波地方产物,它在哪一年从外地流入,由于年长日久,又缺乏文字记载,一时无从查考。据“甬昆”前辈老艺人口头相传,大约在清朝乾、嘉年间,宁波地区已有昆班  相似文献   

7.
浙东陶瓷文化的研究,始于三十年代前后。制陶文化在三十年代因浙江余杭发现了“良诸文化”才确立,但未及浙东。陈万里先生在《瓷器与浙江》中,论及青瓷出于晋代,所述绍兴出土陶器,实是战国时代陶器和原始瓷。日人小山富士夫氏所著《支那青瓷考》述及浙东陶瓷与外传。  相似文献   

8.
月前,宁波师范学院召开了首次“浙东文化研究”工作会议,曹屯裕副院长和全院各有关系科、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各有关处、部、室及图书馆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浙东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定宝主持,“中心”办公室主任季学原谈了“中心”科研工作的初步设想。与会同志就“中心”成立的重要意义、系统地开展浙东文  相似文献   

9.
宁波位于东海之滨,是我国最早对外开展通商贸易的历史古城。在研究“浙东文化”中,不能忽视宁波商业文化的研究和发掘,本文就宁波商业文化的历史特点作一些初步的探索。宁波商业文化的形成是有其深远历史渊源的。早在新石器时代,宁波就出现了足以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相媲美的“河姆渡文化”,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辛亥革命80周年,本文拟就当年宁波光复的奋斗历程记下一些历史事件,藉以纪念这个一举推翻了统治二百六十多年的满清封建皇朝、埋葬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中起义的枪声一响,隔日,汉阳、汉口相继而下,举国各地纷起响应,立即汇成为一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捷报喜讯,接踵而至,11月5日,宁波也宣告光复。一宁波,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向为历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在《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相似文献   

11.
《宁波师院学报》连续发表了两篇有关“裘甫起义研究”的专题论文——1988年第4期上的《唐末浙东裘甫起义考实》(以下简称《考实》)和1989年第3期上的《试论裘甫起义战略转移的原因以及心态变化的消极后果》(以下简称《试论》),实为有心人之作,不失为具有一定的意义。不过,细读之下,却也窥见该两文对某些有关史实的提法似乎存在一些问题,故不揣谫陋,缕陈鄙见,以与作者商榷,向方家求正。一、裘甫起义不在“咸通元年”史载:唐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宣宗李忱疽发背而死;十三日,其长子李漼即帝  相似文献   

12.
咋料题一一一曹屯裕}甥舅情深见围屏名类别论文发表形式及刊物宁波师院学报而裳黯繁曹屯裕曹屯裕陈炳水陈国恩陈国恩一蒋介石与王贤甲关系初探探索者的足迹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修订本)试论敢闯的道德范畴《柔石小传》补正两到《狂人日记》的结构艺术论文教材1993年第4期1993年7月1993年第1期1993年第4期1993年第1期1993年第5期1993年8月1993年第3期主编陈国钊五四文学”“我表现特征陈国钊”代中国文学陈国恩J关于《沈光文与晚清浙东易学》一文宁波师院学报南京大学出版社宁波师院学报鲁迅研究月刊教学与研究学术论坛广西师大出版社宁波师院…  相似文献   

13.
在黄宗羲逝世二百九十周年前夕,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浙江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宁波市哲学学会联合举办的“黄宗羲与浙东学派学术讨论会”,于十一月三十日在宁波开幕。省社科院沈善洪院长致开幕词,中共宁波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孙光锵到会讲了话。华东师大教授冯契在会上作了  相似文献   

14.
老妈追星记     
12月5-6日,我国著名的舞蹈表演艺术家杨丽萍带来的大型原生态歌舞剧《云南映象》将在宁波逸夫剧院上演。一时间,甬城的大小媒体纷纷热闹起来,“杨丽萍征服杭州”、“杨丽萍‘舞倾城’”、“宁波人对杨丽萍情有独钟”等耀眼的文字影像特别引入注目。《宁波广播电视报》因庆祝创刊十五周年为宁波人民准备了精神盛宴,不仅策划了本次演出,还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开通了“168”有奖答题声讯电话,举办杨丽萍媒体见面会、读者见面会等等。妈妈早听说原生态歌舞剧《云南映象》在昆明演出非常轰动,如今居然能在宁波的舞台上看到,让她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宁波以其独特的地缘,政府的支持,研究者的辛勤耕耘,在浙东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宁波浙东学术文化加以地域化研究,既显现了浙东学术研究的局域特征,也有助于提高浙东学术研究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一本比较全面介绍早期“宁波帮”的《宁波帮企业家的崛起》一书,最近作为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九辑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收文章及资料三十一篇,计二十二万字。内容以人物介绍为重点,其中关于宁波帮的综述性分析文章和史料四篇,从总体上介绍了宁波帮总的历史面貌;有关宁波帮崛起时起过某种开创作用的代表人物传记五篇,即:《为“宁波帮”开路的严信厚》、《“五金大王”叶澄衷》、《叶澄衷及其办学事迹》、《朱葆三的一生》、《汉口头号商人宋炜臣简历》。还有关于在早期“宁波帮”代表人物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两个典型家族——镇海桕墅方氏家族及镇海小港李氏家族的史略;以及趋于鼎盛时期的“宁波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1月14日至16日,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与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主办、宁波外事学校承办的第二期“积极心理与学校文化建设”研修班在宁波成功举行。  相似文献   

18.
《教育》2014,(1):17-17
济北南在2013年12月26日《北京青年报》撰文指出:2013年,国人常犯的十大语文差错有哪些?著名语文刊物《咬文嚼字》24日对此进行了盘点。白2006年以来,《咬文嚼字》都会在年底公布“年度十大语文筹错”,纠正国人在当年常犯的“语文差错”,也从一个角度回顾当年的热点事件。  相似文献   

19.
高则诚名明,温州瑞安人,我国著名古典悲剧《琵琶记》的作者。高则诚跟宁波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一生有一段较长时间是在宁波度过的,特别是在晚年,辞官后就一直居留在宁波。可以说,宁波是高则诚的第二故乡。宁波,在元代称庆元路,属浙东道。元末,方国珍起事据庆元,他的势力范围还扩及到余姚、上虞等县,直至元亡。高则诚晚年活动的范围,大致是以上这些地方。  相似文献   

20.
<正>“中兴中学是一所有故事的学校。”王飞说,“这所学校已有120年历史,是由中国八大商帮之一——宁波帮的先驱,清末著名爱国商人叶澄衷先生创办,培养了世界船王包玉刚、影视巨擘邵逸夫等一大批宁波帮人士。你听,这首百年校歌《好时光》,就是当年包玉刚先生他们学唱的,也正是这首歌,激励了许多旅港侨胞的拳拳爱国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