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近杨无恙     
郭亮 《收藏》2010,(8):116-117
2004年,《嘉德通讯》第41期刊登了拓晓堂撰写的《常熟南隅纪行》,在文中拓先生讲述了旧时江苏常熟“翁府前”小街上居住的几位藏书家的轶事。其实,清末民国时期常熟“翁府前”这条小街上除拓先生所述常熟萧氏晨星楼、沈氏笛在月明楼、顾氏小石山房外,还有宗氏咫园、赵氏天放楼、丁氏缃素楼、曾氏虚廓园等藏书楼。这些藏书楼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多易主,其中曾氏虚廓园在抗战期间成了杨无恙“拿云精舍”的藏书之地。杨无恙究竟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2.
阅伯翱兄《虎将亦有渔夫情》,观示赵帆声先生绝妙长短句《鹧鸪天》不觉击节和作以抒豪逸,谨填是阕:  相似文献   

3.
韦力 《收藏》2013,(12):84-85
马其昶(1855~1930年)字通伯,晚号抱润翁。安徽桐城人。清末民国年间桐城派古文家。曾任京师大学堂教习。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总纂。  相似文献   

4.
郭亮 《收藏》2010,(4):98-101
在2008年6月7日常熟博物馆举行的虞山历代翰墨展中,笔者看到了明末常熟藏书家钱谦益的诗笺卷,以及清代孙原湘、翁心存、庞钟璐、翁同解、沈汝瑾等常熟藏书家遗墨。当我看到曾四人曾国藩幕的赵烈文楷书七言对联“帘外淡烟无墨画,林间疏雨有声诗”时,不由得联想到赵烈文的“天放楼”藏书。  相似文献   

5.
郭亮 《收藏》2007,(7):121-123
常熟人文荟萃,数百年来,一直是我国藏书、刻书最富之地。2003年深秋,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古籍善本部拓晓堂先生与我相约,一同拜访了常熟萧氏后裔。我们在3天宝贵时间里,逐步梳理,使得常熟萧氏藏书能在2004年春季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古籍善本专场拍卖中亮相。在整理常熟萧氏近万册藏书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萧益友、萧理父子收藏的清末及民国年间的油印书册。  相似文献   

6.
岁逾知命,倘有爱不释手之物激荡于胸,世之奇也。甲申大雪,收到伯翱先生自京华寄来的礼物——《元戎百姓共垂竿》,竟夜不眠,像位饕餮之徒,把这份20万字、17个印章的厚礼全吞了下去。掩卷反刍,咄咄怪事:昨夜为梦东平湖垂钓,今朝喜得伯翱钓鱼散文专集。梦如人生,庄周化蝶,能不信乎?  相似文献   

7.
李万斌 《武当》2010,(12):34-36
(21)《武当》1987年第一期载有刘会峙先生《武当赵堡太极拳的源流及特点》一文,其中述及赵堡太极一支传递关系是,张三丰——王宗岳——蒋发——邢喜怀——张初臣——陈敬伯——张宗禹——张彦——张应昌——张汶——张金梅——张敬之——侯春秀——刘会峙等,至此共为十四代。  相似文献   

8.
万新华 《收藏》2019,(1):26-29
日前,在2018年秋拍中惊见傅抱石、徐悲鸿合作《洗马图》轴(图1)。元代画家倪瓒,清高孤傲,一生不 愿为官,人称“倪高士”,加之个性迂癖,以“倪迂”的形象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趣闻。  相似文献   

9.
郭亮 《收藏》2007,(11):86-87
梁同书尺牍 笔者从清吴修《昭代名人尺牍小传》自序了解到,收藏尺牍之最为清代名人梁同书。在常熟萧氏“晨星楼”的藏品中,  相似文献   

10.
王文耀  徐永卫 《收藏》2008,(3):106-107
《召伯甘棠图碑》原立于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公庙内召公殿前,1981年移存于岐山县博物馆收藏,经鉴定系馆藏三级珍贵石刻。  相似文献   

11.
闫丰满 《收藏》2007,(10):132-133
过去在山西,人们对傅山的书法艺术可谓耳熟能详。在当代,山西民间广泛流传着达样一句话:“家无樗翁字,便是俗气人。”樗翁就是名重山右的大儒姚奠中先生。  相似文献   

12.
郭亮 《收藏》2006,(7):69-69
近日,笔者在常熟萧氏“晨星楼”藏品中发现一册《彭刚直公诗稿八卷》,封面上不仅有萧益友的题跋,而且书内夹有彭玉麟的一批手稿。  相似文献   

13.
郭亮 《收藏》2006,(11):134-134
2004年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春季古籍善本专场拍卖中,常熟曹大铁珍藏的一本钱廉益手稿本《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抄》以269.5万元成交,钱谦益的有关著述也引起了收藏界的注目。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4,(4):159-159
王志钧字从戎,号昱远,亦名王志军,亦号迂远,斋号墨道斋。1988年,拜津门著名书法家秦至臻先生为师,被收为入室弟子。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14,(2):186-186
王志钧字从戎,号昱远,亦名王志军,亦号迂远,斋号墨道斋。1988年,拜津门著名书法家泰至臻先生为师,被收为入室弟子。  相似文献   

16.
华朝熙 《钓鱼》2004,(18):30-30
看到《钓鱼》杂志上先生大作之后的《作者简介》,才知你我都是直奔古稀的人了。论年龄,我可能比先生还大三四岁.说钓鱼,虽然说起来也钓了好几十年的鱼,全然没有先生对垂钓有所研究。拜读了张先生不少论著,受益匪浅。然而,近日病中读到先生《认识灵钝才能把握灵钝》一文(见《钓鱼》04/16期),倒想谈点我的浅见,旨在与张先生探讨、商榷。  相似文献   

17.
那秋生 《健身科学》2012,(10):12-13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先生,谥文成,余姚人,他集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于一身,是儒家心学的代表人物,后世称为“王学”,成为历史上“三不朽”楷模。如今,国际上已经把王阳明归入世界历史上一百位著名哲学家之列,他称得上一个世界级的思想大师。钱穆先生将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作为七本“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之一,可见其学说的影响和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相似文献   

18.
经唐无忌先生的引见和介绍,笔有幸拜识了大名鼎鼎的张盛裕先生。张先生的令尊是三、四十年代上海滩集邮界名震遐尔的张赓伯先生。张赓伯先生当年任职于交通银行,邮藏邮识俱佳,尤以邮史研究见长,人称“邮史矿”,主编过《邮典》、《新光会刊》,所《邮海沧桑录》等为时人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9.
廖文伟 《收藏》2007,(4):84-85
东海逸民先生发表在《收藏》2006年第5期(《对〈多娇江山入画来〉一文的质疑》一文(以下简称《质疑》),读过之后却让人产生许多疑惑。在享誉海内外的《收藏》上撰文作学术,应该是件严肃的事情。逸民先生的《质疑》似乎过于随意,不少所质之疑被“质”之后,反倒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先生是刻意对读者来个抛砖引玉呢,还是在考验笔者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考证能力?尽管如此,除了谢谢逸民先生为笔者求真伪之举作出响应之外,依旧担心先生这种善意的质疑会造成以讹传讹的混乱,于是不得不作一回答。  相似文献   

20.
钓情     
熊厚德 《钓鱼》2004,(2):58-58
严冬之夜,想起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名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历时干二百多年的干古绝唱,把雪中独钓的胜景,诗画并茂地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