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最近一段时间京城某报连续报道了有关邮票小型张收藏的消息,而且这些报道均与“纯金小型张”投资收藏有关。如6月7日有一篇文章标题就是《纯金小型张邮票投资备受青睐》。这篇报道称“在上周六(6月3日)本报举办的财富课堂上”,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理事、资深邮票投资理财专家……告诉到场听众纯金小型张值得投资。”6月17日又有一篇报道《北京人争藏龙票》,文中称某种含有纯金白银“邮票”的邮品册“经中国邮政和国家文物出版社反复论证,全国限量发行”。此前就曾有媒体报道过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监制邮品,现在“中国邮政”又介入其中,看来这种“纯金自银”的邮品极具“权威性”。因为该报道在“全国限量发行”之前隐去了主语——真正的发行单位,使读者很容易就联想到这种邮册就是中国邮政发行的。  相似文献   

2.
原艺珊 《集邮博览》2012,(12):26-27
设计《京剧净角》邮票是五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集邮总公司工作。2007年初发行《京剧生角》邮票,我和同事一起设计了一个本专题邮册,我负责邮册里的净角个性化邮票、旦角个性化邮票和《京剧经典剧目》纪念张本票的原画创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的邮票编辑室主任王虎鸣,在总公司一位领导办公桌上见到了我画的那本纪念张本票,遂约我试试设计《京剧净角》邮票。  相似文献   

3.
近来,媒体上推销各种名目繁多的"高档"、"豪华"邮册广告,频出不穷,愈演愈烈。明明是一些普通的邮票、甚至滞销品,或是在专用邮票的附票上印上相关图案,或者用"金银打造"仿制邮票种种,然后编纂一起,冠之以豪华包装,就称其为价值极高、稀世珍品、经典巨作、大系大全。更有甚者,拉出名人推崇,标榜权威机构鉴证,宣称"国家"限量发行,少则数千元,高则上万元。如此哗众取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各国相继印制邮票,邮票的知识性日益显现出来,于是就有了“邮票是国家的名片”这一名言,这是邮票的文化功能。集邮的日益发展终于使邮票发行部门尝到了甜头,印制成本极低的邮票到了,集邮者的邮册里安家落户,邮政部门不用担心为发行的邮票去付出邮政劳务。当今纪特邮票的第三功能即特殊商品功能,终于呈现出强大的经济作用,发行邮票已成为世界各国邮政财政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种印在邮票上的人民币图案和某些狗年财旺的豪华邮册,在电视台、报刊、网络上叫得震在响,价格少则 4000多元,多则8000元以上。广告的关键词,不外乎“限量发行”,“收藏价值极高”,“投资保值”等诱惑人的滥调。这类豪华册包装漂亮,吸引眼球,一般收藏者鉴别能力有限,极容易被吸引而慨然掏钱包撒银子。所谓的“中国人民币邮票”《中华纸币》大型珍藏册,如此广告:  相似文献   

6.
韦伟 《上海集邮》2001,(11):8-8
8月22日9时,题示邮票首发式在北京建内大街邮电局举行,刘立清和大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张发强,副市长刘敬民等出席活动。 市邮票公司发行首日封,开、闭幕封,全息封12种,邮折,邮册插页,大型珍藏邮册(含IC电话卡),加印双连邮资片12种,个性化邮品折,个性化邮品珍藏卡(含12个全张),纪念张13种等。  相似文献   

7.
汉斯 《集邮博览》2009,(8):77-77
2009年是祖国60华诞,北京市邮票公司为配合在国庆期间举行的一系列庆祝和纪念活动,从7月开始,陆续推出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国庆题材纪念邮品,包括邮折、首日封、邮册等。邮册内含有不同时期发行的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题材的大量珍贵邮票,具有较高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8.
资讯     
《集邮博览》2014,(2):94-95
正本刊讯2014年1月1日,中国邮政特别发行《中国首次落月成功纪念》邮票一套,邮票发行当天,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仪式。经中国邮政核准,中国工商银行和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同步限量发行《中国首次落月成功纪念》邮票仿印金银制品和探月火箭残骸仿印邮票制品,由上海造币厂制造。其材料采用目前我国唯一能够回收的探月元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邮票收集,绝大多数人较注意收集完整票幅和齿孔的邮票,而对邮票的边纸包括印刷厂铭、色标、相关图景甚至版号等与邮票有相关的资料信息,一般不被人重视。邮局在出售邮票时往往把邮票四周的“附属物”撕得干干净净,这样在插入邮册时节省地方,可以扩大邮册的容量,多摆放些邮票,欣赏起来也清清爽爽,满眼秀色。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10.
2000年新加坡发行龙年生肖邮票,1套2枚。这是该国自1996年开始发行生肖系列邮票以来的第5种生肖邮票。同过去几年一样,配合当年一些重要的国际邮展,在2000年也发行了多种生肖邮票小全张。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龙年生肖邮票小全张的发行,出现了新加坡发行史上极少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异形邮票系指形状不是方形或矩形的邮票。许多集邮都知道,经常发行异形邮票的国家是非洲的塞拉利昂。在亚洲,新加坡从1969年至今,也曾8次发行了异形邮票(见附表)。从附表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2.
丁丁 《上海集邮》2001,(6):22-23
邮票作为一种商品,必然存在供求关系。当新发行的邮票数量超过了正常的邮政用量和集邮爱好可以吸纳的数量之后,必然会形成供给过剩。现在,许多国家都大量发行邮票,用以取益,因为集邮大多收藏新票,不用于实寄,因此邮政可以赚取高额利润。现在集邮圈子里,大量发行各种专题邮票的都是一些第三世界国家,60至70年代,他们发行的各种专题邮票多如撒哈拉沙漠的沙子。这种邮票有一个外号:“墙纸邮票”。一些非洲国家更是被集邮界称之为“邮票共和国”。  相似文献   

13.
张立 《集邮博览》2012,(10):54-55
对于邮票的功用。传统的认识是,一作为邮资,二用为集邮.而近些年则摇身蜕变为纪念品或礼品。其法是以邮票制成大型主题邮册,极尽奢华,厚重的纸张,精美的印刷,册页的设计与邮票的图案浑然一体,相映成趣。而其中邮票嫌少,而图甚多,也就有了“是电视剧插播广告,还是广告插播电视剧”般的质疑。然而,无论其初衷如何,结果却是邮册之价格奇高,远远超出邮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笔者是一名铁杆邮迷,1964年在学校上学时,我的同桌周坚书包中常带一本集邮册,课间经常翻看,我被邮册中花花绿绿的纸片吸引住了。在与周坚的交往中,我开始懂得基本的邮识。他见我也喜欢邮票,便将复品送给我,从此我俩成为了亲密的同学加邮友。从那时起,我每月挤出4元委托周坚汇到北京预订新发行的邮票。1965年购买了1963年前的全部新中国纪特邮票。  相似文献   

15.
昭镛 《集邮博览》2012,(7):76-76
大部分集邮的人不会满足于只买新发行的邮票、邮资封片,总会变着法子玩一些花样,体会集邮的快乐,我也是如此。2011年《辛卯年》邮票发行时,我从集邮公司买到一本中国集邮总公司制作的《辛卯福二十四节气》邮册,里面除了大、小版兔票外,还有福字二十四节气专用个性化邮票24枚,未裁切的二十四节气纪念封24枚,每枚封左边分别印有以辛卯兔为主图的每个节气的图案,右边还预印上每个节气名称的北京纪念戳,背面印有相应节气的说明。  相似文献   

16.
新邮花圃     
2000-7《长江公路大桥》 3月26日,经国家邮政局批准,重庆万州区等地举办题示邮票首发式,主会场设在江苏江阴。 渝、鄂、皖、苏邮资票品局发行联合制作的极限片和原地封全套各4种,以及《长江公路大桥》专题邮册。  相似文献   

17.
尕丁 《收藏》2007,(8):146-148
生肖邮票的轰动效应 国家邮政每年发行的生肖邮票,被1亿以上的中国人视为自己的本命年邮票,倍感亲切。许多亲朋好友都乐于以刚发行的生肖邮票互致良好的祝愿,从而为新年、春节增添了欢乐喜庆的气氛。尽管年年如此,但人们总感觉年年有新的企盼、新的欢喜、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父亲自上中学从爷爷手中接过一本邮册之后,就开始了漫长的集邮生涯。从首日封到新邮票、年册,几十年下来,我们家已是遍地邮票了。父亲将自己的心血点点滴滴地花在了邮票上,邮票也深情款款地承载着父亲半生的回忆。然而,在繁多的收藏中,罕见从台湾寄来的实寄封和邮票。在年近花甲之时,这件被压抑的愿望愈发突显出来,几乎要成为人生之憾。  相似文献   

19.
正首轮生肖马年邮票发行时,我国各省市邮票公司发行了许多各具特色的马年首日封和迎春封(当时又称交接封)。现将二十多年前收藏的几枚封展示如下,与邮人共赏。图1为长春市邮票公司发行的迎春封。封上有几朵鲜艳的梅花烘托着菱形图案中的花蛇,表示蛇年已去,喜迎马年的到来,造型可爱的玩具马也着实令人喜爱。生  相似文献   

20.
查尔斯 《集邮博览》2018,(12):86-88
西班牙邮政在2018年第4季度共发行14套邮票(12月无新邮发行),在此特对部分新邮作一介绍(详见西班牙邮政官方网站www.correos.es)。10月4日发行《西班牙电影:锡切斯国际奇幻电影节》邮票,面值1.45欧元,采用限量款小版张形式发行,每个小版包含12枚邮票,发行量1.8万版。"西班牙电影"是系列题材邮票,每年均发行,今年的主题是"锡切斯国际奇幻电影节",这是西班牙最著名的电影节之一,始创于1968年,主要展映和奖励奇幻和恐怖电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