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藏》2012,(8):154-155
麦森瓷器厂于1710年在德国麦森镇建立,此镇位置接近德国东部的德雷斯顿。从麦森瓷器厂创立至今,麦森瓷器成为欧洲第一个最负盛名和最矜贵的瓷器制品。3个世纪以来,每一件麦森瓷器都是由工艺师手工塑型、手工绘画并镀上24K金。麦森瓷器在创制及出品初期,几乎完全是由欧洲皇室和贵族使用的,并且常常作为皇室之间馈赠的礼物。例如俄国的...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2,(15):154-155
麦森瓷器厂于1710年在德国麦森镇建立,此镇位置接近德国东部的德雷斯顿。从麦森瓷器厂创立至今,麦森瓷器成为欧洲第一个最负盛名和最矜贵的瓷器制品。3个世纪以来,每一件麦森瓷器都是由工艺师手工塑型、手工绘画并镀上24K金。麦森瓷器在创制及出品初期,几乎完全是由欧洲皇室和贵族使用的,并且常常作为皇室之间馈赠的礼物。例如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大帝、普鲁士的弗雷德里克大帝(他后来挖走一些麦森瓷器厂最优秀的人才,从而建立KMP柏林瓷器)、温斯顿·丘吉尔的家人和荷兰王室都是热爱麦森瓷器的佼佼者。即使时至  相似文献   

3.
张懋镕 《收藏》2007,(8):115-115
广东消息;在“南海Ⅰ号”古沉船打捞过程中,近期又在粤东南澳岛附近海域发现大量古瓷器和一艘古沉船。由于这艘沉船的发现可以证明南澳海域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因此古沉船已于6月9日被定名为“南海Ⅱ号”。  相似文献   

4.
陈零初 《收藏》2001,(9):15-17
TekSing——“泰兴”号,这艘1822年沉没于贝尔威得暗礁(Belvidere Reef)的清代商船,在不久前被打捞上岸。令打捞者吃惊的是,他们除了发现无数死难者的骸骨外,还捞获了30多万件中国瓷器,可以说是世界陶瓷考古史上数量最大的一次发现,而这些瓷器几乎都来自中国著名瓷都福建德化。200011月17日,这些瓷器在德国斯图加特公开拍卖,总成交额高达2240万德国马克。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7,(5)
正克拉克瓷对于大多数藏家来说既神秘又陌生,它一般是指从明万历至清初生产的装饰有开光图案的青花外销瓷。史坦与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合作打捞的这艘"万历号"上就包括大量克拉克瓷。虽然当时被命名为"万历号",从现在看来,我认为这艘船上搭载的瓷器,应该属于比万历稍晚的天启时期的作品。当时在欧洲、东南亚地区,针对中国瓷器的国外订单数量  相似文献   

6.
杜文 《收藏》2008,(1):40-48
1998年,德国打捞公司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发现了一艘满载货物的唐代沉船,船只装载着运往西亚的中国货物。仅中国瓷器就达到67000多件。此次打捞出水大量长沙窑瓷器、金银器和3件完好无损的唐代青花瓷盘,引起各界轰动。  相似文献   

7.
吴明娣 《收藏》2010,(8):41-46
辽金时期是北京地区陶瓷业发展的重要阶段,辽代北京地区开始普遍使用瓷器,上层社会还多以瓷器随葬或用于礼佛。北京地区出土的辽代陶瓷器较为丰富,主要出自墓葬及塔基之中,如丰台区赵德钧墓、石景山韩佚墓、顺义辽净光舍利塔基、房山北郑塔基、丰台辽琅砑郡开国侯王泽墓、海淀百万庄辽氏墓、  相似文献   

8.
郭礼典 《收藏》2007,(5):139-139
秦代“峄山刻石”俗称“峄山碑”。峄山位于山东省邹县,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经先后五次东巡,“绎山碑”(“绎”与“峄”音同意通)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首次东巡齐鲁时留下的第一块纪功刻石。据《史纪·始皇本纪》记载,秦共有峄山、泰山、琅玡、芝罘、东观、碣石和会稽七处刻石。同为秦丞相李斯所撰,内容无非为秦始皇歌功颂德之词。峄山刻石早往北周武帝时,因常有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地方官员、当地百姓应接不暇,为此官民共议把刻石推倒、焚毁,以减轻地方负担。在唐代,书法家李阳冰曾有峄山刻石摹本,唐代大诗人杜甫诗云:“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  相似文献   

9.
《收藏》2020,(7)
正长沙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窑址主要分布在湘江东岸的望城区铜官镇和石渚湖沿岸。现存窑业遗迹包括挖泥洞、作坊、货仓、码头、窑工生活区、墓葬区等,涵盖了从原料采集、加工,到瓷器制作、烧造,再到产品销售的整个瓷器产业,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文化遗产价值。长沙地区的瓷器烧造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从东汉至唐"安史之乱"之前,长沙窑属于岳州窑外围窑区。"安史之乱"后,南迁的窑工带来了北方的  相似文献   

10.
林亦秋 《收藏》2008,(1):49-51
1998年,印尼爪哇海峡勿里洞水域发现了一艘触礁沉没的唐代船只,在沉船附近有巨大的黑礁石,沉船便被称为“黑石号”。沉船上发现中国唐代出产的瓷器、金银器及铡镜等共6万多件。瓷器包括5万多件湖南长沙窑器,几百件越窑、邢窑器和白釉绿彩器物。“黑石号”成是从扬州出航,  相似文献   

11.
余家栋 《收藏》2007,(8):44-48
江西丰城市在唐时属洪州,1992年至今,文物考古部门在江西丰城洪州窑遗址发掘出土各类窑工具和青瓷器计11985件,并在丰城辖境内6个乡(镇)、19个自然村调查核实了20余处古瓷窑址。大致范围从南面的河州乡罗坊窑址到北面的同田乡麦园、龙雾洲窑址,东西由曲江镇的郭桥缺口城至西面尚庄镇黄金城窑址,相距20余公里。  相似文献   

12.
杜文 《收藏》2010,(2):64-65
1998年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发现了一艘阿拉伯式缝合帆船沉船,沉船上满载着运往西亚的中国货物,仅瓷器就有67000多件。在打捞出水的大量长沙窑瓷器、金银器中,3件完好无损的唐代青花瓷盘引起了巨大轰动。遗憾的是,这些沉船打捞文物与中国文博单位擦肩而过,未能入藏中国,于2005年落户新加坡,被圣淘沙集团购藏,并在下属的亚洲文明博物馆展出。据新加坡藏界介绍,有少量的黑石号沉船瓷器在打捞时散出,被新加坡藏界购得,后来有些出水长沙窑瓷还被中国大陆收藏家购回国内。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7,(10)
正时间约是在元至治三年(1323年)后不久,从中国庆元港(今宁波)出发前往日本博多港(福冈)的一艘远洋商船,行驶至韩国新安海域时不幸沉没,这就是著名的新安沉船。经1975年意外发现后,1976年至1984年期间,韩国相关部门进行了1次调查和10次考古发掘,打捞出陶瓷器、金属器、石制品、木制品等各类文物24000余件和铜钱28吨。  相似文献   

14.
王建域 《收藏》2014,(7):112-117
1988年4月12日,铜川市耀州区柳林镇(时为耀县柳林乡)五联村寺村组发现一古代窖藏,征集窖藏金代耀州窑瓷器36件(套)。  相似文献   

15.
萧海铭 《收藏》2001,(12):44-44
从每期的《收藏》杂志上总能看到一些对我国历代名贵瓷器的介绍。然而欣羡之余却又感到,这一切对于我们这些县以下小镇上的工薪族收藏爱好者来说,实在是可望而不可及。因为这类瓷器无论从能真正接触到的概率上或是个人的购买能力上,都不如一些晚清的民窑器和民国年间的瓷器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有时还能遇上一二件颇为不俗的东西。不久前我觅得的珐琅彩柳叶瓶即是一例。  相似文献   

16.
徐青 《收藏界》2012,(7):52-57
瓷器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温州制瓷业历史悠久,从这一地区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和原始瓷器分析,瓯窑创烧之前,  相似文献   

17.
马骋 《收藏》2006,(11):94-95
仕女画与欺其他人物画及山水、花鸟画一样,是中国瓷器的常见纹饰,但在晚清,民国时期的江南地区(尤其是上海),流行一种以桃花和风格几乎雷同的仕女为两大主要题材的“桃花美女”纹饰,并施于大到花瓶、将军罐,小到鼻烟壶、汤壶、汤匙的各种实用与陈设瓷器之上,成了这一时期瓷器仕女画的主流,并成为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扈迎春 《收藏界》2010,(9):57-59
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隋唐大运河淮北柳孜遗址考古,不仅揭开了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走向的千古之谜,同时还获得了三大重要成果:其一是发现宋代石构建筑;其二是在900平方米遗址的范围内发现八艘唐代沉船;其三是出土了全国二十几个窑口的瓷器。  相似文献   

19.
空谷 《收藏界》2010,(10):48-51
一掊泥土,一把圣火,一双智慧、勤劳、灵巧的手,创造了并演绎着中国的瓷器文明。在先民的手中,魔术般地变幻出无数令世界为之倾倒的灿烂的精美瓷器。煌蝗华夏民族,曾经因此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民族。在长这几十个世纪的岁月中,我们的瓷器文明雄踞世界的前列,为列国所羡慕和仰视。  相似文献   

20.
秦大树 《收藏》2001,(10):18-22
红绿彩瓷器是中国古代广泛生产的一种低温釉上彩绘瓷器,它流行于金元时期,主要在北方地区生产,以丰富艳丽的色彩,流畅生动的纹饰备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