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孩子上小学,可是最近他总是迟到。老师找了他的母亲。母亲没有打骂孩子,临睡觉的时候,母亲对孩子说:"孩子,告诉妈妈好吗?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还要迟到?"孩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所以他每天都去,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第二天,母亲一早就跟他去河边看日出。她说:"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这一天,他没有迟到。傍晚,他放学回家时,他的书桌上有一只好看的小手表。下面压着一张字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从此,孩子再也没迟到过。  相似文献   

2.
从温州起往北行驶,跨过五度纬度便可抵达南京——那座斑驳着古老记忆的石头城。可仅仅五度纬度,就决定了哪座城市的冬天会下雪。母亲说:"真真,下雪了,很冷。你今天多穿点,别冻坏了。"我说:"哦,知道了。"母亲说:"你学校里那床棉被好久没晒了,趁中午太阳大拿出去晒一下,要不该长螨虫了。"我说:"哦,我知道了。"母亲又说:"那你手套、围巾都买好了吗?要不长冻疮了就难受了。"我说:"哦,知道了。"并非我冷酷无情,而是我所在的城市没有母亲描述中的寒冷。母亲在  相似文献   

3.
尼克的父亲早逝,他和哥哥以及母亲相依为命。哥哥每天都帮母亲干活,减轻母亲的负担,而尼克就知道整天东奔西跑。有一天,哥哥堵住又要跑出去玩的尼克,希望他留在家里帮妈妈干活。尼克却说,我在干一件大事——我要用玻璃瓶建造一座城堡!哥哥听了大吃一惊,问尼克:"你知道建造一座城堡需要多少个瓶子吗?"尼克说需要两万个。"我能捡到两万个瓶子。一天一天地捡,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纽扣     
他还记得,那年他过十二岁生日时还在上学,老师自然没有理由为他放假。一大早,母亲就把他从被窝里拽出来,他躲闪着母亲冰凉的手,还想再赖一会儿床,就听母亲说:"你看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一位母亲的儿子在战场上死了,消息传到母亲那里,她哀痛非常,祈祷主说:"要是我能再见到他,即使只见5分钟,我也心满意足。"这时天使出现了,对她说:"你可以见他5分钟。"母亲欢喜得眼泪流满双颊说:"快点,快点让我见他。"天使又说:"你的孩子是个大人,他已经30岁,你要看他30年中的哪5分钟呢?"母亲听了以后,一时也说不出来。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纽扣     
他还记得,那年他过12岁生日时还在上学,老师自然没有理由为他放假。一大早,母亲就把他从被窝里拽出来,他躲闪着母亲冰凉的手,还想再赖一会儿床,就听母亲说:“你看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纽扣     
一冰 《广西教育》2007,(5C):9-9
他还记得,那年他过12岁生日时还在上学,老师自然没有理由为他放假。一大早,母亲就把他从被窝里拽出来,他躲闪着母亲冰凉的手,还想再赖一会儿床,就听母亲说:“你看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汪战浩 《学子》2003,(11):37-37
他生长在某城市的一个清贫的家庭中。母亲下岗好几年了,家里生活就靠当工人的父亲的低收入勉强维持。从小,父母就经常教育他,你看当工人生活多么不容易。你一定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将来找份好工作。与此同时,烙在他心底的,还有家里生活的拮据带来的隐隐自卑感。  相似文献   

9.
洪玉 《现代家教》2003,(9):13-13
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写了篇作文给父亲看,想叫他帮助改改。父亲接过来一看,说:“不行,怎么写得这么别别扭扭的?我看你像你妈,作文很差。”原来父亲和母亲是高中同学,父亲自然知道母亲的底子:她外语很好,但作文较差。于是,他就在  相似文献   

10.
一哲 《高中生》2008,(13):55-55
他4岁的时候,父母离异,是母亲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把他抚养成人的。上小学时,他就爱上了音乐,渴望拥有一架自己的钢琴,但是他知道母亲并不富裕,他不好意思开口。母亲看出了他的心思,对他说:"孩子,只要你是真心喜欢音乐,妈妈就会给你买钢琴的,但是你得向妈妈保证,一定要善始善终。"他很高兴地答应了母亲。他在  相似文献   

11.
从温州起往北行驶,跨过五度纬度便可抵达南京——那座斑驳着古老记忆的石头城.可仅仅五度纬度,就决定了哪座城市的冬天会下雪. 母亲说:“真真,下雪了,很冷.你今天多穿点,别冻坏了.”我说:“哦,知道了.”母亲说:“你学校里那床棉被好久没晒了,趁中午太阳大拿出去晒一下,要不该长螨虫了.”我说:“哦,我知道了.”母亲又说:“那你手套、围巾都买好了吗?要不长冻疮了就难受了.”我说:“哦,知道了.” 并非我冷酷无情,而是我所在的城市没有母亲描述中的寒冷.母亲在南京,而我在温州,中间隔着整整五度纬度,也就是这五度纬度,隔开了一场大雪.  相似文献   

12.
<正>儿子在战场上死了,消息传到母亲那里,她十分痛心,向主祈祷:"要是我能见到他,即使只见5分钟,我也心满意足了。"这时天使出现了,对她说:"你可以见5分钟。"母亲高兴得泪流满面地说:"快点,快点让我见到他。"天使又说:"你的孩子是个大人了,他已经30岁了,你要看  相似文献   

13.
尼克的父亲早逝,他和哥哥以及母亲相依为命。哥哥每天都帮母亲干活,以减轻母亲的负担,而尼克就知道整天东奔西跑。有一天,哥哥见尼克又要跑出去玩,便将他堵在了门口,哥哥说希望他留在家里做点什么。尼克告诉哥哥他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在忙自己的事。哥哥问他在忙什么事,尼克说他要用玻璃瓶建造一座城堡。 哥哥听了大吃一惊,问尼克:“你知道建造一座城堡需要多少个瓶子吗?”尼克说:“需要两万个。”哥哥告诉尼克,两万个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尼克说:“我能捡到两万个瓶子。一天一天地捡,一年一年地捡,两年、三年或者五年,我一定能捡到这么多瓶子。”哥哥说:“你去捡吧!”哥哥不相信尼克,尼克也许能坚持十天半个月,但绝对坚持不到捡到两万个瓶子。就算尼克真的捡到了两万个瓶子,他也不可能用它们建造一座城堡。  相似文献   

14.
一个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写了一篇作文拿给父亲看,想叫他帮助修改。父亲接过作文一看,说:“写得不好,我看你像你的妈妈,作文很差。”父亲和母亲原是高中同学,父亲自然知道母亲的“家底”,她虽然理科好,但是作文水平不高。于是,他就在孩子面前这样说。还有一个正在读初中二年级的孩子,上学时经常忘记带钢笔或铅笔之类的文具。每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母亲总会说你太像你的爸爸了,真没有记性,做事经常是丢三落四的。接着,母亲又絮絮叨叨地说,你爷爷年纪大忘性也大,你爸和你的几个叔叔都好忘事,也许就是这么一种遗传基因吧。…  相似文献   

15.
朱广兵 《班主任》2010,(2):49-50
早上,小勇的母亲在离学校不远的路口叫住了我,递给我一个袋子,满脸微笑地对我说:“朱老师,我家小勇说你很关心他,经常在下课的时候辅导他做作业。这是我为你孩子织的毛衣,不知道颜色行不行?”小勇的父母离异,母亲在一家工厂上班,工资不高。望着这位穿着蓝布工作服的母亲,我赶紧说:“关心学生是老师应该做的,你这样就不对了。”她听我这么说,表情明显不自然了,但还是满脸堆笑,说:“你看,我只想表达感谢,  相似文献   

16.
扣子     
儿子很忙,已很长时间没回家了。这次回家也没待上半天,吃过午饭,外面就有了喇叭声,单位的车来了。时令已是深冬,儿子出门时不禁打了个冷战,忽地记起要给母亲一点钱买件棉衣,就又转过身来。母亲没有接钱,她说回来一趟就抵上几百几千。说着说着母亲忽然说:“扣子!”“扣子?”儿子瞧瞧母亲的身上,没看见什么,再低头看自己,才知道西装胸前的纽扣掉了一颗。母亲老花眼了怎么一下子就看清儿子的胸前掉了纽扣?儿子想不明白。“你坐下。”母亲搬过一条凳来,塞到儿子身后。儿子没坐。要脱下西装,母亲制止了他:“脱了会凉身子,就穿在身上,娘给你钉。”…  相似文献   

17.
王元讯  范红 《班主任》2014,(5):55-55
看到这么一个故事:孩子上小学,可是最近他总迟到。母亲听了老师反映的情况,既没有骂孩子,也没有打孩子。临睡觉时,母亲对孩子说:“告诉妈妈,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还会迟到呢?”孩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所以他每天都去,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  相似文献   

18.
母亲的纽扣     
他还记得,那年他过12岁生日时还在上学,老师自然没有理由为他放假。一大早,母亲就把他从被窝里拽出来,他躲闪着母亲冰凉的手,还想再赖一会儿床,就听母亲说:“你看这是什么?”他睁开眼睛,面前是一件新衣服,正是他梦寐以求的那种军装式样,双排铜纽扣,肩上有三道蓝杠,这是在同学们中正流行的。他一下子兴奋起来,三下两下穿上衣服,连长寿面都吃得慌慌张张——他要去学校向同学们炫耀一下,他也有一件自己的  相似文献   

19.
宝宝快3岁了,开始自己学穿衣服。 一天早晨,他不解地问母亲:“妈妈,今天这毛线背心领子,为什么老勒我的脖子?” 母亲瞟了一眼说:“你自己到穿衣镜前去看看,它为什么要勒你的脖子?” 宝宝看了后说:“妈  相似文献   

20.
当时木匠还是个很让人羡慕的职业。我们当地有很多有名的木匠,但我母亲请不到,她请了家里的一个亲戚。这个木匠因着自己是学手艺的,觉得自己特别牛,很是凶悍。他对我母亲说,这个孩子笨手笨脚的,学不出来的,我要是打他你会舍得吗?母亲只得说,你打吧。我很不喜欢这个跷着腿坐在木椅上的人———我和他无怨无仇,他为什么要打我?我就对母亲说,我要考大学,而且要考重点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