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奥林匹克数学研究与数学奥林匹克教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数学奥林匹克教育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教育活动,随着这种活动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门特殊的数学学科--奥林匹克数学。奥林匹克数学是基础性的综合数学,是发展性的教育数学,是创造性的问题数学,是富挑战性的活数学。认识奥林匹克数学的体系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和问题特点;妥当确立数学奥林匹克教育的教学定位,把握其教学要求,科学实施其教学方略,可促使我国数学奥林匹克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数学奥林匹克教育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教育活动,随着这种活动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门特殊的数学学科——数学奥林匹克.认识数学奥林匹克教育的教育价值、理论依据、体系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和问题特点;妥当确立数学奥林匹克教育的教学定位,把握其教学要求,科学实施其教学方略,可促使数学奥林匹克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国际数学竞赛冠以“奥林匹克”之名,意在激励广大青少年在数学学习与数学竞赛中发扬“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的奥林匹克体育竞技精神,攀登数学科学高峰,最早举办的是匈牙利,最先用“数学奥林匹克”命名的中学生数学竞赛是苏联,1959年,罗马尼亚举办了“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由此拉开了中学生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序幕。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阐述了数学奥林匹克教育与一般中学数学教育侧重点的差异和开展数学奥林匹克活动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数学奥林匹克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奥林匹克数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论证了奥林匹克数学的基本特征及教育功能,指出科学合理地举办数学奥林匹克活动,对于传播数学思想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促进数学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数学教育改革,发展和选拔优秀人才等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中等数学》2005,(8):26-26
湖南师范大学数学奥林匹克研究所、上海大学数学系拟于2005年10月在上海主办全国第二届奥林匹克数学研讨会。会议除将邀请国外知名的专家到会作大会报告外,还将请中学第一线的名教练员作专题报告和经验介绍。会议从现在开始接受报名,并开始征集论,尤其欢迎下列方向的论:1.奥林匹克数学与中学常规数学教学的关系;2.全国联赛专题研究;3.数学解题策略;4.数学竞赛命题策略;5.数学奥林匹克代数问题;6.数学奥林匹克几何问题;7.数学奥林匹克组合问题;8.数学奥林匹克数论问题;9.数学奥林匹克活动的历史回顾。  相似文献   

7.
苏淳 《中等数学》2005,(2):34-38
圣彼得堡数学奥林匹克原称列宁格勒数学奥林匹克,起始于1933年,1992年起改称现名.它是第一个把数学竞赛称为数学奥林匹克的竞赛活动,也是颇具特色的竞赛活动,在俄罗斯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每年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俄罗斯代表队中,通常都有来自圣彼得堡的队员,并且,他们往往是代表队中的主力队员.俄罗斯的学制为十一年,其中六至八年级相当于我国的初中.圣彼得堡数学奥林匹克按年级进行,其中第一轮和第二轮竞赛在中学的所有六个年级进行,而对高中生则还有一轮选拔赛,其目的是选拔参加全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的选手.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不定期地向读介绍圣彼得堡数学奥林匹克自1992年以来的六至八年级的试题及解答。  相似文献   

8.
数学奥林匹克是世界上深有影响的中学生学科竞赛活动,我国每年一次的数学奥林匹克吸引了全国上百万的学生参加。《中学生数理化》杂志参与这项活动已有十多年了,面对许多读反映的问题,编辑部决定采访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裘宗沪先生。  相似文献   

9.
由IMO中国国家集训队教练组编写的《走向IMO·数学奥林匹克试题集锦》(2004—2008)已经出版(华中师大出版社)。该书内容以国家集训队测试题和国家队训练题为主,收集了国内主要竞赛:全国联赛、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女子数学奥林匹克、西部数学奥林匹克、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并附有美国、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数学竞赛始于1956年,但直到1985年我国数学优秀学生才首次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研究的主要结果表明:我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选手90%出自省市重点中学,50%在超常实验班学习过;95%的选手数学才能的发展受教师或父母的影响最大;100%的家长希望孩子上重点大学;96%的家长在小学阶段仔细检查孩子的试卷,但是其中也有1/3的家长从不辅导数学作业;92%的家长买书作为礼物送给孩子并鼓励多去书店测览;选手与父母一致认为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经历对于帮助学生认识和发展自己的才能及取得现有成绩起了关键作用。本文并对我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取得成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分析研究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的代数不等式问题,认为:它已成为发展中的奥林匹克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问题的解决,体现了人的数学探索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灵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质是融数学机智、数学精神、数学文化、数学气质、数学修养于一体的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育文汇》2005,(2):10-10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近日对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发表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成就不了数学大国梦,而让孩子多看几本名人传记,对于培养他们学习数学和其他基础科学的兴趣则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学教学竞赛活动起始于1986年.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已经被广泛地每年在全国各省市教育所属部门的中学举行;被参加的学生由中学生发展到小学生.由全国初中、高中数学联赛发展到各种不同的形式竞赛.受数学奥林匹克活动的影响,其它学科也相继举办了奥林匹克竞赛活动.奥林匹克活动已经远远超出了一门学科竞赛的意义,它已经在竞赛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竞赛考试、评估机制.通过举办全国初中数学竞赛活动,将有力推动我国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大力提高与发展;更加能尽早、及时地培养和造就更多的数学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4.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简称IMO,是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中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如果说体育奥林匹克是人类体能的大赛,那么,数学奥林匹克则是世界青年在智力方面的大赛.已经举行过的30届数学奥林匹克表明,它不仅推动了各国数学教育的交流,促进了数学教育水平的提高,增进了各国青年学生的相互了解,同时还激发了广大中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助于发现和培  相似文献   

15.
第3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大赛,我国代表队6名选手全部中榜,共得4枚金牌,2枚银牌,获团体总分第1名。这一佳绩,引起世界轰动。再加上第3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将在我国举行,预计我国国内将会出现「数学奥林匹克」的热潮。  相似文献   

16.
湖南师范大学数学奥林匹克研究所,上海大学数学系拟于2005年10月在上海主办全国第二届奥林匹克数学研讨会.会议除将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到会作大会报告外,还将请若干中学第一线的著名教练员作专题报告和经验发言.会议从现在开始接受报名,并开始征集论文,尤其欢迎下列方向的论文:(1)奥林匹克数学与中学常规数学教学的关系;(2)全国联赛专题研究;(3)数学解题策略;(4)数学竞赛命题策略;(5)数学奥林匹克代数问题;(6)数学奥林匹克几何问题;(7)数学奥林匹克组合问题;(8)数学奥林匹克数论问题;(9)数学奥林匹克活动的历史回顾.大会论文将择优结集出…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小学数学奥林匹克方兴未艾。从1991年开始的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算起,已举办了四届,吸引了全国千余万小学生参加,规模之大令人瞩目。一年一度的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已成为衡量各地小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水平的权威  相似文献   

18.
仲建维 《宣武教育》2004,(11):46-46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杨乐对日见盛行的奥林匹克竞赛、奥林匹克学校提出忠告:不应该太看重奥林匹克竞赛,而应该实实在在地提高中小学生素质。杨乐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在中国始于1956年,当时仅限于高中,而近年来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不但高中办、初中办,小学也办,办得非常普遍。他说,优胜成绩应该是自然获得的,而不是通过强化训练、层层选拔取得的。  相似文献   

19.
中学数学奥林匹克与高师数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述了数学奥林匹克的发展对高师数学教育产生的影响,提出了高师数学教育改革急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每年的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总是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今年的试题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要重视学生的探索能力、创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通过解答今年的决赛题目,可使学生体验到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以及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感受到创造成功的乐趣。笔者现就2004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A卷中的几道题作以下解析,与同行共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