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请告诉我你是谁 "请告诉我你是谁?"这是我突然收到三条陌生的连续短信之后,怀着抱歉和谨慎的心情,给对方的回信. 远离城市久了,便有了心距. 心是跟脚一起走的,脚到了哪里,心便到了哪里,即便回望,那片曾经属于你的风景,已然被岁月的烟尘模糊. 我的眼前是满坡的植株,它们包围着我,把我的生命染成了绿色.如此,我的脑海里,还占据着与此有关的许多事物.渐渐地,那些关于城市的往事,那一张张关于城市的非常熟悉非常生动的笑脸,淡出了记忆.  相似文献   

2.
大山深处,那稚嫩的读书声时时在我的心底响起,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目光总是不断地在我脑海里浮现.家乡小学的那一幕幕总让我魂牵梦萦,铭记于心.  相似文献   

3.
初次面对洪浩昌的风景油画,在被视觉的愉悦打动的同时,我的脑海里回想起法国野兽派大师亨利&;#183;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的名言:“我企望的是一种平衡,纯粹与宁静的艺术,它不含令从不安或苦恼的题材。对于一个脑力劳动者,不论是公务员或作家,它好像是一种抚慰,像一种镇静剂,或像一张舒适的安乐椅,可以使人消除疲劳”。  相似文献   

4.
受刑     
畀原阔 这是仲秋八月里十分难得的晴日.因为十分难得,跟"酸"不大靠边的农人,也情不自禁"酸"了一把:看看高天,看看大地,一个个心旷神怡,脑海里铺排开"天碧如洗""白云怡然""阳光明媚""空气清润"以及"如诗如画""诗情画意""诗意盎然"等酸酸文艺词儿. 站在自家门口大路上的畀原阔老汉,却丝毫感觉不到这个日子的"诗情"和...  相似文献   

5.
当我向朋友谈及要见高峰时,朋友眼里闪着兴奋的光:“十多年前我在中央工艺美院看过他的陶瓷展,从那时高峰这个名字就牢牢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太喜欢他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6.
正乡村最美的季节里,最盼望的就是快点到周末好回家。每次回乡下的婆家,我都喜欢闲坐在院子里的果树下,视线或落在那些砖木结构的老宅子上,一代代的身影和逝去的片断在眼前和脑海里交叠;或是看着房头上趴着的云,放空一切;间或关心一下家禽。更多的时候则是在院子里小块小块的菜地边打转地欣赏。小葱、芫荽、青白小菜四季常种,农家  相似文献   

7.
一封信     
季先生:您送我的《季羡林文集》(共24卷)已经收到,从昨天起开始读第一卷。这些是我今年暑假最好的精神食粮,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感谢您。在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1947-49年在北大沙滩图书馆您每天在第一层最西边的研究室里进行研究的情景;您的那间研究室西晒,我们从图书馆出来去文学院听课,总要从您的窗下走过,有时偷偷地向窗里看一眼,您对西晒好像没有什么感觉,仍然安坐在那里读书。……您的许多文章,在末尾都有这样的字:某年某月初稿、某年某月定稿或某年某月修改或某年某月抄写。这充分反映了一代大家的严谨学风,而您的手迹又是那么清楚,原…  相似文献   

8.
钓趣     
说起钓鱼,我脑海里总会出现一些若隐若现的模糊影像……童年时的垂钓,细节自然想不起了,有件小事的印象却很深刻。那时,我很羡慕小伴们在小河里钓鱼,自己却没有钓钩。于是,悄  相似文献   

9.
春暖的日子里,想到了犁。那些古旧的村庄,在那些古旧的日子里,家家户户是都有犁的,一张,两张,甚至更多。不知为什么,乡下人总是用“张”作单位,来计算犁的多少,那个拉长了弓的“张”字,让人想到了膨胀的力量,似乎这样的称谓,注定了犁的生命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郭栋 《世界文化》2007,(9):50-51
多少年了,我脑海里的枫丹白露一直弥漫于卢梭的风景画中,并陶醉于“枫丹”与“白露”那如诗如画的名字,觉得它是世界风景中最优雅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周云 《大理文化》2012,(8):42-45
随着年纪的增长,似乎记性也越发不好,刚刚还在想的事情一转身就忘了,而小时候家乡的一些景象却越来越清晰地在脑海里萦绕。偶尔,我会完全放纵自己的记忆,闭上眼睛寻找那阵阵混合着太阳香味的清风,寻找那承载我童年的山、水、磨坊……  相似文献   

12.
1 提到澜沧江,我无法绕开的是它众多或大或小的支流,以及与那些支流有关的众鬼神.在云南大地,鬼神无处不在.在云南的许多角落,人与鬼神共居. 在江河密布的滇西北,各种各样的鬼神,依然存在于那些高山峡谷之中.特别是那些在依旧贫穷落后的高山峡谷里生活的人们,一直就是这样坚信的.鬼神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日常的一部分,如果某天那些鬼神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那些村寨就会顷刻间倒塌.在滇西北的许多村寨中,都存在着形式各样的庙宇.在许多村寨里,还有一群在我看来很神秘但人们早已习以为常的人,这些人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是吃斋的,他们还会在去庙宇里祭祀的日子里唱一些灵歌(都是唱给众鬼神的歌).  相似文献   

13.
郭栋 《世界文化》2007,(9):50-51
多少年了,我脑海里的枫丹白露一直弥漫于卢梭的风景画中,并陶醉于“枫丹”与“白露”那如诗如画的名字,觉得它是世界风景中最优雅之所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总奢望自己能碰到一条金鱼多好。不知不觉间,当读到老太婆“她前面还是那只破木盆”时,“人不能太贪心”便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圣诞歌的歌词,从童年时起,就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然而,今天究竟有多少人还能记得起当年那些作者的名姓呢?这里,约翰·阿格·拉奇向我们展示了几位杰出的圣诞歌作者昔日的风采。  相似文献   

16.
数田野花事,豆类叶子宽大,绿肥红瘦;洋芋,青葱,芫荽,花开小朵,不足观;向日葵张张笑脸,果亦花,花亦果;荷花甚美,却著华盛夏,居水乡泽国.能开出田野的春天,使村子都住在花色里的,当属油菜花了.  相似文献   

17.
提到日前举办于铸造美术馆的《向生活伸出艺术的触角》展,孙大为就是一个字——“玩”。所以,在这个展览中你会看到大约80件的各种艺术形式,其中有绘画,有装置,有行为艺术。在孙大为的脑海里,艺术是“玩”出来的。这个漂洋过海的中国艺术家。  相似文献   

18.
一位学者坚信马克·吐温小说里的小主人公源于一个十岁的黑孩子深秋凌晨3点,得克萨斯大学从事美国研究的副教授谢利·费希尔·费施金从睡梦中惊醒,脑海里萦绕着两个男孩的形象:一个是美国最著名的小说的主人公哈克贝里·费恩,那个叼着烟斗  相似文献   

19.
童年趣事     
自然界里许多平凡的小东西都是可以入菜的.我的家乡就有一种叫蚂蚱的小玩艺儿.每当稻子成熟的时候,田野里的蚂蚱就特别多.把它抓来晒干了后在油锅里一煎,既香脆又鲜美,简直就是一道名菜.  相似文献   

20.
哲理点滴     
哲理点滴张岂之一、莲的遐想清华园里的胜景颇多,首屈一指当属临近西门的荷塘。荷塘名闻天下,和朱自清《荷塘月色》不无关系。在月明星稀的仲夏之夜,漫步于荷塘的周边,或在塘的石阶上静坐,仔细品味《荷塘月色》情景相融的描写,感到无比真切。时光流逝许多,然而月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