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敏 《新闻窗》2007,(6):49-50
新闻节目策划能力是一个媒体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媒体在新闻大战中占尽先机、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手段。民生新闻之所以离不开节目策划,正是建立在电视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各级各类电视媒体寻求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新闻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新闻活动策划”的字样,在新闻刊物上经常可以看到关于“新闻活动策划”的争论。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是热闹。从黑龙江新闻广播近年来的实践中,我们有这样一个体会,新闻媒体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策划,是提高媒体竞争力、扩大媒体影响力、提升媒体品牌认同的重要手段。而在新闻活动策划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如何在新闻活动中加强策划力,强化执行力,进而提高媒体的影响力,是媒体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纵观众多的老年类媒体,在老年新闻的选择上似乎并不准确。那么老年媒体应该如何选择老年类新闻呢?什么样的老年新闻作为首选呢?  相似文献   

4.
都市类报纸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从新闻素材的获取到表现方式的运用,从媒体责任的承担到社会影响的营造,可以说是越来越同质化,要想在新闻编采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也就是当前新闻界所热议的差异化,在新闻实践中难度越来越大。不过,如果一家媒体,一旦频现差异化的闪光点,就会形成报纸本身的魅力,并迅速转化为媒体竞争力,媒体就会在新闻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进入信息时代后,新兴媒体蓬勃兴起,不同媒体组成的信息网纵横交错,笼罩了所有能发生新闻的时空,“独家发现”新闻在媒体大战的激烈竞争中越来越难。  相似文献   

6.
王晓明 《青年记者》2006,(22):22-23
报纸作为最早出现的媒体形式,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一直进行积极的革新。其中,报纸革新的一大亮点,就是通过一系列新闻策划,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除了信息传播功能之外,媒体功能的转变——将受众被动接受媒体的新闻,转变为受众和媒体共同创造新闻。  相似文献   

7.
徐晓敏 《新闻窗》2007,(3):20-22
由于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媒介融合在全球逐渐形成大潮流,在此背景之下。“融合新闻”应运而生。但是不是将各种媒体整合在—起就可以称为媒介融合?还是将新闻内容融合在一起就是融合新闻?亦或是把各种媒体的记者集合在一起就可以产生融合新闻呢?中国媒体为什么要向融合新闻转型?在此,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匡恺  刘勇亮 《中国出版》2023,(22):16-21
伴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平台逐渐走向规范化,形成了“数字媒体集群”,新闻环境也因此从去中心化走向再中心化。在数字媒体集群语境之下,媒体融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实现了更为深度的协作。但数字媒体空间的复杂性也给新闻业带来了众多挑战,虚假信息的传播、公众情绪的极化、新闻生产队伍的缩减,都在影响着新闻业的持续发展。面对数字媒体集群语境下的新问题,新闻从业者要以新闻为中心,锚定新闻业的回应之道。  相似文献   

9.
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之间“眼球争夺”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媒体相互之间的竞争最关键的是报道的竞争。而竞争的核心,往往落脚在新闻的比拼争夺上,媒体只有在竞争中胜人一筹才能在众多媒体品牌中脱颖而出,体贴入微的新闻策划是媒体竞争中胜出的有力武器“。强化新闻策划意识,打造媒体宣传强势”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务必认真研究的课题。新闻策划是在新闻报道时,把事件放在整个社会背景中进行联系,主动地思考,从平淡中挖掘出精彩,从静止中演变出运动,从孤立中衍生出联系。新闻策划应更好地配置和运用新闻资源,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和量…  相似文献   

10.
红尘 《新闻界》2005,(6):95-96
在大众媒体竞争激烈化、白热化的今天,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显得异常重要。由于突发新闻能集中地反映新闻的各种特质,在社会上产生极大的影响,因而受众对突发新闻的接受程度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新闻。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已经成为各大媒体最硬的报道任务之一,能否成功地、第一时间地完成新闻报道,“搏”得自己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已经成为衡量媒体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公信力以及媒体实力和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CNN的异军突起和迅速壮大就是典型例子,它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率先以24小时播报新闻的方式,使全球93个国家6500万个家庭都收看它的节目,从而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电视新闻网络.  相似文献   

11.
“不缺信息缺观点,不缺新闻缺时评”,成了我国众多主流媒体面临的尴尬现状。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媒体竞争中,不仅是新闻题材的竞争,更是新闻解读的竞争。  相似文献   

12.
媒体融合为校园新闻带来了更为广阔的传播空间,但是也同样将校园新闻作品推向了一个更宽泛的对比空间。校园新闻作品价值在融媒空间下显露无疑,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劣质作品埋没深潭。如何提高校园新闻的采写质量,成为所有校园媒体当前最关注的研究课题。为此,以既往优秀校园新闻作品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媒体融合后校园新闻泛化归因,从“新鲜事”“新主角”“新平台”三个层面论证了校园新闻融媒转型的采写机制,提出了创设“协同联动”的内容素材宣传,铺设“校园温度”的人文情感涟漪,建设“文化特色”的校园品牌流量等建议。致力于提升校园新闻出品质量,助力校园媒体转型,以顺应媒介融合趋势,增强校园媒体新闻作品的表达力、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娱乐化将吞噬新闻评论的生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诗成 《青年记者》2006,(22):23-24
新闻评论这个体裁如同雨后春笋般集中出现在全国的媒体上,在直接面向社会大众的都市报媒体上,表现尤其充分。按说,这是好事情,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有一批媒体偏离了“新闻评论”的预期轨道,在“新闻评论娱乐化”的方向上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4.
主流媒体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内容,在新闻传播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传递价值。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对主流媒体传播形成一定的冲击,但与此同时,也冲击主流媒体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新闻信息的有效性多样性传播注入新的动力。对此,本文着重分析新媒体、主流媒体及社交媒体的概述,论述新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形式的变化,提出新媒体时代提升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对策。  相似文献   

15.
融媒体时代,Vlog作为深受受众喜爱的短视频类型已经被传统主流媒体广泛应用于新闻生产中,成为主流媒体创新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但是在当前的Vlog新闻生产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主流媒体采取切实可行的优化生产策略加以有效解决,才能扩大Vlog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新闻是广播电视媒体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纵观国内外的广电媒体,新闻节目往往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了了解周围世界发生的变化,人们越来越依赖媒体每天所发布的各种新闻。广电媒体发布新闻的手段是通过播音员播报新闻。构成广电媒体新闻类节目的元素很多,环节也不少,但是,最根本的还在于最后的出口——新闻播音。因此,广电新闻的传播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播音质量的好坏。  相似文献   

17.
2021年度江苏省好新闻(媒体融合)评选,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一次明确,经省级验收合格的64家县级融媒体中心每家可以申报1件作品参评。分析2021年度江苏省好新闻(媒体融合)中获奖的县级融媒体作品在题材选择、作品形态、采编制作、技术运用等方面的特点,对于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掌握媒体融合类作品的生产规律、创作更多优秀作品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于亮 《传媒》2023,(2):56-58
从全媒体到融媒体,再到智媒体,技术赋能下的媒体形态正处于快速演变发展的阶段,由此带来我国传媒生态格局的转变,释放出更多行业创新效能。但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智媒体发展存在新闻价值弱化、“信息茧房”效应明显、数据安全与管理风险攀升等问题,需要政府、平台、媒体和受众共同努力,坚持人本性、协同性原则,寻求新闻伦理与技术伦理的平衡,促使智媒体在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平台、完善舆论治理体系等方面发挥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9.
袁泳 《新闻世界》2014,(11):58-59
社交媒体如今成了互联网中最热门的话题,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拥有社交媒体账号,每个人都参与在社交媒体中,社交媒体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新闻信息。但在社交媒体中,新闻真实性的保证却难以落实。本文分析了社交媒体时代新闻失真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地市媒体在全国新闻宣传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它所处的尴尬位置。使其长期在应对突发新闻事件方面屡屡“缺位”。与中央及省级媒体在突发新闻事件面前不时“越位”相比.地市媒体更多的是“缺位”。本地不报外地报,基层不报上级报.新闻“出口转内销”等现象司空见惯。地市媒体的集体失语,不仅无视公众的知情需要。还造成了谣言满天飞的状况,也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