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今年历史高考命题依然遵循“以纲为纲”的原则,突出了对10项能力的考查。然而命题的依据却有三大变化: 从“一纲为纲”、“多纲并用”,转变为“考纲为纲” 高考命题直到1992年,只以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为依据。1993年6月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第一次制定了《199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后,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编写打破以往“一纲单本”的统一模式,开始实行“一纲多本”。仅就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而言,目前就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大象版等多种版本。不同版本历史教科书各有千秋,但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尽合理之处。为此,各个出版社也在不断改版更新。人民教育出版社从2004年第1版以来已经连续改版两次,  相似文献   

3.
构建背景:人是主体,现今的高中作文教程的组织形式可谓色彩纷呈:有以文体为纲的.即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四类文体分类实施教学:有以单元为纲的.即按教材单元特点归附相应的作文训练点:有以年段为纲的.即高一为复杂的记叙文.高二为常见的说明文.高三为注重思辨的议论文:有以作文知识为纲的,即开头、过渡、结尾、剪裁等等:有以高考评分细目为纲的.即内容、结构、语言等:有以思维为纲的.即演绎、归纳、抽象、发散、正向、逆向等。流派之多,花样之繁.不可尽数。应该说.所有这些作文写作教程,在某一历史阶段,某一特定范围确实发挥过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来,高考历史命题组依据《教纲》和《考纲》在“考查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其能力”的要求,使考试改革迈出了艰难曲折而颇有成效的一步、根据有关材料统计,1996年高考历史试题中可直接从教材知识得分值为44%左右,而依靠历史理论和思维能力的得分率则占56%。这就告示我们:高考历史考试改革的步子将继续沿着这条路子稳慎中前进;它给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吹来了春风,也带来了压力和动力;同时,它也要求我们在教改探索中要更新观念,坚持基础教学和理论教学,拓宽思维方法,成功之路将迎你而来。一、历史知识教学不容忽…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古就有“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之说,依笔者看还可以加上“师为生纲”。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中,君王、丈夫、父亲、老师往往具有“绝对”的“权威”,反正谁为“纲”就是谁说了算。就拿“师为生纲”来说,这种现象其实已有很长的历史了。太久以前的事笔者无从考证,但是至少从笔者祖辈开始,教书的先生就有了“戒尺”,听说那玩意儿打在身上很痛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2l世纪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国基础教育现正进行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对现行大纲和教材进行修改;第二步是制定新的课程标准、编写新教科书并进行实验和推广。1999年底,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专家对《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并于2000年8月颁布了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根据这一大纲修订的历史教科书将从2001年秋季开始在初一年级使用。为了使广大教师了解大纲修订的背景和内容,本文拟对此进行简要介绍和说明。  相似文献   

7.
1994年高考英语命题特点兰州市八中陈鲁华1.以“两纲”为纲,稳定性强NMET’94从考试内容和考查范围上来看,严格地遵守了“两纲”(《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从试卷结构和题型上来看,除第Ⅴ大题由看图作文改为给材料作文之外,与1992年和...  相似文献   

8.
80年代末,国家教委允许各地依照《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编写不同类型的语文教材,于是,“一纲多本”中学语文教材雨后春笋般相继向世。“一纲多本”中学语文教材是语文教材上富有开创性的重大改革,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实上来看,都具有其特殊意义。从历史上讲,建国以来,它首次打破“一纲一本”封闭型的旧格局,开创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格局。从现实上讲,“一纲多本”推出了众多的语文教材编写体系,有的虽然还不成熟,但它毕竟开拓了思路,扩大了视野。正是鉴于此,在对“一纲多本”中学语文教材初步调查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其编写体系、单元的建构、范文的选取、语文训练序列、教材的科学化等几个方面做一概括分析。  相似文献   

9.
人类历史悠久,因而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对这浩繁的史实,单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所以在学习历史知识中要讲究方法,抓住环节,弄清道理,找出规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开发智力,提高能力,增强记忆。如何增强记忆,谈谈个人几点体会: 一、规律记忆: (一) 抓历史发展规律: 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的发展规律。通过具体史实的阐述,揭示人类历史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所谓抓规律,首先是抓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使学生做到心中有纲、纲中有目。拿中国历史为例; 1.原始社会:分两大阶段,(1)原始人群,  相似文献   

10.
於敏 《现代语文》2010,(3):128-128
现今的高中作文教程的组织形式有以文体为纲的,有以单元为纲的,有以年段为纲的,有以作文知识为纲的……流派之多,不可尽数。但往往有一个共同的致命弱点——漠视人的存在,缺乏对作文主体的生存基础与精神空间的充分尊重。新课标在写作的初始阶段就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相似文献   

11.
清代的方略,虽仍属纪事本末体,但已不同于传统的纪事本末体史书:在采撰取材上不同;是一种官修纪事本末体史书;是清朝的军事战争专史,“一事一书”是它的一个鲜明特点;服务于现实政治的倾向更突出。方略是纪事本末体史书发展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2.
钟文典先生是当代广西著名的历史学家,太平天国史研究的中国知名专家.历史人物研究是他历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果显著、特点突出.  相似文献   

13.
辨伪是崔述、罗尔纲这两位史学大师得以成名成家的重要基础,虽然他们在考辨伪史的范围、标准、归结成伪原因侧重点等方面各有不同,但都对历史文献辨伪做出了巨大贡献,形成“以小见大”、“剥笋”的思想特色。比较研究他们的辨伪思想,对于丰富中国文献学的理论以及促进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何兹全先生的《历史学的突破、创新和普及》一书 ,内容丰富 ,理性与激情相融合 ,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世界史与中国史、历史学的提高与普及等问题上 ,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认识 ,值得认真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学史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依附于外在的历史框架,二是文学自身内在的发展结构."文学的哲学"即体现为一种重视文学内在发展结构的文学史观.这一文学史观认为文学史乃是文学本质实现的历史,因此强调对文学本质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文学的哲学强调的是逻辑的研究方法,探讨文学本质的实现的历史及文学内在的发展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建构文学史.文学的哲学包含了文学史观、文学史研究方法、文学史的建构等基本内涵,这一范畴的提出对当前的文学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文化街区与扬州古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城市历史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是城市化内容的重要标志。扬州是一座有2487年历史的中国历史化名城,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应尊重城市历史化遗存,处理好现代建设和历史化遗产保护的关系,以实现古代化与现代明的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17.
该文在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基础上得出了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这个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指出人类历史发展的差异性,特别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最后得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方面以"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进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又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试析蒙古西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西征是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长久以来,人们对此褒贬不一。笔者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的角度对这一曾震撼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作一些探讨,以达到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历史学家在研究唐代历史的过程中,对于正史如《新唐书》、《旧唐书》、《通鉴》所记载的史料比较重视,对于野史则重视不足。本文通过对《唐国史补》的分析研究,以为其虽为野史,但由于成书时闻、作者经历等原因,经认真取舍具有正史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失为一部研究唐史的重要史料书。  相似文献   

20.
文史关系是中国传统史学的重要命题,中国现代诸多史家对此作了多角度和层面的继承与发展。翦伯赞是在这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系统和深入地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及其原因,并大量引用文学作品来论证和阐释历史,开拓了"引文入史"的治史新径。他发扬"文史合一"的历史书写传统,强调历史书写的文学性,写出许多文采飞扬和饱含激情的经典史作与历史散文。同中国现代其它史家相比,翦伯赞所作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特色鲜明,贡献卓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